-
公开(公告)号:CN11962300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576171.9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3/24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层合板混杂铺层性能等效设计方法,属于复合材料铺层设计领域。方法包括:根据替代方案、原始层合板所用材料及铺层角度,确定混杂层合板Tsai模量以及刚度分量输入参数;根据所得混杂层合板Tsai模量确定混杂比例;通过混杂铺层Double‑Double理论,确定刚度分量一致或单轴刚度一致的等效转换后混杂铺层替代角度;根据层合板同质性要求,确定Double‑Double混杂铺层复合材料中混杂Double‑Double单元的叠层方式与最小重叠次数。本发明所提供的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混杂铺层在层合板整体结构有更高的同质性,更容易进行铺层设计与优化,混杂铺层在一定条件下能表现出伪延展性效果,提高安全系数,该方法为复合材料铺层设计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920565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32692.2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变色受压胶片的压力值提取方法,属于压力测量胶片测试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使用影像测量仪对受压变色后的压力测量胶片进行图像扫描,得到扫描图像;对扫描图像进行处理,生成对应的灰度图像和灰度值矩阵;通过压力测量胶片灰度值与压力值的函数关系将生成的灰度值矩阵转化为压力值矩阵,压力值矩阵中的每个元素表示压力测量胶片图像每个点位的压力值;按照颜色映射数组为灰度值矩阵赋予颜色并将灰度值矩阵可视化为压力云图;其中,所述颜色映射数组用于确定灰度值矩阵中各个灰度值的颜色。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准确得到受压变色后压力测量胶片的压力云图以及每个点位的压力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17015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013219.5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五位一体”校区教育发展中心
IPC: G16C60/00 , G16C20/50 , G16C20/70 , G06F30/27 , G06N3/02 , G06F119/08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优化的快速热屏蔽超材料及其设计方法,属于热屏蔽超材料结构设计及制备领域。方法如下:以热屏蔽超材料在稳态下热屏蔽能力及瞬态下达到热屏蔽效果的时间为综合优化目标,设定综合目标函数;建立热屏蔽超材料模型,对层状超材料等效热导率均匀正交,选取若干组仿真测试样例;基于稳态求解,得到不同等效热导率情况下的Mv值;基于瞬态求解,得到不同等效热导率情况下的tv值;搭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将等效热导率及其对应情况下的Mv值和tv值输入至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多目标优化计算;设计和建立热屏蔽超材料。该设计方法快捷、简单,使用该方法得到的热屏蔽超材料热屏蔽效果好且可以快速达到热屏蔽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753296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61079.0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梯度螺旋结构复合材料层合板及设计和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包含沿厚度方向同轴堆叠的若干纤维螺旋单元;纤维螺旋单元通过碳纤维预浸料逐层堆叠,每次铺设的纤维层都相比上一层的纤维方向旋转相同的角度,最终累计转过180°为一个单元周期;不同纤维螺旋单元具有不同的旋转角度。本发明通过不同旋转角纤维螺旋单元的协同作用,调控复合材料层合板的面外冲击损伤特征和损伤分布,实现复合材料层合板的面外抗冲击性能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2094482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1002806.6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X波段的高介电低损耗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方法,其中一种材料的制备方法为:用过氧化氢使介电陶瓷表面羟基化,将羟基化陶瓷分散于Tris‑HCl缓冲液中,加入多巴胺盐酸盐,使羟基化陶瓷表面通过原位聚合反应形成聚多巴胺壳层,利用硝酸银水溶液和氨水使多巴胺包覆陶瓷表面修饰有纳米银颗粒,以丙酮作为溶剂,将纳米银颗粒修饰的核‑壳‑卫星多级结构介电陶瓷与热固性树脂混合溶解,去除丙酮和气体后得到复合材料。本发明提高了其在X波段的介电常数(ε>8.6@10GHz),同时较好的抑制了介电损耗(tanσ
-
公开(公告)号:CN110598731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910701012.X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结构化剪枝的高效图像分类方法,其结合基于增量正则化的空间剪枝方法,包括图像数据预处理、图像送入神经网络、网络模型剪枝及重训练、新图像类别预测及分类等步骤。本发明采用一种结构化剪枝的方法对原始网络模型中不重要的权重参数进行修剪,以减少网络模型在进行图像分类时产生的不必要计算量和内存消耗,达到简化图像分类器的效果,最后,利用稀疏后的网络模型对新的图像进行类别的预测与分类。本发明提出的简化方法相比原始网络在图像分类算法中的分类效率提升了近2倍,同时内存消耗减少约30%,并获得了更好的分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63281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10760.1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20/10 , G06F111/06 , G06F111/10 , G06F113/26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厚度树脂基复合材料固化制度的优化方法。本发明利用预浸料的动态差示扫描量热实验数据,得到预浸料的固化动力学方程;再利用数值分析软件和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复合材料固化过程的温度分布模型,实现了复合材料制造过程温度分布与固化度的数值模拟计算;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代理模型进行优化问题求解,进而实现工艺参数的优化。经此方法优化后的固化制度可使复合材料中心固化温升在两个保温台阶峰值处分别降低54%和71%,复合材料中心低温下的固化度显著降低,保障了树脂分子大范围长链交联固化进而保障复合材料成型的力学性能,能广泛应用于风电、船舶及风扇叶片等大厚度树脂基复合材料部件的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2063011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800591.6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猫掌多级网状组织的阻尼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如下:将聚氨酯泡沫等离子体处理后浸入墨水中,得到复合泡沫主骨架;将复合泡沫主骨架进行氧气等离子体处理后浸入墨水中,然后冷冻干燥,得到碳材料复合泡沫;将羟基硅油和硼酸混合加热搅拌得聚硼硅氧烷软体聚合物,再用挥发性的稀释剂稀释,得到聚硼硅氧烷液体;用聚硼硅氧烷液体对碳材料复合泡沫进行自然冷流灌充,随后烘干使稀释剂挥发,得到仿猫掌组织的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从多级结构的视角出发,分步逐渐构筑大小网络与腔室结构,巧妙地实现了复杂生物结构仿生材料的制备。同时,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表现为优异的隔振减震及抗冲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034372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810691867.4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概率的神经网络剪枝方法。在对一个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剪枝时,为每一个参数分配一个参与概率p∈(0,1]。当p=1时表示该参数在训练过程中始终发挥作用;当p=0时表示该参数完全不参与训练,可以从网络中删除;剪枝过程中p从1开始逐渐递减,当p=0时该参数被完全删除。当网络中被完全删除的参数比重达到设定的目标值时,停止剪枝。然后对模型进行再训练,当模型的准确率不再有提高时,停止再训练,得到最终的模型。本发明方法解决了以卷积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深度学习模型存储量大、计算量大的问题,使得深度学习模型可以部署在资源受限型设备(如手机、可穿戴设备等)上,推进智能算法在移动端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591145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910972728.3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次互贯穿网络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通过多次浸涂‑干燥‑固化的方法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具备多层三明治结构与网状结构,三明治结构下纳米材料作为集中功能区,而网络结构又把这种功能区以网状形式在基体中连接在一起,进而将在低含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发挥纳米碳材料的功能优势,同时又不破坏基体材料的完整性与连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