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3391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744113.8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色差和紫外光谱的茶叶等级快速鉴别方法,属于食品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1)将待测茶叶样品冲泡得到茶汤,利用色差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采集茶汤的色差数据和紫外光谱数据;(2)利用主成分分析分别对色差数据和紫外光谱数据进行处理,提取特征数据,并将特征数据输入茶叶等级区分模型,运行输出待测茶叶样品所对应的等级标签;所述茶叶等级区分模型的构建采用随机森林法。本发明利用茶叶汤色和内质对茶叶品质的贡献,联合使用色差和紫外光谱两组参数对茶叶等级进行鉴别,可以实现茶叶等级的准确判别。
-
公开(公告)号:CN104830859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510201694.X
申请日:2015-04-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12N15/113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miRNA及其应用,该茶树miRNA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通过Solexa高通量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技术,首次从茶树浙农139中鉴定了miR156及其前体Cs‑miR156g,并通过不同氮素处理验证了不同氮素条件下miR156的表达差异,得出儿茶素总量与miR156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的结论,证明本发明茶树miRNA(miR156)及其前体Cs‑miR156g在调控茶树儿茶素表达中起到重要作用,茶树miRNA(miR156)及其前体Cs‑miR156g的表达可抑制茶树中儿茶素的合成,在优质茶叶品种的培育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732843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127153.1
申请日:2016-03-07
Applicant: 浙江省能源与核技术应用研究院 ,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B37/003 , C08J3/28 , C08J23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束辐照和射线敏化剂互作降解高分子量壳聚糖的方法,步骤包括:将氧化剂?还原剂体系作为辐射敏化剂,将其与表面活性剂溶在去离子水中,调节溶液pH值至6~8;将待降解壳聚糖浸渍于上述溶液中,水减压抽滤器抽滤得到样品,或者将上述溶液喷洒于待降解壳聚糖上,混合均匀得到样品,将样品置于复合塑料袋中封口包装,用电子束辐照进行降解反应;洗涤,干燥,得到低分子量粉体壳聚糖;本发明的方法可将数均分子量为105~106的壳聚糖降解为数均分子量2000~6000的低分子量壳聚糖,该方法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工艺条件,不污染环境,操作简便,辐照剂量低,节能,产率高,可连续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355233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310289525.7
申请日:2013-07-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鹦鹉鱼幼鱼的褪黑方法,包括:采用60Co-γ射线对鱼苗进行辐射处理,处理完成后将鱼苗置于鱼池中饲养;其中,辐射剂量的范围为10~50Gy。本发明利用核技术60Co-γ辐射来改良血鹦鹉鱼的生长特性,能够加速血鹦鹉鱼的幼鱼褪黑速度,幼鱼完全褪黑的时间最多可提前80天左右。另外,本发明通过辐照处理,能够使血鹦鹉鱼生长周期加快,在同等的养殖条件生长下,辐射处理过的血鹦鹉鱼生长周期可提高2-3周,一年可增加二层左右的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421051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335177.2
申请日:2013-08-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7G99/00 , C07C229/12 , C07C22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取茶多酚的方法,尤其是一种新型、环保的吸附法分离制备茶多酚的方法,另外也指一种纯化茶多酚的方法。吸附法分离制备茶多酚的方法,采用端羟基超支化合聚(胺-酯)为吸附剂,以稀酸为解吸剂,得到茶多酚产品。及一种吸附法分离提纯茶多酚的方法,制备得到的高纯度茶多酚产品。本发明采用的吸附剂是一种可再生的、新型的材料,而且操作简单;整个工艺过程中避免了有毒有机溶剂的使用,绿色无污染, 有效解约成本,操作更简便。制得的茶多酚中儿茶素含量达到88%以上,EGCG含量达到了60%以上,且无有机溶剂和金属离子残留。
-
公开(公告)号:CN103156724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310048927.8
申请日:2013-02-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取暖或医学热敷的暖贴,尤其是一种环保型暖贴。一种环保型暖贴,包括袋体,所述袋体表面设有粘连层;粘连层外表面粘贴有可剥落的覆盖层,覆盖层的外部套有密封层;袋体内部装有发热材料,所述的发热材料的组分包括氯化钾、活性炭、铁粉,活性碳、水和蛭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发热材料中使用了氯化钾,而氯化钾呈现为化学中性、生理酸性的速效钾肥,使用后的暖贴可以直接作为盐碱性土壤改良剂使用。这就使得此种暖贴不仅具有发热时间长,发热峰值温度低,可有效避免低温烧伤的现象的发生,同时使用后的暖贴可用作土壤改良剂,是一种生态环保的产品,所以具有着很大的市场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461820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41593.2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比色胶囊图像识别的茶叶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属于食品检测领域。所述方法包括:(1)配制显色反应试剂磷酸缓冲液和茚三酮溶液,分别冷冻固化成若干份固定量的单元块,制得胶囊1和胶囊2;(2)茶叶样品为热水提取液;(3)融化胶囊1和胶囊2,与茶叶提取液反应得到样品显色液;(4)拍照采集样品显色图像,提取图像RGB数据;(5)将图像数据输入标准浓度模型中,运行输出氨基酸预测浓度值;所述标准浓度模型以谷氨酸为氨基酸标准液,建立的浓度‑图像的数学模型。本发明建立了标准浓度与图像对应的模型,通过图像识别预测氨基酸含量,可以快速、准确获得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567691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81798.6
申请日:2016-02-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11 , C12N15/82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miRNA及其应用,该茶树miRNA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通过Solexa高通量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RT-PCR等技术,首次从茶树浙农139品种中鉴定了miR32及其前体,该前体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通过5'RLM-race、烟草瞬时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证明miR32可以负调控茶树GS1;1基因表达。通过GS1;1在拟南芥中过表达验证其在茶树氮素代谢中的重要作用,表明miR32参与调控茶树氮素代谢,提高茶树氮肥利用效率,改善茶叶品质如提高茶氨酸含量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830859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01694.X
申请日:2015-04-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12N15/113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miRNA及其应用,该茶树miRNA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通过Solexa高通量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技术,首次从茶树浙农139中鉴定了miR156及其前体Cs-miR156g,并通过不同氮素处理验证了不同氮素条件下miR156的表达差异,得出儿茶素总量与miR156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的结论,证明本发明茶树miRNA(miR156)及其前体Cs-miR156g在调控茶树儿茶素表达中起到重要作用,茶树miRNA(miR156)及其前体Cs-miR156g的表达可抑制茶树中儿茶素的合成,在优质茶叶品种的培育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609221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653139.1
申请日:2013-12-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王校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领域,尤其是一种坡地茶园生态农法。技术也可推广应用到坡地的其它经济林种植。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坡地茶园生态农法。主要内容是坡地茶园茶行间的倒三角沟形开设技术。按本发明管理的茶园二三后基本上可以不再需要传统意义上的茶园日常翻耕作业,真正做得免耕。同时能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并提高茶叶品质。也能有效阻止水土流失,保护茶园周边的生态环境,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新技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