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朗尼克修饰的PAMAM接枝聚合物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289097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10181923.7

    申请日:2013-05-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普朗尼克修饰的PAMAM接枝聚合物及在负载抗癌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接枝聚合物按如下方法制备:在搅拌条件下,向PAMAM二甲基亚砜溶液中加入活化后的普朗尼克,经搅拌、透析和冻干处理后得到普朗尼克修饰的PAMAM接枝聚合物;将普朗尼克修饰的PAMAM接枝聚合物的磷酸盐溶液或普朗尼克修饰的PAMAM接枝聚合物加入抗癌药物的有机溶液中,室温下避光搅拌12~24h后将反应混合液后处理,获得载药复合物;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经普朗尼克修饰后的PAMAM聚合物的毒性显著降低;接枝聚合物对疏水性抗肿瘤药物能起到显著的增溶作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广泛地应用于负载疏水性抗肿瘤药物和药物缓控释领域。

    一种羧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载体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91331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110022611.2

    申请日:2011-01-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羧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载体材料,所述的载体材料由纳米介孔二氧化硅颗粒组成,所述纳米介孔二氧化硅颗粒的平均直径为40~200nm,比表面积为145~1150m2/g,介孔尺寸为1~4nm,孔容为0.2~1.05cm3/g,所述的羧基修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材料按如下方法制得:载体材料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与硅源、碱水溶液,在40~80℃条件恒温高速搅拌下共聚而成;本发明制得的羧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载体材料,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好、亲水性强,比表面积大;通过羧基电荷作用,可提高弱碱性药物载药量,在低pH下释放快,可降低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四氧化三铁负载的复合微粒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301460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310244877.0

    申请日:2013-06-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氧化三铁负载的复合微粒及在抑制肿瘤细胞活性中的应用,所述复合微粒以Fe3O4为核心,核心外环绕掺杂镧系元素的NaYF4,外层由TiO2包裹;本发明复合微粒粒子分散性好、粒径均匀;该复合微粒既可用于肿瘤的声动力治疗,同时又可光致发光用于生物标记荧光成像,克服了常规粒子可用于肿瘤治疗但无法生物标记荧光成像,荧光探针可生物标记荧光成像但无法应用于肿瘤治疗的不利特点;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便捷,成本低,避免了多功能粒子在制备过程中的繁琐步骤;此外,本发明利用TiO2包裹制备具有明确结构的单分散微粒,更适于临床应用。

    一种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078317A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1110021972.5

    申请日:2011-01-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与脂质体制剂及其制备与应用,所述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为双氢青蒿素与磷脂以质量比1∶0.1~10的复合物;所述脂质体制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用原料组成的组合物制成脂质体,再与药物可接受的冻干保护剂制成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脂质体制剂,所述药用原料质量组成如下:0.1~10份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1~80份磷脂或1~80份磷脂和0~50份胆固醇;本发明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可显著增强双氢青蒿素的亲水亲脂性,将其与阿霉素组合应用,可增强阿霉素的细胞毒性,降低阿霉素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化疗药物在治疗过程中的毒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修饰聚乙烯亚胺的基因载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64075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0910154929.9

    申请日:2009-11-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糖皮质激素修饰聚乙烯亚胺的基因载体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先将糖皮质激素的21位羟基与甲磺酰氯生成21位甲磺酸酯,再将糖皮质激素21位甲磺酸酯和低分子量PEI用Traut’s试剂连接,经过纯化,冻干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具有“质子海绵作用”,能够有效结合DNA,又能够在糖皮质激素的介导下加入细胞核,提高转染效率,是一种低毒,高效,合成简单的基因载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克拉霉素缓释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29070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0910154927.X

    申请日:2009-11-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克拉霉素缓释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该克拉霉素缓释分散片含有克拉霉素作为药物的活性成分,采用各种制剂学方法,覆以保护性涂层,再添加填充剂、崩解剂、矫味剂、润滑剂等为辅料,再经特定的制备方法制备。本发明的分散片脆碎度良好,崩解迅速且口感好,具有服用、携带、贮存方便等特点,特别之处是可以在无水条件下服用且能在体内长期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从而改善患者的依从性,提高药物的疗效。?

    一种黄芩素磷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04838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154926.5

    申请日:2009-11-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芩素磷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由黄芩素与磷脂复合而成,其中黄芩素与磷脂的重量比为1∶1-6,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黄芩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利用本发明制得的磷脂复合物可改善黄芩素的亲水性和亲脂性,提高黄芩素的生物利用度。

    一种碳纳米管复合基因载体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77580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310558175.X

    申请日:2013-11-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构建了一种碳纳米管复合基因载体系统,并研究了其有效性、生物相容性、细胞毒性及转染效率等。本发明在碳纳米管管壁上通过疏水作用结合聚乙烯亚胺-胆固醇(PEI-Chol)与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DSPE-PEG),获得了碳纳米管复合基因载体系统,具体方法如下:(1)以三乙胺为脱水剂,在无水低温条件下,利用聚乙烯亚胺以及胆固醇甲酰氯合成聚乙烯亚胺-胆固醇;(2)通过超声分散法,利用聚乙烯亚胺-胆固醇以及聚乙二醇-二硬脂酰乙醇胺获得水溶性的阳离子碳纳米管复合系统。本发明所得的碳纳米管复合系统能够24h稳定均匀分散于磷酸盐溶液(pH=7.4)、细胞培养基和血清中;毒性低;有效结合并浓缩DNA分子;转染率高。

    普朗尼克修饰的PAMAM接枝聚合物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289097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181923.7

    申请日:2013-05-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普朗尼克修饰的PAMAM接枝聚合物及在负载抗癌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接枝聚合物按如下方法制备:在搅拌条件下,向PAMAM二甲基亚砜溶液中加入活化后的普朗尼克,经搅拌、透析和冻干处理后得到普朗尼克修饰的PAMAM接枝聚合物;将普朗尼克修饰的PAMAM接枝聚合物的磷酸盐溶液或普朗尼克修饰的PAMAM接枝聚合物加入抗癌药物的有机溶液中,室温下避光搅拌12~24h后将反应混合液后处理,获得载药复合物;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经普朗尼克修饰后的PAMAM聚合物的毒性显著降低;接枝聚合物对疏水性抗肿瘤药物能起到显著的增溶作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广泛地应用于负载疏水性抗肿瘤药物和药物缓控释领域。

    一种羧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载体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91331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110022611.2

    申请日:2011-01-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羧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载体材料,所述的载体材料由纳米介孔二氧化硅颗粒组成,所述纳米介孔二氧化硅颗粒的平均直径为40~200nm,比表面积为145~1150m2/g,介孔尺寸为1~4nm,孔容为0.2~1.05cm3/g,所述的羧基修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材料按如下方法制得:载体材料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与硅源、碱水溶液,在40~80℃条件恒温高速搅拌下共聚而成;本发明制得的羧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载体材料,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好、亲水性强,比表面积大;通过羧基电荷作用,可提高弱碱性药物载药量,在低pH下释放快,可降低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