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相全桥的直流串联型永磁风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89921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0941019.X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王婧 王涛 吴立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相全桥的直流串联型永磁风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属于发电、变电或配电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硬件上由移相全桥和n台永磁风电机组构成,控制上包括移相全桥双环控制、风电机组弱磁控制、风电机组变桨控制,适用于解决直流串联型永磁风电系统在机组间风速不平衡时,机组直流侧过电压和过调制的问题;当机组间风速不平衡但移相全桥输入侧电压大于其下限电压时,对直流侧电压饱和的风电机组采用弱磁控制,对移相全桥采用双环控制,两者相结合,调节串联回路电流在阈值范围内;当风速不平衡且移相全桥输入侧电压达到其下限电压时,在上述控制基础上,增加直流侧电压最大值所对应机组的变桨控制,调节串联回路电流在阈值范围内。

    一种多重响应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9666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91600.3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重响应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电子柔性传感领域。本发明采用微流控技术连续原位制备了多重响应性的导电纤维材料,本发明将高强高韧的再生丝素蛋白基体与海藻酸钙纤维复合形成核鞘结构,再加入PEDOT:PSS导电材料复合,形成复合导电纤维。复合导电纤维兼具良好的湿度、温度、拉伸等多重响应性智能导电纤维功能材料,该材料分别在湿度、温度、拉伸的刺激下,均能实现导电和不导电的智能转变。本发明在PEDOT:PSS纤维的基础上,进一步组装了一种简单灵活的纤维基柔性电子可穿戴传感设备。

    一种用于制备厚度可调水凝胶微通道薄膜的口模、挤出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59999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83408.1

    申请日:2024-07-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凝胶挤出成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厚度可调水凝胶微通道薄膜的挤出装置的口模,包括芯模、芯模夹板、口模腔外板、口模压环和调节螺钉,两块芯模夹板相对地固定在所述口模压环上,所述芯模设置在芯模夹板之间,两端伸出芯模夹板,所述口模压环与变径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口模腔外板包括上下两块,固定在两块芯模夹板之间,通过调节螺钉可调节连接。本发明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调节螺钉控制口模腔外板上下移动,其一,能够更加精确稳定地控制水凝胶微通道薄膜的厚度;其二,实现了在生产过程中薄膜厚度的连续动态变化,避免了停机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共价结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胶原基质瓣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3400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66772.2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价结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胶原基质瓣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胶原基质瓣通过氧化海藻酸钠(OSA)与牛I型胶原的交联制备而成,随后利用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PAMAM)作为连接载体共价接枝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构建了能够长期缓释生长因子的支架系统。该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实验证明,本发明所述支架表现出临床可操作性、优于其他方式加载生长因子支架的生物活性和更持久的生长因子释放效果。

    基于移相全桥的直流串联型永磁风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8992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41019.X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王婧 王涛 吴立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相全桥的直流串联型永磁风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属于发电、变电或配电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硬件上由移相全桥和n台永磁风电机组构成,控制上包括移相全桥双环控制、风电机组弱磁控制、风电机组变桨控制,适用于解决直流串联型永磁风电系统在机组间风速不平衡时,机组直流侧过电压和过调制的问题;当机组间风速不平衡但移相全桥输入侧电压大于其下限电压时,对直流侧电压饱和的风电机组采用弱磁控制,对移相全桥采用双环控制,两者相结合,调节串联回路电流在阈值范围内;当风速不平衡且移相全桥输入侧电压达到其下限电压时,在上述控制基础上,增加直流侧电压最大值所对应机组的变桨控制,调节串联回路电流在阈值范围内。

    一种椰壳炭强化草酸青霉菌修复重度六价铬污染土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1335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39881.2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椰壳炭强化草酸青霉菌修复重度六价铬污染土壤方法。本发明以椰壳炭和草酸青霉SL2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种椰壳炭强化微生物草酸青霉SL2修复重度六价铬污染土壤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修复方法可将土壤中浓度为751.38mg/kg的六价铬在30天内几乎全部还原,还原效率为99.48%。修复后土壤六价铬浓度降低至3.9mg/kg,并且在30天后土壤Cr从可交换和碳酸盐结合态向Fe‑Mn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转化,证实了该修复方法及修复后产物的长效稳定性。此外,椰壳炭的介入提高了SL2对与土壤环境的适应能力,显著的促进对六价铬还原能力,缩短的反应时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受生物启发的高强高韧双交联蛋白纤维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8660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28838.4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生物启发的高强高韧双交联蛋白纤维制备方法,属于高性能生物蛋白纤维材料领域。以再生丝素蛋白作为内相,外相为低浓度的双端氨基聚乙二醇的乙醇水溶液,外相溶液剪切内相,且外相中的双端氨基聚乙二醇与内相中的羧基反应形成酰胺键,实现初步预交联。纺丝液通入凝固浴后,凝固浴中足量的双端氨基聚乙二醇与羧基进一步充分反应,形成二次酰胺交联。同时,在光催化剂和稳定剂的存在下,再生丝素蛋白中的酪氨酸在光辐射作用下与相邻的酪氨酸耦合,通过光交联形成双酪氨酸结构,干燥拉伸后得到双交联再生丝素蛋白纤维。致密的双交联网络可以有效阻止分子内部的滑移与断裂,赋予双交联再生丝素蛋白纤维“刚柔并济”的力学性能。

    一种用于Cr(Ⅵ)去除的改性Fe3S4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1004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586710.7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Cr(Ⅵ)去除的改性Fe3S4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首先制备纳米四硫化三铁,随后将一定比例的四硫化三铁纳米颗粒、柠檬酸钠、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加入三颈烧瓶中,在氮气氛围下水浴加热至20℃‑60℃,并搅拌若干时长;反应后立即通过磁分离收集产物,并用乙醇洗涤,真空冷冻干燥,得到柠檬酸钠改性的四硫化三铁纳米颗粒,柠檬酸钠的表面改性能够显著提升四硫化三铁纳米颗粒的还原性能。本发明通过向Cr(Ⅵ)污染土壤投加柠檬酸钠改性四硫化三铁纳米颗粒,并均匀搅拌,完成对Cr(Ⅵ)的去除,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一种三维有序纳米纤维管的制备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0057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85955.6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有序纳米纤维管的制备装置及其方法,属于静电纺丝领域。包括专用纺丝收集装置及其两侧的喷丝头,喷丝头连接高压直流电源;专用纺丝收集装置包括中部镂空的收集器底板、位于中部镂空位置的滚筒收集器、以及收集器底板两侧的金属电极对;滚筒收集器和收集器底板为绝缘材质;每一侧的金属电极对平行分布且关于滚筒收集器对称,两侧的金属电极对交叉分布;两侧的喷丝头分别对准该侧的一个电极。通过控制滚筒收集器的旋转,从而制备不同结构的有序纳米纤维管。本发明突破三维静电纺丝需要复杂几何结构收集器且只能构建无序材料的限制,在模拟有序结构的生物组织的同时提供更强的机械性能,有望拓展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