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热界面材料生产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02143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0716413.X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高超 沈颖 曹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热界面材料生产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热界面材料生产技术领域,一种石墨烯热界面材料生产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端设置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内壁设置有自转固定座,所述自转固定座呈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所述传动箱的中心同心设置有微针切割座,所述固定架下端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分度转台和同步偏转电机,通过设置的分度转台带动微针切割座周期性转动,微针切割座带动微针组件对热界面基底上涂覆的二维纳米片分散液进行微针切割,制备具有高度垂直取向的热界面材料,热界面材料经过微针切割形成的辐射状结构,本装置价格低廉,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连续化生产,适合工业放大应用。

    一种高强石墨烯膜基声波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08955860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810753284.X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石墨烯膜基声波探测器,该探测器以高强石墨烯膜为主要探测器件,经过组装设计,形成电容器。声波震动,引起石墨烯膜的震动,改变石墨烯膜和基底(电容器的另一极)之间的距离,进而引起电容变化,产生电流信号。此高强石墨烯经真空过滤成膜、化学还原、固相转移、金属喷涂、中温碳化、绿气氯化、高温石墨化等步骤得到。该薄膜整体为石墨烯结构,片层间有大量层间交联结构。整体薄膜厚度为20‑50nm。此石墨烯膜电导率可控、强度可调,可用作高强声波探测器件。

    一种音色可调的纳米级声波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108862246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810753272.7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音色可调的纳米级声波发生器,包括热导率低于200W/mK的基底、平铺于基底上的声波发生薄膜,以及两个音频电流输入用银胶电极和电信号输入单元,两个银胶电极分别设置在声波发生薄膜的两端,声波发生薄膜、两个银胶电极和电信号输入单元串联形成回路;声波发生薄膜为石墨烯膜,厚度为不大于60nm,密度2.0~2.2g/cm3之间,石墨烯层间交联,交联度在1‑5%,该石墨烯膜具有优异的电热性能和热导率,可以有效引起薄膜处空气的热震动。该发声器件音质好,声音清晰度高,通过调控薄膜的热导率以及设计悬空薄膜中间承接点,来调节声音激发的波形,进而调节音色。

    一种纳米级声波发生薄膜及纳米级声波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108892133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810776424.5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级声波发生薄膜及纳米级声波发生器,采用水剥离方法将石墨烯膜从AAO基底膜上剥离,通过冷冻干燥,石墨烯膜自支撑,且与基底分离。本发明避开了还原剥离、刻蚀剥离两种剥离手段,保证剥离得到的石墨烯膜不受任何破坏,保持其在AAO基底膜上的原有形态、结构和性能。同时,对AAO基底膜也没有产生任何破坏,可重复利用。这种剥离方法适用于超薄膜,通过上述方法剥离后的超薄膜经冷冻干燥后,即可实现自支撑。经高温处理后,该石墨烯膜具有优异的电热性能和热导率,可以有效引起薄膜处空气的热震动。该发声器件音质好,声音清晰度高。

    一种硅基太阳能电池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3737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753798.5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基太阳能电池,包括透明电极,透明电极为石墨烯薄膜,厚度不大于20nm,本发明用抽滤的方法制备薄膜,保证了薄膜的均匀性以及器件的稳定性;采用了水转移的方法,将石墨烯膜的厚度控制在纳米级别,提高了薄膜的透光率;转移过程中,引入了微观褶皱,增加了薄膜和光敏层的接触面积;高温处理后,石墨烯缺陷少,薄膜强度高,可以耐受柔性电极反复折叠过程中的应力变化。整个过程简单、绿色、极易操作。相比而言,该石墨烯薄膜具有高的电子迁移率,相对较低的光透过率,通过不断反射增加硅的太阳能吸收率,且其本身产生的电子孔穴,可以在内建电场的作用下分离,提高光转化效率。

    一种石墨烯基染料敏化透明太阳能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858493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752913.7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基染料敏化透明太阳能电池,包括透明电极,所述透明电极为石墨烯薄膜,厚度不大于20nm,石墨烯层间交联,交联度在1-5%。该石墨烯膜由氧化石墨烯经真空过滤成膜、化学还原、固相转移、金属喷涂、中温碳化、氯化、高温石墨化等步骤得到。该薄膜整体为石墨烯结构,片层间有大量层间交联结构。该薄膜作为光阳极、对电极等;相比而言,石墨烯具有更高的电子迁移率,而且没有重金属污染问题存在,降低了成本,提高光转化效率。

    一种基于院内无线网络通信的智能医护对讲手环

    公开(公告)号:CN11918241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19437.4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院内无线网络通信的智能医护对讲手环,在手环本体上集成有对讲通话系统,用于医护之间对讲通讯;所述对讲通话系统包括:对讲系统,包括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分别用于提供对讲信号发射服务和对讲信号接收服务,其中,所述发射模块和所述接收模块中均包含天线和扬声器;处理器,用于提供信号处理服务;控制器,用于逻辑控制;触摸屏,用于设置输入对讲控制参数、通讯交互信息和通话响应模式,以及显示对应的对讲通话请求信息。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该手环进行对讲通话,不需要依托智能手机,因此降低了通话硬件的复杂性和从属性,可以实现手环独立通讯,减少手环与手机之间的应用配置环节。

    一种石墨烯基便携式多功能双目红外夜视仪

    公开(公告)号:CN11444918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0506890.3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高超 沈颖 彭蠡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基便携式多功能双目红外夜视仪,包括电源、激光红外补光灯、显示器以及左右两套组件,每套组件包括透镜、红外滤光层、像增强器和信号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像增强器包括用于实现光电转换的光电阴极阵列、用于实现电子倍增的微通道板和用于电子成像的荧光屏,所述光电阴极阵列中的光电阴极单元采用由半导体、石墨烯膜组成的光电器件,石墨烯膜铺设于半导体之上。该红外夜视仪,一方面,使得夜视仪的响应距离得到极大的提升,同时也提高了红外响应的灵敏度,提升了使用便捷性、多功能性。

    一种具有距离传感功能的X射线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1770584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480101.9

    申请日:2023-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距离传感功能的X射线探测器,涉及X射线探测器领域。本发明包括传送机构、探测装置主体,所述探测装置主体的内部开设有探测腔,所述探测腔的内部设置有距离传感器,本发明通过升降机构和距离传感器,利用升降机构进行纵向位置调节,直至将传感器与探测物之间的间距调节为10cm,有利于提高传感器对探测物的探测质量。

    一种石墨烯基生命探测器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035993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0295095.4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高超 沈颖 彭蠡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基生命探测器,包括红外传感器、伸缩机械臂、信号处理单元和报警器,红外传感器固定在所述伸缩机械臂的前端,红外传感器和报警器分别与信号处理单元相连。所述的红外传感器是由三角形组成的正二十面体结构,该正二十面体结构的表面由半导体、多层石墨烯膜和红外滤光层组成的光电器件,半导体作为基底,多层石墨烯膜铺设于半导体之上,最后再镀一层红外滤光层。通过正二十面体基底结构,以尽可能大的比表面积暴露于环境中,搜索自然灾害后废墟下的生命迹象。使得生命探测器的响应距离得到极大的提升,同时也提高了红外响应的灵敏度、使用便捷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