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39146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510393678.5
申请日:2015-07-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微生物保压转移系统,包括带有阀门的连接单元,与连接单元连通的保压筒以及安装在保压筒内的取样单元,所述取样单元包括:取样筒,轴向活动安装,一端开放,开放端可伸出保压筒穿过连接单元进行取样;活塞,轴向滑动周向固定安装在取样筒内用于将保压筒内的物料推出开放端;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动力源、丝杆以及与丝杆螺纹传动配合且轴向滑动的滑块;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动力源、取样驱动杆以及与取样驱动杆轴向滑动周向固定连接的取样传动杆;本发明采用了并列双轴驱动的布置方案,简化了保压筒内部的结构,使结构更紧凑,降低制造成本,通过螺纹传动的方式传递轴向移动动力,稳定可靠且移动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913346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410126575.8
申请日:2014-03-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1N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沉积物多次保压转移设备,包括保压筒以及采样装置,还设有连接器以及主球阀,所述连接器内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取样通道和出样通道,所述保压筒通过主球阀与取样通道对接;所述采样装置包括:位于保压筒内的取样筒,该取样筒具有经主球阀延伸出取样通道的取样工作位以及处在连接器内的出样工作位;用于驱动取样筒的多级伸缩机构;位于取样筒内的活塞,用于在取样筒处于出样工作位时将样品推离取样筒进入出样通道。本发明采用全新的子采样方案,即利用多次伸缩机构,在压力腔内实现样品的子采样和转移,解决了现有技术体积较大、样品利用率不高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5039146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93678.5
申请日:2015-07-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微生物保压转移系统,包括带有阀门的连接单元,与连接单元连通的保压筒以及安装在保压筒内的取样单元,所述取样单元包括:取样筒,轴向活动安装,一端开放,开放端可伸出保压筒穿过连接单元进行取样;活塞,轴向滑动周向固定安装在取样筒内用于将保压筒内的物料推出开放端;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动力源、丝杆以及与丝杆螺纹传动配合且轴向滑动的滑块;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动力源、取样驱动杆以及与取样驱动杆轴向滑动周向固定连接的取样传动杆;本发明采用了并列双轴驱动的布置方案,简化了保压筒内部的结构,使结构更紧凑,降低制造成本,通过螺纹传动的方式传递轴向移动动力,稳定可靠且移动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913346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10126575.8
申请日:2014-03-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1N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沉积物多次保压转移设备,包括保压筒以及采样装置,还设有连接器以及主球阀,所述连接器内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取样通道和出样通道,所述保压筒通过主球阀与取样通道对接;所述采样装置包括:位于保压筒内的取样筒,该取样筒具有经主球阀延伸出取样通道的取样工作位以及处在连接器内的出样工作位;用于驱动取样筒的多级伸缩机构;位于取样筒内的活塞,用于在取样筒处于出样工作位时将样品推离取样筒进入出样通道。本发明采用全新的子采样方案,即利用多次伸缩机构,在压力腔内实现样品的子采样和转移,解决了现有技术体积较大、样品利用率不高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204939473U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20485064.5
申请日:2015-07-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海微生物保压转移系统,包括带有阀门的连接单元,与连接单元连通的保压筒以及安装在保压筒内的取样单元,所述取样单元包括:取样筒,轴向活动安装,一端开放,开放端可伸出保压筒穿过连接单元进行取样;活塞,轴向滑动周向固定安装在取样筒内用于将保压筒内的物料推出开放端;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动力源、丝杆以及与丝杆螺纹传动配合且轴向滑动的滑块;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动力源、取样驱动杆以及与取样驱动杆轴向滑动周向固定连接的取样传动杆;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并列双轴驱动的布置方案,简化了保压筒内部的结构,使结构更紧凑,降低制造成本,通过螺纹传动的方式传递轴向移动动力,稳定可靠且移动精度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