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69536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190183.9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污染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该抗污染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1)对聚合物粉末进行氨基化改性得到氨基化改性聚合物粉末;(2)利用氨基化改性聚合物粉末制备铸膜液,再将铸膜液在支撑层上流延成膜,随后转移至凝固浴中固化成型得到湿膜,进一步洗涤晾干后得到含氨基超滤膜;(3)以环氧单体、两性离子单体和引发剂为原料发生聚合反应制备环氧‑两性离子共聚物;(4)通过环氧开环反应,将环氧‑两性离子共聚物接枝到步骤(2)的含氨基超滤膜上,得到所述的抗污染超滤膜。本发明方法制得的抗污染超滤膜亲水性好,且具有优异的抗蛋白质污染能力和抗细菌黏附能力,能够维持较高的纯水通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558148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190184.3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8J7/12 , C08L75/04 , C08L33/14 , C08L33/06 , C08L33/10 , C08L29/10 , C08F220/38 , C08F220/36 , C08F220/32 , C08F216/14 , C08F230/02 , A61L31/06 , A61L31/10 , A61L3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黏附医用聚氨酯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该抗黏附医用聚氨酯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1)以环氧单体、两性离子单体和引发剂为原料发生聚合反应制备环氧‑两性离子共聚物;(2)通过环氧开环反应,将步骤(1)的环氧‑两性离子共聚物接枝到表面含有羟基基团的聚氨酯膜上,得到所述的抗黏附医用聚氨酯膜。本发明利用聚氨酯膜上的羟基与环氧‑两性离子共聚物发生环氧开环反应,从而在聚氨酯膜表面接枝两性离子聚合物,制备得到抗黏附医用聚氨酯膜;两性离子聚合物与聚氨酯膜通过共价键连接,结合力强,制得的抗黏附医用聚氨酯膜亲水性好,具有优异的抗蛋白与血小板黏附性能,血液相容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98726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67016.3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IPC: A61K47/69 , A61K39/395 , A61K38/10 , A61P1/1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抗肝癌的载药栓塞微藻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1)将微藻细胞和药物混合制备得到载药微藻细胞溶液;所述的微藻细胞为蛋白核小球藻细胞或集胞藻细胞;(2)以含有聚乙烯醇的载药微藻细胞溶液作为内相溶液,含有聚二甲基硅氧烷、二甲基硅油、固化剂的混合溶液作为中间相溶液,聚乙烯醇溶液作为外相溶液,利用微流控技术,调节内相溶液、中间相溶液、外相溶液流速,制备得到所述的用于抗肝癌的载药栓塞微藻球。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制得的载药栓塞微藻球粒径均匀,球形度好,且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对肝癌的治疗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90340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277440.1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佐剂在制备肿瘤介入消融增强剂中的应用,首次将铝佐剂与射频消融(RFA)联合使用,铝佐剂具备增温RFA治疗效力的潜力,因此额外具备作为RFA增温剂的潜力。在RFA杀伤肿瘤后,本发明铝佐剂吸附抗原,原位形成疫苗,激发机体产生针对性免疫杀伤,达到抑制肿瘤的效果。本发明利用的铝佐剂提高热消融疗效,治疗术式的创新,具备极高的可行性,能在临床长期使用,具备极高的安全性,有很好的产业化前景,具备极大的转化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14174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1556191.0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61K9/00 , A61B18/12 , A61B18/14 , A61B18/18 , A61K47/02 , A61K47/42 , A61K45/00 , A61K39/0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热消融疗效的LDHs的3D套环及应用,本发明利用热不稳定水凝胶形成的3D打印模具,将LDHs与明胶混合后制成LDHs的3D套环,能够与热消融针贴合一体且对RFA起到增敏增效的作用;LDHs的3D套环与RFA、抗肿瘤药物协同作用,通过LDHs形成肿瘤原位治疗性疫苗,进而增强抗肿瘤作用,极大提高RFA、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具备极大的转化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60293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1556176.6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61K9/52 , A61K47/02 , A61K39/39 , A61K31/7076 , A61K31/708 , A61K31/7125 , A61K48/0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颗粒在制备射频消融增强剂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将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颗粒与射频消融联合使用,在RFA杀伤肿瘤后,LDHs进入肿瘤组织吸附抗原,原位形成疫苗,激发机体产生针对性免疫杀伤,达到抑制肿瘤的效果,有效提高了射频消融的疗效;同时,将免疫药物或质粒药物联合使用,利用LDHs多联药物的递送、药物缓慢释放,进一步刺激免疫细胞、质粒细胞产生IFN‑beta/TNF‑α/IL‑12等因子,促进免疫细胞/免疫系统的进一步活化,提高免疫杀伤效果,进一步提高RFA治疗效力、产生高效、持久的免疫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569536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90183.9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污染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该抗污染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1)对聚合物粉末进行氨基化改性得到氨基化改性聚合物粉末;(2)利用氨基化改性聚合物粉末制备铸膜液,再将铸膜液在支撑层上流延成膜,随后转移至凝固浴中固化成型得到湿膜,进一步洗涤晾干后得到含氨基超滤膜;(3)以环氧单体、两性离子单体和引发剂为原料发生聚合反应制备环氧‑两性离子共聚物;(4)通过环氧开环反应,将环氧‑两性离子共聚物接枝到步骤(2)的含氨基超滤膜上,得到所述的抗污染超滤膜。本发明方法制得的抗污染超滤膜亲水性好,且具有优异的抗蛋白质污染能力和抗细菌黏附能力,能够维持较高的纯水通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558148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190184.3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8J7/12 , C08L75/04 , C08L33/14 , C08L33/06 , C08L33/10 , C08L29/10 , C08F220/38 , C08F220/36 , C08F220/32 , C08F216/14 , C08F230/02 , A61L31/06 , A61L31/10 , A61L3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黏附医用聚氨酯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该抗黏附医用聚氨酯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1)以环氧单体、两性离子单体和引发剂为原料发生聚合反应制备环氧‑两性离子共聚物;(2)通过环氧开环反应,将步骤(1)的环氧‑两性离子共聚物接枝到表面含有羟基基团的聚氨酯膜上,得到所述的抗黏附医用聚氨酯膜。本发明利用聚氨酯膜上的羟基与环氧‑两性离子共聚物发生环氧开环反应,从而在聚氨酯膜表面接枝两性离子聚合物,制备得到抗黏附医用聚氨酯膜;两性离子聚合物与聚氨酯膜通过共价键连接,结合力强,制得的抗黏附医用聚氨酯膜亲水性好,具有优异的抗蛋白与血小板黏附性能,血液相容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2000061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085636.9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肝癌组织的微藻外泌体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方法包括:(1)结合超速离心法、超滤法和尺寸排阻法制备微藻细胞外泌体,微藻细胞为小球藻细胞或集胞藻细胞,微藻细胞外泌体的粒径为30‑150nm;(2)通过电穿孔的方法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载入微藻细胞外泌体中,得到载药微藻外泌体,使肝肿瘤细胞膜与载药微藻外泌体发生膜融合,制备得到所述的靶向肝癌组织的微藻外泌体纳米颗粒。本发明制得的微藻外泌体纳米颗粒具有肝癌组织靶向性好、生物安全性好、药物疗效确切精准的优点,在肿瘤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