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25181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310737685.3
申请日:2013-12-20
Applicant: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氧化合物制丙烯反应生成气的初分离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含氧化合物制丙烯气体产物在后续冷却工序中对设备腐蚀,以及使用急冷塔预处理时产生大量工艺废水和回收困难,且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将含氧化合物制丙烯反应器(7)出口产物通入脱酸反应器(8)中进行脱酸,脱酸后的反应气经过多级间接换热直接利用其高温热能,再送入产物分离器(10)中进行初分离。本发明可应用于含氧化合物制丙烯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086346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317158.1
申请日:2014-07-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3 , Y02P20/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氧化合物制丙烯工艺的能量回收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加热炉热负荷高,换热深度低,能效水平不高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氧化合物制丙烯反应器出口产物经脱酸反应器脱除小分子有机酸,得到高温物流I;(2)将高温物流I经压缩机压缩升温,得到高温物流II;(3)将高温物流II依次通入原料气预热器、甲醇汽化器及循环水预热器分别预热原料气、汽化甲醇并预热循环水的技术方案,省去了传统工艺中加热炉的能耗,提高了工艺能效水平。同时,由于将产物的压缩工段提前,在进行相分离时得到了更好的效果,气相和油相中的水含量均大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467224B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310419887.3
申请日:2013-09-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7B37/06 , C07C1/207 , C07C15/04 , C07C17/363 , C07C25/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芳族羧酸脱羧方法,将芳族羧酸通入反应器中,在反应温度300℃~600℃、压力0~2Mpa及固体脱羧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多相脱羧反应;所述芳族羧酸具有以下结构式:其中,基团R1~R5为COOH、H、卤素或C1~C5的烷基,所述的基团R1~R5相同或者不同。本方法适用范围广,对芳族羧酸的结构没有特殊要求,并具有溶剂用量少、反应时间短、反应活性高且催化剂易与反应产料分离、回收和再生的优点;本方法可以实现连续操作,制得的芳族化合物收率高、质量稳定。本方法可以用于处理PTA残渣,实现PTA残渣的高附加值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694077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643527.1
申请日:2013-12-0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丙烯可联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的反应工艺。它包括产丙烯联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的反应工艺或产丙烯反应工艺,将甲醇与稀释剂1通入DME反应器与催化剂接触发生醚化反应,一次产物与稀释剂2以及回炼烃混合换热后通入OTP反应区与催化剂接触进行制烯烃反应,得到二次产物送去分离区,经脱水及脱氧化物后,得到产物丙烯以及产物高辛烷值汽油组分,并将其它副产物作为回炼烃返回至OTP反应器继续反应。本发明采用两步法工艺,在“一剂两用”的前提下,通过控制醚化反应的深度,分别选择高产丙烯方案或产丙烯联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方案,同一套生产设备装置可快速适应市场对产品的不同需求,通过调变工艺来满足生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784953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35217.8
申请日:2015-03-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甲醇制丙烯的反应产物分离系统及其急冷系统,包括:脱丙烷塔、DME脱除塔、C2分离塔、C3分离塔和脱己烷塔,所述脱丙烷塔的塔顶与DME脱除塔连接,所述DME脱除塔的塔顶与脱乙烷塔连接,所述脱乙烷塔的塔顶与CO2脱除塔连接,所述CO2脱除塔塔顶与C2分离罐连接,所述C2分离罐罐顶罐底均与脱甲烷塔连接,所述急冷系统将预急冷塔、急冷塔的急冷水出口通过管线相连并分为四股,一股进入蒸汽塔,第二股进入氧化物抽提塔,第三股作为废水与蒸汽塔塔底废水混合排出,第四股作为循环急冷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系统,以简化流程、降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2924214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210424711.2
申请日:2012-10-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 Y02P20/584 , Y02P3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烯的生产工艺,包括(1)将甲醇原料加热后通入醚化反应区发生醚化反应,流过一次积炭的催化剂,反应后得到一次反应产物流;(2)将一次反应产物流与稀释剂混合换热后通入OTP反应区与再生催化剂接触,发生OTP反应,得到富含丙烯的二次反应产物流;(3)将二次反应产物流换热后送去分离区,经脱水及脱氧化物后,分离得到丙烯。该方法通过调控醚化反应区和OTP反应区所用的催化剂的积炭量,可以有效控制醚化反应区和OTP反应区的反应,从而达到实现丙烯的高选择性与高收率以及节约能耗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942435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437364.7
申请日:2012-11-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 Y02P3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移动床技术将甲醇转化为丙烯的反应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甲醇原料与返回烃混合加热后一起通入到预反应区与再生催化剂接触进行醚化反应,生成一次产物流;(2)将一次产物流与稀释剂换热后通入主反应区与一次积炭的催化剂进行制烯烃反应,从反应器出口得到富含丙烯的二次产物流;(3)将二次产物流送去分离区,经脱水及脱氧化物后,得到产物丙烯以及其它副产物,将其它副产物中的乙烯、部分C4烯烃、C4烷烃、C5烃、C6烃合并之后作为返回烃返回至预反应区。使用该工艺可以节省来自公用工程的取热,保证催化剂对丙烯的选择性一开始就保持在高水平,同时也保证了产品分布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64482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641466.5
申请日:2013-12-0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移动床技术将含氧化合物转化为芳烃的反应工艺。将含氧化合物与稀释剂预热后混合预热,通入芳构化反应器与芳构化催化剂接触反应生成混合流出物,混合流出物送去冷却分离单元,经脱水及脱氧化物后分离得到主要产物苯、甲苯、二甲苯以及其他副产物;将其他副产物、苯、甲苯作为返回烃循环至芳构化反应器进一步反应;芳构化反应器中催化剂对含氧化合物的转化率低于99%时,从芳构化反应器中移出积炭的芳构化催化剂颗粒,在再生器中再生后重新进入芳构化反应器。该工艺一方面提高了催化剂稳定性和活性,另一方面通过产物烃的回炼提高了芳烃特别是二甲苯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725181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737685.3
申请日:2013-12-20
Applicant: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氧化合物制丙烯反应生成气的初分离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含氧化合物制丙烯气体产物在后续冷却工序中对设备腐蚀,以及使用急冷塔预处理时产生大量工艺废水和回收困难,且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将含氧化合物制丙烯反应器(7)出口产物通入脱酸反应器(8)中进行脱酸,脱酸后的反应气经过多级间接换热直接利用其高温热能,再送入产物分离器(10)中进行初分离。本发明可应用于含氧化合物制丙烯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942435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210437364.7
申请日:2012-11-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 Y02P3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移动床技术将甲醇转化为丙烯的反应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甲醇原料与返回烃混合加热后一起通入到预反应区与再生催化剂接触进行醚化反应,生成一次产物流;(2)将一次产物流与稀释剂换热后通入主反应区与一次积炭的催化剂进行制烯烃反应,从反应器出口得到富含丙烯的二次产物流;(3)将二次产物流送去分离区,经脱水及脱氧化物后,得到产物丙烯以及其它副产物,将其它副产物中的乙烯、部分C4烯烃、C4烷烃、C5烃、C6烃合并之后作为返回烃返回至预反应区。使用该工艺可以节省来自公用工程的取热,保证催化剂对丙烯的选择性一开始就保持在高水平,同时也保证了产品分布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