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9610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210097198.4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蒸汽裂解反应网络的构建方法,包括:对柴油进行成分分析,筛选具有代表性的碳氢化合物分子作为柴油的烃类组成,具有代表性的含硫化合物分子和含氮化合物分子作为柴油的杂原子组成;采用反应网络生成工具Reaction Mechanism Generator对烃类组成和杂原子组成中的每一种分子进行单分子的反应网络自动生成;将生成的所有烃类组成分子和杂原子组成分子的反应网络进行合并,构建柴油蒸汽裂解的总反应网络。本发明可以低成本、短时间内获取柴油蒸汽裂解自由基机理水平的反应网络,所需时间仅为RMG程序运行时长,无需额外的人工梳理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85054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25418.8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IPC: C08F210/14 , C08F210/16 , C08F210/08 , C08F2/38 , C08F2/01 , C08F2/00 , C08F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烯烃三元共聚的溶液聚合方法,催化剂存在且缺乏惰性溶剂下,反应器中聚合乙烯和其它两种烯烃,得到三元共聚的聚合物,其它两种烯烃分别如式CH2=CHA和式CH2=CHB所示,其中A、B分别为具有1‑8个碳原子的烃基,且A和B的碳数加和不小于5,其它两种烯烃在反应器内聚合物溶液中总质量分数75~90%,主催化剂、助催化剂、乙烯和其它两种烯烃进料至反应器,反应器内发生聚合反应后出料得聚合物溶液;聚合物溶液进料到溶液预热器,获得温度更高的聚合物溶液,再进料到分离和回收单元;或,聚合物溶液直接进料到分离和回收单元;进入分离和回收单元的聚合物溶液进行分离,得聚合物产品及含乙烯和其它两种烯烃的循环流股。
-
公开(公告)号:CN11449610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97198.4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蒸汽裂解反应网络的构建方法,包括:对柴油进行成分分析,筛选具有代表性的碳氢化合物分子作为柴油的烃类组成,具有代表性的含硫化合物分子和含氮化合物分子作为柴油的杂原子组成;采用反应网络生成工具Reaction Mechanism Generator对烃类组成和杂原子组成中的每一种分子进行单分子的反应网络自动生成;将生成的所有烃类组成分子和杂原子组成分子的反应网络进行合并,构建柴油蒸汽裂解的总反应网络。本发明可以低成本、短时间内获取柴油蒸汽裂解自由基机理水平的反应网络,所需时间仅为RMG程序运行时长,无需额外的人工梳理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007153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811167735.8
申请日:2018-10-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黄正梁 , 帅云 , 杨遥 , 孙婧元 , 廖祖维 , 王靖岱 , 阳永荣 , 蒋斌波 , 张鹏 , 郭晓云 , 戴进成 , 田思航 , 陈思羽 , 梁鹏 , 任玉 , 叶健 , 李羽 , 陈城
IPC: G01N2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射流鼓泡反应器内气液分散状态的声发射检测方法,利用设置在容器外壁面的声波传感器采集反应器内的声信号,根据声信号特征参数随液体雷诺数变化曲线的斜率k确定气液分散状态:当k=0时,对应气泛状态;当k>0时,对应载气状态;当k<0时,对应完全分散状态。该方法属于非侵入式的无损测量技术,测量精度高,安全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5612011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1157618.X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IPC: C08F210/16 , C08F210/14 , C08F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惰性烃在乙烯、α‑烯烃溶液聚合中用于维持反应热稳定性的用途,惰性烃可增加乙烯、α‑烯烃溶液聚合反应器操作点的移热速率,即dQr/dT,从而增强反应器的热稳定性;dQr指反应器单位时间和单位体积的移热3速率,单位kJ/m/s;dT指反应器单位时间的温度变化,单位℃/s;惰性烃满足0.21kJ/mol/K
-
公开(公告)号:CN11100715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811167735.8
申请日:2018-10-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黄正梁 , 帅云 , 杨遥 , 孙婧元 , 廖祖维 , 王靖岱 , 阳永荣 , 蒋斌波 , 张鹏 , 郭晓云 , 戴进成 , 田思航 , 陈思羽 , 梁鹏 , 任玉 , 叶健 , 李羽 , 陈城
IPC: G01N2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射流鼓泡反应器内气液分散状态的声发射检测方法,利用设置在容器外壁面的声波传感器采集反应器内的声信号,根据声信号特征参数随液体雷诺数变化曲线的斜率k确定气液分散状态:当k=0时,对应气泛状态;当k>0时,对应载气状态;当k<0时,对应完全分散状态。该方法属于非侵入式的无损测量技术,测量精度高,安全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605280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687853.8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IPC: G16C60/00 , C08F210/02 ,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烯烃聚合反应动力学参数估计方法,包括:E1确定单活性位反应动力学参数;E2确定活性位点数与多活性位反应动力学参数;E3输出所有活性位点相对应的反应动力学参数。E1包括:选择适合的聚合反应机理与研究方法;获取实验条件与阿伦尼乌斯方程指前因子、活化能、参考温度初值;基于前述方法和数据建立单活性位点反应动力学模型;基于实验实测数据与单活性位点反应动力学模型利用贝叶斯优化算法获得聚合反应动力学参数与目标函数值。E2包括:假设活性位点数为上个计算步骤加一,建立多活性位点反应动力学模型;基于实验实测数据与多活性位点反应动力学模型利用贝叶斯算法获得聚合反应动力学参数与目标函数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61201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157618.X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IPC: C08F210/16 , C08F210/14 , C08F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惰性烃在乙烯、α‑烯烃溶液聚合中用于维持反应热稳定性的用途,惰性烃可增加乙烯、α‑烯烃溶液聚合反应器操作点的移热速率,即dQr/dT,从而增强反应器的热稳定性;dQr指反应器单位时间和单位体积的移热速率,单位kJ/m3/s;dT指反应器单位时间的温度变化,单位℃/s;惰性烃满足0.21kJ/mol/K
-
公开(公告)号:CN115850549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11425418.8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IPC: C08F210/14 , C08F210/16 , C08F210/08 , C08F2/38 , C08F2/01 , C08F2/00 , C08F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烯烃三元共聚的溶液聚合方法,催化剂存在且缺乏惰性溶剂下,反应器中聚合乙烯和其它两种烯烃,得到三元共聚的聚合物,其它两种烯烃分别如式CH2=CHA和式CH2=CHB所示,其中A、B分别为具有1‑8个碳原子的烃基,且A和B的碳数加和不小于5,其它两种烯烃在反应器内聚合物溶液中总质量分数75~90%,主催化剂、助催化剂、乙烯和其它两种烯烃进料至反应器,反应器内发生聚合反应后出料得聚合物溶液;聚合物溶液进料到溶液预热器,获得温度更高的聚合物溶液,再进料到分离和回收单元;或,聚合物溶液直接进料到分离和回收单元;进入分离和回收单元的聚合物溶液进行分离,得聚合物产品及含乙烯和其它两种烯烃的循环流股。
-
公开(公告)号:CN11739096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58148.5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 杭州双安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30/28 , G06N7/01 , G06F111/04 , G06F111/0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氢网络优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氢网络优化方法包括:获取变压吸附单元的参数信息,并基于参数信息构建变压吸附机理模型;根据变压吸附机理模型,生成多组输入输出参数组;每一组输入输出参数组包括变压吸附机理模型的输入参数以及对应的输出参数;分别将每一组输入输出参数组作为约束条件,根据氢网络优化模型对氢网络进行优化,得到每一组输入输出参数组对应的氢网络以及经济指标;根据每一组输入输出参数组对应的氢网络以及经济指标,构建样本集;根据贝叶斯优化算法对样本集进行迭代优化,得到目标氢网络以及目标输入输出参数组,实现了氢网络的优化,提高了氢网络的可靠性,进而提高了氢气的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