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污染物与清洗剂快速匹配的清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5967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76227.2

    申请日:2023-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污染物与清洗剂快速匹配的清洗方法。该方法采用特定清洗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密封管、第二密封管、供通量测试用的水箱及清洗机构;第一密封管的第一端与清洗机构连接,第二密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密封管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形成内腔;所述内腔中设有将内腔分隔成两个空间的硅胶塞;所述硅胶塞上贯穿固定有若干根膜丝;所述膜丝设有开口端和封闭端,开口端位于与清洗机构连通的内腔空间中,封闭端位于与所述水箱连通的内腔空间中。本发明可依据热重表征快速定位主要污染物类别,自动筛选合适的清洗试剂,完成膜丝的在线自动清洗,有的放矢解决膜污染问题,同时又避免加入过度的化学药剂造成饮用水的污染。

    一种低碳高氨氮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5629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165771.X

    申请日:2024-0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碳高氨氮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水解酸化池、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室和好氧MBR池;水解酸化池上设有废水进口,水解酸化池与亚硝化反应区的底部连通,好氧MBR池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出水口;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室包括由隔板分隔开的内外两部分,内部为亚硝化反应区,外部为厌氧氨氧化及反硝化反应区,水流可从隔板的顶部通过。本发明通过控制MBR曝气池曝气量及回流比,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室的溶氧控制在所需范围内,稳定创造亚硝化和厌氧氨氧化所需环境,并在一体式厌氧氨氧化池内同时进行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及反硝化反应,去除总氮和部分有机物,不仅可以高效去除总氮和有机物,还能够节省曝气量和能源。

    一体化短程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反硝化MBR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222099685U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20281450.1

    申请日:2024-02-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碳高氨氮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体化短程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反硝化MBR反应器,其包括连通的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室和好氧MBR池;亚硝化反应区底部进水,好氧MBR池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出水口;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室包括由隔板分隔开的内外两部分,内部为亚硝化反应区,外部为厌氧氨氧化及反硝化反应区,水流可从隔板的顶部通过。本实用新型在一体式厌氧氨氧化池内同时进行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及反硝化反应,去除总氮和部分有机物,不仅可以高效去除总氮和有机物,还能够节省曝气量和能源。

    一种处理饮用水的中空纤维膜丝自动清洗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091026U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20995902.8

    申请日:2023-04-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处理饮用水的中空纤维膜丝自动清洗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密封管、第二密封管、供通量测试用的水箱及清洗机构;第一密封管的第一端与清洗机构连接,第二密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水箱连接;第一密封管的第二端与第二密封管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形成内腔;内腔中设有将内腔分隔成两个空间的硅胶塞;所述硅胶塞上贯穿固定有若干根膜丝;膜丝设有开口端和封闭端,开口端位于与清洗机构连通的内腔空间中,封闭端位于与所述水箱连通的内腔空间中。本实用新型可依据热重表征快速定位主要污染物类别,自动筛选合适的清洗试剂,完成膜丝的在线自动清洗,有的放矢解决膜污染问题,同时又避免加入过度的化学药剂造成饮用水的污染。

    一种集成式污水应急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709629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2708066.9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式污水应急处理装置包括罐体,其中,所述罐体由内、外同心筒构成,外筒与内筒之间形成缺氧‑厌氧反应区,内筒内装有带出水管的膜组件和曝气管,使内筒内形成好氧反应区;所述缺氧‑厌氧反应区通过两纵向设置的隔板分隔成两级反应区;所述隔板上设有使污水从一级缺氧‑厌氧反应区流入至二级缺氧‑厌氧反应区的Z字型流道;所述一级缺氧‑厌氧反应区内设有污水进水管,所述内筒的侧壁上开有使污水从二级缺氧‑厌氧反应区进入内筒的过水口。本实用新型将厌氧、缺氧、好氧、膜分离集成在一个罐体中,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不需要进行基建投资,建造周期短,现场安装工程量小,适用于污水应急处理工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