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85219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118883.2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关柜局部放电和温度联合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属于电力技术领域,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局部放电和温度联合监测系统存在较大漏检风险的缺陷。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温度信号和混合信号;滤除混合信号中的干扰信号以获得滤波信号;当温度信号超出标准温度信号范围时,判定开关柜温度异常,否则判定开关柜温度正常;将滤波信号和标准局放信号进行比对,当滤波信号符合标准局放信号时,判定开关柜存在局放现象,否则判定开关柜没有局放现象;当开关柜温度异常或开关柜存在局放现象时,发出告警。系统能够连续监测开关柜的温度状况和局放状况,避免在两种状况监测之间切换,避免漏检,提高温度状况和局放状况监测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85219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111118883.2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关柜局部放电和温度联合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属于电力技术领域,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局部放电和温度联合监测系统存在较大漏检风险的缺陷。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温度信号和混合信号;滤除混合信号中的干扰信号以获得滤波信号;当温度信号超出标准温度信号范围时,判定开关柜温度异常,否则判定开关柜温度正常;将滤波信号和标准局放信号进行比对,当滤波信号符合标准局放信号时,判定开关柜存在局放现象,否则判定开关柜没有局放现象;当开关柜温度异常或开关柜存在局放现象时,发出告警。系统能够连续监测开关柜的温度状况和局放状况,避免在两种状况监测之间切换,避免漏检,提高温度状况和局放状况监测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2982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95385.0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容耦合电极的便携式多导联脑电采集系统,利用电容耦合PCB电极连接的信号缓冲电路,电容耦合PCB电极不与头皮直接接触,与头皮之间形成间隙电容耦合脑电信号,无需导电胶辅助,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利用信号放大滤波电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得到共模干扰信号,将共模干扰信号叠加并经反相放大电路放大‑后反馈至人体,抵消人体表面的共模干扰对采集的影响,采用基于电容耦合电极的采集方式,能够实现脑电信号的长期采集,大幅简化了信号放大滤波电路和采用分时转化系统的A/D转化电路结构,大大缩小了信号处理电路的体积和重量,易于便携;采用无线传输模块,摆脱导线的距离束缚,拓展了脑电采集的应用场景,提升了脑电采集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229822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110595385.0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容耦合电极的便携式多导联脑电采集系统,利用电容耦合PCB电极连接的信号缓冲电路,电容耦合PCB电极不与头皮直接接触,与头皮之间形成间隙电容耦合脑电信号,无需导电胶辅助,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利用信号放大滤波电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得到共模干扰信号,将共模干扰信号叠加并经反相放大电路放大‑后反馈至人体,抵消人体表面的共模干扰对采集的影响,采用基于电容耦合电极的采集方式,能够实现脑电信号的长期采集,大幅简化了信号放大滤波电路和采用分时转化系统的A/D转化电路结构,大大缩小了信号处理电路的体积和重量,易于便携;采用无线传输模块,摆脱导线的距离束缚,拓展了脑电采集的应用场景,提升了脑电采集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80676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110593873.8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容耦合电极的便携式多导联心电采集系统及方法,通过耦合心电电极不与皮肤直接接触,通过与皮肤之间形成间隙电容耦合心电信号,利用信号处理单元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得到共模干扰信号,并将对比后的信号通过A/D转换单元转换经传输单元输出,同时通过右腿驱动单元将信号处理单元引出的共模干扰信号叠加并经反相放大电路通过电极反馈至人体形成反馈,采用基于电容耦合电极的采集方式,能够实现多导联心电信号的长期采集,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导电胶的辅助,本发明结构简单,采集信号准确。双层PCB板为圆形PCB板,耦合电极外圈设有与耦合电极间隔设置的同心屏蔽环,能够与皮肤之间形成间隙电容耦合心电信号,不需要贴设皮肤。
-
公开(公告)号:CN11370535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110876070.3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式心电信号运动伪迹去除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对待处理的原始心电信号进行去燥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心电信号转换为连续小波变换所需的对应数据长度,然后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基于波形能量从连续小波变换后的心电信号中提取并剔除QRS波形信号得到待处理信号;对待处理信号进行多尺度估计得到运动伪迹信号,将运动伪迹信号作为参考信号,进行自适应滤波处理得到伪迹干扰信号,将伪迹干扰信号与提取的QRS波形信号叠加得到去除运动伪迹后的最终信号,完成混合式心电信号运动伪迹去除,结合了小波变换不需设置伪迹参考信号和自适应滤波不需设置阈值参数的优点,大大提高了混合式方法对人体复杂运动模式的自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5955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125426.6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配电变压器振动监测的嵌入式振动传感器结构总成,属于电力设备状态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振动传感器、信号线、屏蔽外壳、绝缘层和绝缘固定件;屏蔽外壳设置在配电变压器的铁芯铁芯上铁轭与三相柱芯的交界处,并与配电变压器的夹件槽钢固定连接;振动传感器设在屏蔽外壳内部,并通过绝缘固定件与夹件槽钢固定连接;绝缘层填充在振动传感器与夹件槽钢和屏蔽外壳之间;信号线一端连接振动传感器,另一端通过配电变压器外壳上的穿壁法兰引出。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变压器振动测量方法与变压器工作环境适配性差、变压器振动传感数据可靠性低、运维难度大等缺陷,具有重要的工程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959586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132416.5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K11/3206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变压器嵌入式模块化温度传感器布置方法,属于电力设备状态监测技术领域。首先根据配电变压器的冷却类型和结构参数,确定温度传感器的整体布置形式;然后计算配电变压器的电热参数和冷却介质参数,进行配电变压器的温度场仿真计算,得到配电变压器的温度场分布;并根据配电变压器的温度场分布,确定温度热点;最后根据确定的温度热点和配电变压器的结构,确定温度传感器的布置位置,并进行温度传感器的选型和尺寸选择。本发明通过流程化的整体设计,提高了配电变压器的温度监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4576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132409.5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内嵌式传感器的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属于电力设备状态检测技术领域。通过在绝缘的传感器容纳装置中密封填充绝缘介质,将待测传感器置于传感器容纳装置中,能够更好地模拟传感器的实际工作场景;根据变压器内部的电磁场特征,对变压器内嵌式传感器进行工频磁场抗扰度测试、浪涌抗扰度测试、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和工频电场和脉冲电场抗扰度测试,从而对传感器的电磁兼容性进行测试,考察传感器的防护是否满足要求。本发明能够更好地模拟传感器的实际工作场景,根据变压器内部的电磁场特征,对变压器内嵌式传感器进行相关的电磁兼容性测试,满足实际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3921257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17514.1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包含嵌入式传感器的智能配电变压器,属于电力设备状态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油箱、铁芯、铁芯上夹件、高压绕组和低压绕组,其特征在于,高压绕组内部和低压绕组与铁芯中间的油道内部设有若干温度传感器,铁芯上夹件上设有若干振动传感器,油箱内部设有智能终端系统和若干局部放电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和局部放电传感器均与智能终端系统连接,智能终端系统安装在油箱外部,智能终端系统与控制中心通讯互联。本发明实现了对配电变压器内部温度、振动、局部放电参量的实时感知,可以及时识别早期故障,并定位、排除,避免轻微故障发展成为停电事故,延长了配电变压器的使用寿命,保障了配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