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56555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670430.9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浙江华东工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22 , G06F16/28 ,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源异构三维模型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其包括:解析模块,对输入的模型文件进行解析,读取节点、几何、纹理和属性数据,并分别赋予Id值,读取模型文件中的计算结果数据;汇聚整合模块,对解析后的模型数据进行汇聚整合,并通过Id值将几何数据、纹理数据和属性数据与节点数据进行关联,计算结果数据写入各自节点数据中;数据库构建模块,构建数据库,对处理后的模型数据进行存储。采用本发明,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多源异构三维模型数据进行解析和汇聚整合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使用相同的数据库存储架构进行存储,提供了只用一个工程数字化软件平台就可以对原始的多源异构三维模型数据进行集中加载、展示与交互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756555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670430.9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浙江华东工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22 , G06F16/28 ,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源异构三维模型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其包括:解析模块,对输入的模型文件进行解析,读取节点、几何、纹理和属性数据,并分别赋予Id值,读取模型文件中的计算结果数据;汇聚整合模块,对解析后的模型数据进行汇聚整合,并通过Id值将几何数据、纹理数据和属性数据与节点数据进行关联,计算结果数据写入各自节点数据中;数据库构建模块,构建数据库,对处理后的模型数据进行存储。采用本发明,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多源异构三维模型数据进行解析和汇聚整合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使用相同的数据库存储架构进行存储,提供了只用一个工程数字化软件平台就可以对原始的多源异构三维模型数据进行集中加载、展示与交互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179805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698600.X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901 , G06F16/904 ,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轻型数据库的BIM全信息解析与转换方法,包括步骤:S1:BIM数据准备,遍历源文件中的设计模型,建立直线型设计模型结构树;S2:BIM数据解析,遍历直线型设计模型结构树中所有设计模型中的元素,解析其全信息数据结构,包括几何、属性和材质信息;S3:BIM数据转换,将解析得到的元素信息分类转换成轻型数据库可识别的数据库对象,数据库对象采用全信息数据结构,并写入自定义数据库文件。本发明可实现BIM数据的全信息转换,保证模型中元素几何、属性、材质信息不丢失,及较高数据转换、存储效率及元素级更新同步,达到数据无缝流转与共享应用的效果,满足面向基础设施领域各类场景的数据交付和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708140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634280.6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元的数值计算模型实时交互剖切可视化方法,针对数值计算模型数据的多维性、数据量大和多尺度特征等特点及剖切面计算量大、交互剖切实时性要求高等挑战提出解决方案,实现数值计算模型的高效高实时性交互剖切可视化。该方法使用层次包围体树结构加速剖面与单元的求交过程,并且基于多线程并行执行剖切面计算,同时引入计算缓存技术进一步提高实时交互剖切的计算效率,基于GPU实现正确的剖切面着色绘制和被剖切体切割效果。此外,还利用闭环反馈的误差控制机制,保证用户交互过程中的实时性。本发明旨在克服数值计算模型数据量大、计算效率低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若干种加速算法,保证交互剖切可视化过程的高效性和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06837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110899287.6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平法图信息自动生成钢筋三维模型的方法,本发明能够实现不同平台间配筋结果的转换,方便设计人员根据需要对项目进行平台的更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平法图信息自动生成钢筋三维模型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从平法图提取混凝土结构信息及钢筋参数信息,结构信息包括定位信息和构件截面信息,钢筋参数信息包括混凝土施工图中钢筋的直径、型号等信息;S2、根据所提取信息分析计算出钢筋位置信息,并按构件类型生成墙钢筋位置信息,梁钢筋位置信息,板钢筋位置信息,柱钢筋位置信息;S3、根据结构信息、钢筋参数信息及计算出的钢筋位置信息自动创建钢筋三维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126077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115956.1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建筑信息模型重构的方法,采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和三维模型(BIM)漫游技术,通过三维模型漫游技术的虚拟相机沿着一定的路径将三维建筑模型中的影像信息提取出来,导入到相应的实景建模软件中与无人机倾斜摄影模型成果融合,生成虚实结合的超实景建筑信息模型。本发明将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与BIM建模技术进行深入融合,一方面通过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对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外立面重建,以改善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建筑物建模上几何扭曲、纹理变形等问题,一方面解决BIM模型在Web端展示效率低下等问题,为城市级BIM模型的展示应用提供一种全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806837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0899287.6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平法图信息自动生成钢筋三维模型的方法,本发明能够实现不同平台间配筋结果的转换,方便设计人员根据需要对项目进行平台的更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平法图信息自动生成钢筋三维模型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从平法图提取混凝土结构信息及钢筋参数信息,结构信息包括定位信息和构件截面信息,钢筋参数信息包括混凝土施工图中钢筋的直径、型号等信息;S2、根据所提取信息分析计算出钢筋位置信息,并按构件类型生成墙钢筋位置信息,梁钢筋位置信息,板钢筋位置信息,柱钢筋位置信息;S3、根据结构信息、钢筋参数信息及计算出的钢筋位置信息自动创建钢筋三维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3536437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54514.3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BIM平台的模型交换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加通用、简单的跨BIM平台模型交换方法,使用该方法可以解决BIM模型跨平台交互不畅,设计人员需要针对不同的BIM平台创建设备模型库,导致重复建模、工作效率低下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跨BIM平台的模型交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A平台和B平台创建统一编码和构件参数的构件库;S2:A平台调取构件库(Ⅰ)并建立模型S3:A平台创建交换文件(IV),并记录建立模型(III)时调取构件库(I)的顺序、编码和构件参数S4:B平台加载交换文件(Ⅳ),并调取构件库(Ⅱ)还原模型。本发明适用于各种BIM平台间的模型交换。
-
公开(公告)号:CN111189440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1403627.0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C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空间信息模型与实时图像比对的定位导航方法,它将空间信息模型进行全空间、全方位网格剖分,并进行所有节点和视角的模型图像特征提取,记入位置信息表;然后获取移动物体当前位置和视角下的实景图像,并进行实景图像特征提取,将提取的图像特征与位置信息表记录进行匹配检索,得到移动物体当前位置和视角信息。本发明利用工程建设竣工提供的空间信息模型可进行复杂室内建筑物的定位和导航,定位精度更高,建设成本低,导航更加立体、直观。本发明打破了室内、室外两种定位导航技术互相隔离的现状,统一数据源和统一技术实现了室内外定位导航的一体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1798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698600.X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901 , G06F16/904 ,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轻型数据库的BIM全信息解析与转换方法,包括步骤:S1:BIM数据准备,遍历源文件中的设计模型,建立直线型设计模型结构树;S2:BIM数据解析,遍历直线型设计模型结构树中所有设计模型中的元素,解析其全信息数据结构,包括几何、属性和材质信息;S3:BIM数据转换,将解析得到的元素信息分类转换成轻型数据库可识别的数据库对象,数据库对象采用全信息数据结构,并写入自定义数据库文件。本发明可实现BIM数据的全信息转换,保证模型中元素几何、属性、材质信息不丢失,及较高数据转换、存储效率及元素级更新同步,达到数据无缝流转与共享应用的效果,满足面向基础设施领域各类场景的数据交付和应用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