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6062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110740375.1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1/263 , G06F1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型预测控制器性能的评估方法及监控系统,方法包括:借助于B/S端的监控系统读取控制网内控制器的位号数据,每一控制器的位号数据包括该控制器关联的至少一个变量指标的信息;基于所述控制器,确定每一个变量指标所属的指标计算逻辑;针对每一个控制器,采用该控制器的每一个变量指标所属的指标计算逻辑对该变量指标的信息进行处理,获取用于评估所述控制器性能的量化信息;根据量化信息,获取控制器的评价结果。由于采用的指标计算逻辑考虑更充分、逻辑更合理,因此,能够达到按照指标的计算逻辑计算位号数据得到的评估所述控制器性能的量化信息更为全面,更符合管理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841187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770194.2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解炉温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控制周期内的分解炉出口温度参数,其中,所述分解炉出口参数至少包括:分解炉出口温度和分解炉温度变化量;根据至少一个预设条件对所述分解炉出口温度参数进行检测,确定检测到的所述分解炉出口温度参数满足的预设条件为目标条件,其中,预设条件用于在预先配置的多个预设控制器中选出与所述目标条件对应的目标控制器;采用所述目标控制器对所述分解炉出口温度参数进行分析,确定主控制器的校正值;根据所述校正值调整所述主控制器的控制参数,其中,所述控制参数包括:所述喂煤量。本发明解决了无法对分解炉温度进行自动控制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850709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1911002103.0
申请日:2019-10-21
Applicant: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家栋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用于PID参数的渐进式整定方法,包括基于受控系统结构确定对应受控系统的优化问题表达式以及对应受控系统的参考系统模型表达式;确定作为参数整定约束条件的PID参数选取范围;确定优化目标参数初始值,基于当前参数值与目标参数值的数值关系,判定是否触发PID参数整定操作;如果判定触发,在参数整定约束条件下基于参考系统模型表达式对优化问题表达式进行循环求解。通过基于过程输入输出数据直接整定PID控制器参数,因此无需建模过程;从而避免了因建模引入的模型误差,以及建模所需的大量测试数据和测试建模的时间成本。同时只需要少量的测试数据和计算资源,所以整定过程不会对生成产生较大扰动,适用于PID控制器的在线整定。
-
公开(公告)号:CN11492448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861856.2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流程工业预测控制的模型自主学习方法,通过多输入单输出系统作为基本子系统予以实现;包括:步骤一、模型设置及学习参数自选择;步骤二、参数分布建模;步骤三、数据采集和处理;步骤四、模型参数学习;步骤五、模型参数检验;步骤六、模型预测误差对比。本发明可在线自主学习过程的动态特性;可根据预设的模型参数自动选择待学习参数的类型,使待学习参数具有真实的物理意义,且在学习过程中,预设模型对模型学习的结果具有约束作用以提高模型的可靠性;对参数的学习结果进行检验、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进一步提高模型的可靠性;采用参数死区的方式增加了模型参数的平稳性,减少因模型参数频繁变化而引起的控制效果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13031451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598288.7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流程工业预测控制的稳态优化方法,包括:步骤一、构建原始稳态优化问题,设原始稳态优化问题为优化问题一;步骤二、构建松弛优化问题,设松弛优化问题为优化问题二;步骤三、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所有松弛变量权重;步骤四、计算优化问题二的最优值,构建补充约束;步骤五、改造优化问题一,设改造后且必存在可行域的稳态优化问题为优化问题三;步骤六、求优化问题三的最优解,并将其送入后续的动态控制层,同时,返回步骤四,继续下一控制周期的计算。针对稳态优化问题可行域不存在的情况,利用松弛优化问题的结果,重新构造了稳态优化的数学描述形式,确保稳态优化具有经济优化的意义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509934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111599261.6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专家内模控制的串级回路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串级回路包括主回路和副回路,至少包括:利用串级回路的数据,采用网格化搜索寻优,得到主副回路的辨识模型;采用基于专家经验的内模控制方法,进行副回路控制器参数的整定;通过副回路闭环阶跃仿真特征参数与主回路的辨识模型,推出等效串级回路开环模型;采用基于专家经验的二自由度内模控制方法,进行主回路控制器参数的整定。本发明适用于大部分串级回路,具有普适性,通过本发明的方法使得在不改变串级回路采用PID控制器的前提下,实现了和专家内模控制等效的控制效果,可以同时满足串级回路控制的鲁棒性和跟踪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46830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252952.1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工业回路中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工业控制系统中目标回路的评估结果,其中,目标回路为工业控制系统中的任意一个回路,评估结果用于表示目标回路的状态;将评估结果存储在服务器中;依据目标回路的评估结果,确定目标回路的评价指标;将目标回路的历史评估结果和与历史评估结果对应的评价指标发送给应用系统进行显示。本申请解决了现有的回路性能评估用的全厂监控系统没有实现监控历史数据的存储,无法查看装置评估结果的历史数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6829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39754.6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流程行业全价值链产品的区域动态协调优化方法。本发明以区域优化为核心,在生产装置高度自主运行和计划调度优化的基础上,通过协同统筹生产计划及生产执行,考虑多装置上下游生产操作,进行全流程的整体优化,全面保证不同决策层之间的有效信息共享和优化操作,赋能于实现从基础控制,先进控制,单装置操作优化、多装置跨区域联合优化,实现从原材料到产品的全流程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79346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60986.9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型预测控制器的人机交互式维护系统及设备,所述维护系统包括:匹配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运行的预测模型与过程系统是否匹配;入库模块,用于将历史预测模型保存至模型库;以及将历史控制器参数保存至参数库;模型拟合模块,用于对模型库中的历史预测模型进行拟合,得到待选预测模型;模型辨识模块,用于基于操作员输入的辨识数据范围进行模型辨识,生成测试模型;测试模块,用于获取与测试模型适配的测试参数;以及进行开环模拟计算,得到开环输出,并基于操作员的选定操作,将对应的测试模型和测试参数,作为与过程系统匹配的预测模型和控制器参数。本发明的系统能够与操作员形成深度交互,获得更优的模型预测控制器。
-
公开(公告)号:CN114924490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66243.8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型预测控制中的模型共线性分析与处理方法,其中,方法包括:首先,获取用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多输入多输出模型;其次,通过耦合控制分析或主成分分析对多输入多输出模型进行共线性诊断分析;最后,在确定多输入多输出模型满足共线性条件时,依据共线性程度对多输入多输出模型进行滤除相关变量或修复处理。本发明在常规先进控制的操作步骤基础上,基于模型辨识得到的动态模型与在模型预测控制中的双层优化结构的应用,充分考虑了稳态模型可能存在的共线性现象,并对该问题可能引起的优化解不合理导致的控制不稳定现象进行处理,合理结合控制过程的变量约束得到最优解下发给控制器,保证控制器的稳定与安全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