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高温烟气余热利用的板式热管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5493437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1317543.7

    申请日:2022-1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高温烟气余热利用的板式热管换热器。其技术方案包括:壳体、第一平板、第二平板、吸液芯和相变工质,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等距平行分布的第一平板,所述壳体背离第一平板一侧内壁设置有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相对表面布置有不同的凸起结构,其能够构成流、热协同式的流道结构,所述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另一侧表面设有相变均热空腔,所述壳体两侧外壁分别插接安装有烟气进口、冷水进口、烟气出口和热水出口,所述壳体内壁两侧均安装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分布于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板内部插接安装有等距平行分布的连通管道。

    一种冷却塔用干湿分离冷却器

    公开(公告)号:CN115371484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211072782.0

    申请日:2022-0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电系统冷端优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塔用干湿分离冷却器。其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冷却塔用干湿分离冷却器,包括隔板、干导流板、湿导流板、干挡板和湿挡板,所述干导流板、湿导流板、干挡板和湿挡板位于隔板的两侧,所述隔板、干导流板和干挡板组成用于空气流通的干通道,所述隔板和干挡板之间的顶端设有圆弧形导流板,所述隔板、湿导流板和湿挡板组成用于空气与循环水换热的湿通道,且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蘑菇形肋片和第二蘑菇形肋片,所述隔板的底部开设有通风孔阵列,所述通风孔阵列连通干通道和湿通道。本发明在高冷却效率、低附加阻尼的基础上实现了冷却塔循环水的进一步降温。

    一种自动控制煤质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04587910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510052231.1

    申请日:2015-02-02

    Inventor: 赵学林 王元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煤质反应器,包括筒体,所述的筒体的下部设有锥形封头,筒体内设有震动装置,筒体的外侧设有三列蒸汽进口,每列蒸汽进口都连通一个蒸汽进管,筒体外侧呈90°夹角螺旋上升设有五个振动器垫板,筒体的上部设有上封头,上封头的顶端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的端口部设有上快开口错齿机构端盖,上快开口错齿机构端盖的上侧铰接有旋转上电液推杆,旋转电液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进料口的侧面上,所述的锥形封头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的底端设有下快开口错齿机构端盖,下快开口错齿机构端盖连接下快开口液压缸机构,有益效果:结构设计合理,上料和下料完全实现的自动化,煤质反映充分,控制灵活,使用方便。

    一种针对高温烟气余热利用的板式热管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549343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317543.7

    申请日:2022-1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高温烟气余热利用的板式热管换热器。其技术方案包括:壳体、第一平板、第二平板、吸液芯和相变工质,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等距平行分布的第一平板,所述壳体背离第一平板一侧内壁设置有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相对表面布置有不同的凸起结构,其能够构成流、热协同式的流道结构,所述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另一侧表面设有相变均热空腔,所述壳体两侧外壁分别插接安装有烟气进口、冷水进口、烟气出口和热水出口,所述壳体内壁两侧均安装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分布于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板内部插接安装有等距平行分布的连通管道。

    一种冷却塔用干湿分离冷却器

    公开(公告)号:CN115371484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72782.0

    申请日:2022-0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电系统冷端优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塔用干湿分离冷却器。其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冷却塔用干湿分离冷却器,包括隔板、干导流板、湿导流板、干挡板和湿挡板,所述干导流板、湿导流板、干挡板和湿挡板位于隔板的两侧,所述隔板、干导流板和干挡板组成用于空气流通的干通道,所述隔板和干挡板之间的顶端设有圆弧形导流板,所述隔板、湿导流板和湿挡板组成用于空气与循环水换热的湿通道,且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蘑菇形肋片和第二蘑菇形肋片,所述隔板的底部开设有通风孔阵列,所述通风孔阵列连通干通道和湿通道。本发明在高冷却效率、低附加阻尼的基础上实现了冷却塔循环水的进一步降温。

    一种自动控制煤质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04587910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52231.1

    申请日:2015-02-02

    Inventor: 赵学林 王元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煤质反应器,包括筒体,所述的筒体的下部设有锥形封头,筒体内设有震动装置,筒体的外侧设有三列蒸汽进口,每列蒸汽进口都连通一个蒸汽进管,筒体外侧呈90°夹角螺旋上升设有五个振动器垫板,筒体的上部设有上封头,上封头的顶端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的端口部设有上快开口错齿机构端盖,上快开口错齿机构端盖的上侧铰接有旋转上电液推杆,旋转电液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进料口的侧面上,所述的锥形封头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的底端设有下快开口错齿机构端盖,下快开口错齿机构端盖连接下快开口液压缸机构,有益效果:结构设计合理,上料和下料完全实现的自动化,煤质反映充分,控制灵活,使用方便。

    矿用热风机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432077U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20537817.3

    申请日:2013-08-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用热风机,包括机体,控制柜、鼓风机和加热装置,其中,机体的内部设置有底板,底板上固定有热风机和加热装置,机体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另一侧设置有所述鼓风机,鼓风机位于加热装置的后方,出风口的后方设置有热风机,出风口,热风机、加热装置、鼓风机通过管道连接,出风口、鼓风机与机体之间固定连接,机体的上部设置有固定扣,固定扣与机体之间固定连接,底板与机体之间固定连接。加热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疏水装置,另一侧设置有调温装置,加热装置为盘旋状的电热丝,疏水装置为水管盘旋并贴近在加热装置的一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出风温度可控,能耗低,能够实现无人值守。

    直连加压供暖机组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744353U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320537819.2

    申请日:2013-08-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连加压供暖机组,包括控制柜,市政热网供水管路,高区供水管路,市政热网回水管路,高区回水管路,其中,市政热网供水管路与高区供水管路之间设置有加压装置,市政热网回水管路与高区回水管路之间设置有减压阻断装置,加压装置与高区供水管路之间设置有控制阀,加压装置与控制柜之间电控连接,控制阀与控制柜之间电控连接,减压阻断装置与控制柜之间电控连接。加压装置为加压泵,加压泵与市政热网供水管路、高区供水管路之间插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备投资少、热效率高、能够全自动运行。

    乏汽全回收系统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843411U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20668256.4

    申请日:2016-06-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乏汽全回收系统,属于余热回收节能减排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乏汽换热器,所述乏汽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再加热介质进口、再加热介质出口和乏汽回收口;所述壳体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水室、乏汽吸收室和热传递室,所述水室与再加热介质进口相连通,所述热传递室与再加热介质出口相连通;所述乏汽吸收室的顶部安装有若干文丘里喷嘴,所述热传递室包括填料,填料的上方设有多孔板,填料的下方设有托板;所述多孔板上均匀分布通孔,所述托板上设有供再加热介质流出的缺口。本实用新型具有回收效率高、安全可靠性高等特点,能够确保生产装置稳定、正常运行。

    直连加压混水调温供暖机组

    公开(公告)号:CN203744354U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320537820.5

    申请日:2013-08-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连加压混水调温供暖机组,包括混水器、温控装置、加压装置、减压阻断装置、控制柜、一级网供水管路、二级网供水管路、一级网回水管路和二级网回水管路,其中,二级网供水管路上设置有加压装置,加压装置与一级网供水管路之间设置有混水器,二级网回水管路与一级网回水管路之间设置有减压阻断装置,混水器与减压阻断装置之间设置有温控装置,减压阻断装置与控制柜之间电控连接,温控装置与控制柜之间电控连接,加压装置与控制柜之间电控连接。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换热机组系统相比,它无需热交换器,不设补水装置、不设水箱,避免了热交换器系统大量的热损失、节约电能,而且结构简单、设备投资少、热效率高、全自动运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