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03313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610884908.2
申请日:2016-10-1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串并联梯级泵站输水系统运行效率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将串并联梯级泵站输水系统进行时空分解,空间维度上,将并联系统分为若干串联系统,将串联系统分为泵站子系统和输水子系统;时间维度上,将调度过程划分为若干相对平衡时段,泵站水位、流量等参数在平衡时段内恒定;计算串并联梯级泵站输水系统影响因素;建立泵站子系统运行效率表达式;根据是否计入级间水力、水量损失和是否有分水,建立三种工况类型下的输水子系统运行效率表达式;进而建立三种不同工况类型下的串联和并联梯级泵站输水系统运行效率计算模型。本发明解决了串并联梯级泵站输水系统调度运行存在复杂性和动态性,难以对其运行效率进行定量计算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568049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510057838.9
申请日:2015-02-0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F2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旋转非接触式水位计立杆,包括主杆、基础部分、第一可旋转装置、第二可旋转装置、检查平台、横杆、悬臂以及用于固定非接触式水位计的装置,主杆固定于基础部分的上表面;第一可旋转装置活动安装于主杆的中部偏下的位置,第二可旋转装置活动安装于主杆的上端,并且第一可旋转装置和第二可旋转装置能够绕着主杆旋转;检查平台固定于主杆的中部偏上的位置上;横杆固定于所述第一可旋转装置的中部;悬臂垂直固定于第一可旋转装置的中部,悬臂的自由端的末端固定有用于固定非接触式水位计的装置。本发明水位计立杆悬臂较长,且能够旋转,可以保证非接触式探头始终置于水流上方,信号反射区域内无遮挡物,并且便于日常维修、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4568049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57838.9
申请日:2015-02-0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F2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旋转非接触式水位计立杆,包括主杆、基础部分、第一可旋转装置、第二可旋转装置、检查平台、横杆、悬臂以及用于固定非接触式水位计的装置,主杆固定于基础部分的上表面;第一可旋转装置活动安装于主杆的中部偏下的位置,第二可旋转装置活动安装于主杆的上端,并且第一可旋转装置和第二可旋转装置能够绕着主杆旋转;检查平台固定于主杆的中部偏上的位置上;横杆固定于所述第一可旋转装置的中部;悬臂垂直固定于第一可旋转装置的中部,悬臂的自由端的末端固定有用于固定非接触式水位计的装置。本发明水位计立杆悬臂较长,且能够旋转,可以保证非接触式探头始终置于水流上方,信号反射区域内无遮挡物,并且便于日常维修、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6502220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610838339.8
申请日:2016-09-2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梯级泵站输水系统优化运行‑控制耦合协调方法及系统;步骤:建立梯级泵站输水系统优化运行模型,求解梯级泵站输水系统优化运行方案;依据优化运行方案中的输水流量及对应水面线为控制目标,建立基于蓄量补偿的泵前水位控制模型,制定各泵站控制方案;基于优化运行模型和基于蓄量补偿的泵前水位控制模型,建立梯级泵站输水系统优化运行‑控制耦合模型;建立梯级泵站输水运行‑控制方案评估模型;建立梯级泵站输水系统优化运行‑控制耦合协调模型;通过对耦合协调模型耦合及求解获得优化运行方案和对应的控制方案。为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等类似梯级泵站输水系统优化运行和控制提供技术支持,提高输水效率,降低输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504158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830950.6
申请日:2016-09-1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46 , G06Q50/26 , G06F17/302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山丘区沿河村落山洪灾害成灾水位及危险区划分方法,步骤:对沿河村落河道纵、横断面以及沿河居民户进行平面和高程测量;将沿河居民户投影到河道中泓线,计算沿河各居民户高程-起点距离关系;计算沿河村落河道控制断面处不同频率暴雨对应的洪峰流量;计算沿河村落控制断面水位~流量关系;计算不同频率下控制断面水位,绘制不同频率流量对应的洪水水面线;建立沿河居民户-洪水水面线判定公式,判定沿河村落居民户与不同频率洪水水面线关系,确定不同频率洪水水面线下的居民户;根据沿河村落居民户与不同频率洪水水面线关系,筛选沿河路径上最容易受灾的居民户,转化为控制断面处的成灾水位,划定沿河居民不同等级危险区。
-
公开(公告)号:CN106503313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884908.2
申请日:2016-10-1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串并联梯级泵站输水系统运行效率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将串并联梯级泵站输水系统进行时空分解,空间维度上,将并联系统分为若干串联系统,将串联系统分为泵站子系统和输水子系统;时间维度上,将调度过程划分为若干相对平衡时段,泵站水位、流量等参数在平衡时段内恒定;计算串并联梯级泵站输水系统影响因素;建立泵站子系统运行效率表达式;根据是否计入级间水力、水量损失和是否有分水,建立三种工况类型下的输水子系统运行效率表达式;进而建立三种不同工况类型下的串联和并联梯级泵站输水系统运行效率计算模型。本发明解决了串并联梯级泵站输水系统调度运行存在复杂性和动态性,难以对其运行效率进行定量计算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502220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838339.8
申请日:2016-09-2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418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梯级泵站输水系统优化运行-控制耦合协调方法及系统;步骤:建立梯级泵站输水系统优化运行模型,求解梯级泵站输水系统优化运行方案;依据优化运行方案中的输水流量及对应水面线为控制目标,建立基于蓄量补偿的泵前水位控制模型,制定各泵站控制方案;基于优化运行模型和基于蓄量补偿的泵前水位控制模型,建立梯级泵站输水系统优化运行-控制耦合模型;建立梯级泵站输水运行-控制方案评估模型;建立梯级泵站输水系统优化运行-控制耦合协调模型;通过对耦合协调模型耦合及求解获得优化运行方案和对应的控制方案。为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等类似梯级泵站输水系统优化运行和控制提供技术支持,提高输水效率,降低输水成本。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