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基钴掺杂铽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23463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310658722.5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操作简单的纸基钴掺杂铽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间苯二甲酸作为金属离子配体制备钴掺杂铽金属‑有机框架。所制备的钴掺杂铽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可以作为电化学发光发光试剂以及共反应促进剂。钴掺杂铽金属‑有机框架具有较大的孔径和体积,较高的表面积和较低的电子转移阻力,使得反应物和活性中间体更容易接近电化学发光内部发光试剂,进而可以提高电化学发光发射性能。同时,可以利用钴离子对过氧化氢的催化作用构建双共反应促进剂增强信号强度的电化学发光机制,从而放大电化学发光的信号。镧系金属‑有机框架具有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响应稳定等优点,在电化学发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聚吡咯-二氧化铈-金复合纳米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1841631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75382.0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吡咯-二氧化铈-金复合纳米材料。首先制备金纳米颗粒,将带负电的金胶体溶液与L-精氨酸和硝酸铈混合,L-精氨酸的胍基、羧基分别连接金及Ce3+,加热条件下获得二氧化铈-金复合纳米材料,二者互相掺杂后可提高二氧化铈的催化能力及金纳米颗粒的稳定性,利用原位聚合法在二氧化铈表面修饰聚吡咯,增加材料导电性、吸收可见光的范围。本发明所述的聚吡咯-二氧化铈-金复合纳米材料稳定性好,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对可见光的吸收范围较宽,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应用前景良好。

    一种纸基自增强镍-有机框架电化学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3182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934659.4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操作简单的纸基自增强镍‑有机框架电化学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在镍离子节点上组装发光体4,4‑(蒽‑9,10‑二基)二苯甲酸和共反应物三乙烯二胺,成功制备了新型高效电化学发光材料。该材料无需外源共反应物,能够有效缩短传质距离,降低电子转移阻力,从而减少能量损失并提高电子传递效率,进而可以提高材料电化学发光性能。因此,鉴于自增强镍‑有机框架电化学发光材料具有刚性重复的结构使得有机发光体以适当的间距有序排列,增加了有机发光体的固载量并有利于内部发光体的激发,在电化学发光领域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纸基钴掺杂铽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2346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58722.5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操作简单的纸基钴掺杂铽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间苯二甲酸作为金属离子配体制备钴掺杂铽金属‑有机框架。所制备的钴掺杂铽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可以作为电化学发光发光试剂以及共反应促进剂。钴掺杂铽金属‑有机框架具有较大的孔径和体积,较高的表面积和较低的电子转移阻力,使得反应物和活性中间体更容易接近电化学发光内部发光试剂,进而可以提高电化学发光发射性能。同时,可以利用钴离子对过氧化氢的催化作用构建双共反应促进剂增强信号强度的电化学发光机制,从而放大电化学发光的信号。镧系金属‑有机框架具有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响应稳定等优点,在电化学发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聚吡咯-二氧化铈-金复合纳米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1841631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10775382.0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吡咯‑二氧化铈‑金复合纳米材料。首先制备金纳米颗粒,将带负电的金胶体溶液与L‑精氨酸和硝酸铈混合,L‑精氨酸的胍基、羧基分别连接金及Ce3+,加热条件下获得二氧化铈‑金复合纳米材料,二者互相掺杂后可提高二氧化铈的催化能力及金纳米颗粒的稳定性,利用原位聚合法在二氧化铈表面修饰聚吡咯,增加材料导电性、吸收可见光的范围。本发明所述的聚吡咯‑二氧化铈‑金复合纳米材料稳定性好,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对可见光的吸收范围较宽,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应用前景良好。

    近红外响应的海胆状硫化铋/硫化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7419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04862.6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方案发明了一种近红外响应的海胆状硫化铋/硫化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纳米材料的技术领域。本方法使用溶剂热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基底‑配制前驱体溶液‑制备衬底‑溶剂热法合成Bi2S3‑原位生长Bi2S3/Ag2S异质结。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反应原料、合成方法以及后处理简单,且该反应过程无毒无害,不会造成任何污染,因而在成本和操作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该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既能有效吸收近红外辐射,又能实现高效的光电化学转换,即用Ag2S的光热特性可对Bi2S3/Ag2S进行原位加热,极大的促进载流子的生成和转移,从而有效增强了光电化学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作为一种近红外响应光电化学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利于促进光电化学传感平台的发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