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79346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011069474.3
申请日:2020-10-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1B32/05 , B01J21/18 , B01J27/24 , B01J35/08 , B01J35/10 , B01J37/08 , H01M4/583 , H01M4/62 , H01G11/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和电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原位活化中空碳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为:(1)将锌盐、配体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有机溶剂中,搅拌后放入反应釜中,将反应釜置于110~200℃的烘箱中反应,冷却,清洗后于60~120℃保温,获得中空金属有机框架颗粒;(2)将烘干后的金属有机框架颗粒置于炉膛内,以每分钟5℃的升温速率升到550~750℃,保温1~10小时,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中空碳球;(3)将中空碳球升到800~1400℃,保温1~10小时,自然冷却到室温,浸泡,清洗,抽滤/离心烘干后,获得原位活化的中空碳球。本方法制备简单、操作容易、成本低,获得中空碳球在超级电容器和碱金属电池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280993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811020644.1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硅酸铁锂的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电纺丝技术合成硅酸铁锂纳米纤维的方法。本发明静电纺丝技术合成硅酸铁锂纳米纤维的方法为: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加入乙醇中,溶解后得到A溶液;取锂源、铁源、硅源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溶解后得到B溶液;将A溶液和B溶液混合,搅拌,得纺丝液;将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烘干、空烧、在惰性气氛条件下烧结,得到硅酸铁锂纳米纤维。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污染少,该方法制备的硅酸铁锂(Li2FeSiO4)纳米纤维直径可控,为制备硅酸铁锂(Li2FeSiO4)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280993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020644.1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硅酸铁锂的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电纺丝技术合成硅酸铁锂纳米纤维的方法。本发明静电纺丝技术合成硅酸铁锂纳米纤维的方法为: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加入乙醇中,溶解后得到A溶液;取锂源、铁源、硅源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溶解后得到B溶液;将A溶液和B溶液混合,搅拌,得纺丝液;将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烘干、空烧、在惰性气氛条件下烧结,得到硅酸铁锂纳米纤维。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污染少,该方法制备的硅酸铁锂(Li2FeSiO4)纳米纤维直径可控,为制备硅酸铁锂(Li2FeSiO4)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22066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111527329.X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和电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氮掺杂碳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为:(1)将锌盐、配体和表面活性剂加入有机溶剂中,搅拌后放入反应釜中,将反应釜置于90~200℃的烘箱中反应,冷却,清洗后于60℃保温24小时以上,获得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片;(2)将烘干后的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片置于炉膛内,以不同的升温速率升到800~1500℃,保温1~10小时,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氮掺杂的纳米片。本方法制备简单、操作容易、成本低,获得氮掺杂碳纳米片在超级电容器和水系锌空电池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15609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59648.1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和电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氮掺杂的碳微立方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为:(1)将锌盐、配体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有机溶剂中,搅拌后放入反应釜中,将反应釜置于165~200℃的烘箱中反应1~22小时,冷却,清洗后于60℃下,保温24小时以上,获得金属有机框架颗粒;(2)将烘干后的金属有机框架颗粒置于炉膛内,升到900~1500℃,保温1~10小时,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氮掺杂的碳微立方体。本方法制备简单、操作容易、成本低,获得氮掺杂的碳微立方体在电催化和储能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581269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952126.1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磷酸锂包覆锂离子电池高镍单晶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将磷酸盐溶解在蒸馏水中,搅拌均匀至完全溶解,得到磷酸盐溶液;然后把高镍单晶三元前驱体分散在磷酸盐溶液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悬浊液;最后将得到的混合悬浊液在高温下边搅拌边烘干水份,最终得到沉淀物。烘干后的沉淀物经混锂、研磨和在纯氧中煅烧,即得到了磷酸锂包覆的锂离子电池高镍单晶三元正极材料。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锂离子电池高镍单晶三元正极材料,其表面均匀包覆一层磷酸锂。制备出的材料具有更好的比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能,有效地延长了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有着优异的性价比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4220665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27329.X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和电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氮掺杂碳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为:(1)将锌盐、配体和表面活性剂加入有机溶剂中,搅拌后放入反应釜中,将反应釜置于90~200℃的烘箱中反应,冷却,清洗后于60℃保温24小时以上,获得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片;(2)将烘干后的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片置于炉膛内,以不同的升温速率升到800~1500℃,保温1~10小时,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氮掺杂的纳米片。本方法制备简单、操作容易、成本低,获得氮掺杂碳纳米片在超级电容器和水系锌空电池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079346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1069474.3
申请日:2020-10-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1B32/05 , B01J21/18 , B01J27/24 , B01J35/08 , B01J35/10 , B01J37/08 , H01M4/583 , H01M4/62 , H01G11/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和电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原位活化中空碳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为:(1)将锌盐、配体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有机溶剂中,搅拌后放入反应釜中,将反应釜置于110~200℃的烘箱中反应,冷却,清洗后于60~120℃保温,获得中空金属有机框架颗粒;(2)将烘干后的金属有机框架颗粒置于炉膛内,以每分钟5℃的升温速率升到550~750℃,保温1~10小时,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中空碳球;(3)将中空碳球升到800~1400℃,保温1~10小时,自然冷却到室温,浸泡,清洗,抽滤/离心烘干后,获得原位活化的中空碳球。本方法制备简单、操作容易、成本低,获得中空碳球在超级电容器和碱金属电池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78672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311294872.9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电压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耐高电压电解液包括有机溶剂、电解质和添加剂;所述添加剂为溴代醚1,2‑双(2‑溴乙氧基)乙烷;所述添加剂在所述电解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5‑3.0%;所述电解质在所述电解液中的浓度为0.5‑1.5 mol/L;所述有机溶剂包括第一有机溶剂,第二有机溶剂和第三有机溶剂;所述第一有机溶剂为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或碳酸甲丙酯;所述第二有机溶剂为碳酸乙烯酯或碳酸丙烯酯;所述第三有机溶剂为碳酸甲乙酯或亚硫酸二乙酯。所述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及原料易得等优点。所述耐高电压电解液可用于制备锂离子/锂金属电池,所述锂离子/锂金属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优良的循环寿命和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156092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111459648.1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和电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氮掺杂的碳微立方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为:(1)将锌盐、配体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有机溶剂中,搅拌后放入反应釜中,将反应釜置于165~200℃的烘箱中反应1~22小时,冷却,清洗后于60℃下,保温24小时以上,获得金属有机框架颗粒;(2)将烘干后的金属有机框架颗粒置于炉膛内,升到900~1500℃,保温1~10小时,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氮掺杂的碳微立方体。本方法制备简单、操作容易、成本低,获得氮掺杂的碳微立方体在电催化和储能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