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93570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080045495.3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泰尔茂株式会社
Abstract: 导管(1)具有管状体(2),管状体(2)具有基部(23)和形状部(24),形状部(24)具有第1弯曲部(25)、与第1弯曲部(25)相比靠前端侧的第1中间部(26)、与第1中间部(26)相比靠前端侧的第2弯曲部(27)、与第2弯曲部(27)相比靠前端侧的第2中间部(28)、与第2中间部(28)相比靠前端侧的第3弯曲部(29)和与第3弯曲部(29)相比靠前端侧的最前端部(30),第1弯曲部(25)以及第1中间部(26)位于第1平面(P1),第2弯曲部(27)以及第2中间部(28)位于与第1平面(P1)不同的第2平面(P2),第1中间部(26)相对于从基部(23)的前端侧的部位向前端方向延伸的延长线所成的角度(α1)超过0°并不足90°,最前端部(30)的轴心从第2中间部(28)的轴心的延长线上偏离。
-
公开(公告)号:CN112261965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1980038908.2
申请日:2019-06-07
Applicant: 泰尔茂株式会社
IPC: A61M25/095
Abstract: 提供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检测长条体的特定举动的诊断方法、诊断系统及诊断系统的控制方法。诊断方法为诊断具有前端和基端的导引导管(30)在生物体管腔内的举动的诊断方法,具有如下步骤:使导引导管(30)从前端插入生物体管腔;从体外向体内照射能量后,在体外检测通过身体的能量;利用检测到的能量确定体内的导引导管(30)的位置;以及将确定的导引导管(30)的位置与期待位置(P1)进行比较,根据导引导管(30)的位置相对于期待位置(P1)的偏离量(D)来检测导引导管(30)的特定举动,所述期待位置(P1)是适当的举动下的导引导管(30)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99357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080045495.3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泰尔茂株式会社
Abstract: 导管(1)具有管状体(2),管状体(2)具有基部(23)和形状部(24),形状部(24)具有第1弯曲部(25)、与第1弯曲部(25)相比靠前端侧的第1中间部(26)、与第1中间部(26)相比靠前端侧的第2弯曲部(27)、与第2弯曲部(27)相比靠前端侧的第2中间部(28)、与第2中间部(28)相比靠前端侧的第3弯曲部(29)和与第3弯曲部(29)相比靠前端侧的最前端部(30),第1弯曲部(25)以及第1中间部(26)位于第1平面(P1),第2弯曲部(27)以及第2中间部(28)位于与第1平面(P1)不同的第2平面(P2),第1中间部(26)相对于从基部(23)的前端侧的部位向前端方向延伸的延长线所成的角度(α1)超过0°并不足90°,最前端部(30)的轴心从第2中间部(28)的轴心的延长线上偏离。
-
公开(公告)号:CN111526917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1880084807.4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泰尔茂株式会社
IPC: A61M25/02 , A61M25/082 , A61M25/09 , A61M39/08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根据作为目的的生物体管腔内的处置来调整医疗用设备的使用长度的医疗辅助设备。医疗辅助设备(4)与插入于生物体管腔内且用于生物体管腔内的处置的医疗用设备(51)连接。医疗辅助设备(4)具备:支承体(41);长度调整部(42),其相对于支承体(41)能够以支承轴(411)为中心旋转地设置,进行医疗用设备(51)的卷绕及抽出中的至少某一方,调整医疗用设备(51)的使用长度;长尺寸体(47),其安装于长度调整部(42)且与医疗用设备(51)连接,相对于长度调整部(42)进行卷绕及抽出中的至少某一方;和连接部(43),其设于长尺寸体(47)的端部且使长尺寸体(47)的端部和医疗用设备(51)的端部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1542366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1880085041.1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泰尔茂株式会社
IPC: A61M25/02 , A61M25/082 , A61M25/09 , A61M39/08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医疗用设备的处理和操作的医疗辅助设备。解决手段是,医疗辅助设备(4)与插入生物体管腔内并用于生物体管腔内的处置的医疗用设备(51)连接。医疗辅助设备(4)具备:支承体(41);卷绕部(42),其以相对于支承体(41)能够以支承轴(411)为中心旋转的方式设置并卷绕医疗用设备(51);和连接部(43),其设于卷绕部(42)并与医疗用设备(51)的端部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1714754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104894.4
申请日:2020-02-20
Applicant: 泰尔茂株式会社
IPC: A61M25/00
Abstract: 提供一种操作性优异的导管。导管(1)为从患者的手臂导入的肝动脉用的导管,具有:第一折曲部(25);与第一折曲部(25)相比配置于前端侧且向第一折曲部(25)的相同侧弯曲的第二折曲部(26);与第二折曲部(26)相比配置于前端侧且向第二折曲部(26)的相反侧弯曲的第三折曲部(27);和与第三折曲部(27)相比配置于前端侧的最前端部(28),第一折曲部(25)的最小曲率半径(R1)比第二折曲部(26)的最小曲率半径(R2)大,当第二折曲部(26)与腹腔动脉(104)的血管壁接触而配置时,最前端部(28)朝向肝总动脉(105),第一折曲部(25)接触于与腹腔动脉(104)为相反侧的大动脉壁。
-
公开(公告)号:CN111542366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880085041.1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泰尔茂株式会社
IPC: A61M25/02 , A61M25/082 , A61M25/09 , A61M39/08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医疗用设备的处理和操作的医疗辅助设备。解决手段是,医疗辅助设备(4)与插入生物体管腔内并用于生物体管腔内的处置的医疗用设备(51)连接。医疗辅助设备(4)具备:支承体(41);卷绕部(42),其以相对于支承体(41)能够以支承轴(411)为中心旋转的方式设置并卷绕医疗用设备(51);和连接部(43),其设于卷绕部(42)并与医疗用设备(51)的端部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1526917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880084807.4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泰尔茂株式会社
IPC: A61M25/02 , A61M25/082 , A61M25/09 , A61M39/08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根据作为目的的生物体管腔内的处置来调整医疗用设备的使用长度的医疗辅助设备。医疗辅助设备(4)与插入于生物体管腔内且用于生物体管腔内的处置的医疗用设备(51)连接。医疗辅助设备(4)具备:支承体(41);长度调整部(42),其相对于支承体(41)能够以支承轴(411)为中心旋转地设置,进行医疗用设备(51)的卷绕及抽出中的至少某一方,调整医疗用设备(51)的使用长度;长尺寸体(47),其安装于长度调整部(42)且与医疗用设备(51)连接,相对于长度调整部(42)进行卷绕及抽出中的至少某一方;和连接部(43),其设于长尺寸体(47)的端部且使长尺寸体(47)的端部和医疗用设备(51)的端部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1714754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010104894.4
申请日:2020-02-20
Applicant: 泰尔茂株式会社
IPC: A61M25/00
Abstract: 提供一种操作性优异的导管。导管(1)为从患者的手臂导入的肝动脉用的导管,具有:第一折曲部(25);与第一折曲部(25)相比配置于前端侧且向第一折曲部(25)的相同侧弯曲的第二折曲部(26);与第二折曲部(26)相比配置于前端侧且向第二折曲部(26)的相反侧弯曲的第三折曲部(27);和与第三折曲部(27)相比配置于前端侧的最前端部(28),第一折曲部(25)的最小曲率半径(R1)比第二折曲部(26)的最小曲率半径(R2)大,当第二折曲部(26)与腹腔动脉(104)的血管壁接触而配置时,最前端部(28)朝向肝总动脉(105),第一折曲部(25)接触于与腹腔动脉(104)为相反侧的大动脉壁。
-
公开(公告)号:CN116194171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180060985.5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泰尔茂株式会社
IPC: A61M25/00
Abstract: 【课题】提供一种操作性优异的导管及导管的卡合方法。【解决方案】一种从患者的手臂导入的肝动脉用的导管(1),其具有管状体(2),管状体(2)具有内层(31)、外层(32)及埋入至管状体(2)中的加强体(33),管状体(2)具有大致直线状的主体部(23)、和实质上在相同的平面内弯曲而被赋予形状的形状部(24),形状部(24)具有:第一弯曲部(25),其在与主体部(23)相比的前端侧规定第一角(θ4);第二弯曲部(26),其在与第一弯曲部(25)相比的前端侧规定第二角(θ5),并向与第一弯曲部(25)相同的一侧弯曲;第三弯曲部(27),其在与第二弯曲部(26)相比的前端侧规定第三角(θ3),并向与第二弯曲部(26)相反的一侧弯曲;和最前端部(28),其与第三弯曲部(27)相比配置在前端侧,在第一弯曲部(25)的基端侧的端部(25A)与第二弯曲部(26)的前端侧的端部(26A)之间具有物性变化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