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88198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310096162.5
申请日:2013-03-25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IPC: H04L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OFDM符号定时和频偏估计方法,包括方案设计和方案实现过程,其中,方案设计包括建立OFDM符号定时和频偏联合估计参量与PSO算法各参数之间相应关系的步骤,方案实现包括完成OFDM符号定时和频偏联合最佳位置搜索任务的步骤。本发明能同时实现符号定时和频偏的精确估计,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的OFDM符号同步算法中整数倍频偏对符号定时估计的影响,可实现OFDM符号定时和频偏的精确估计。在不降低性能的前提下,能减小计算复杂度,缩短OFDM符号的同步时间,是分组突发无线传输系统中实现OFDM符号定时和频率同步的一种简单和实用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220253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310177316.3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沌映射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OFDM符号同步方法,包括全局搜索方案和局部搜索方案的设计与实现,其中,全局搜索方案的设计与实现包括利用PSO算法获得OFDM符号同步参数粗估计值的步骤,局部搜索方案的设计与实现包括利用混沌映射获得OFDM符号同步参数精估计值的步骤。本发明能有效地弥补基于PSO算法的OFDM符号定时与频偏联合估计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点的不足,提高了OFDM符号同步参数的估计精度,同时减少了算法的迭代次数,缩短了OFDM符号的同步时间,是实现分组突发无线传输系统OFDM符号快速精确同步的一种有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302778A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710733495.2
申请日:2017-08-23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宏基站与家庭基站间的垂直向下切换判决方法,该方法依据速度对移动用户进行分类,对低速用户仍采用传统的切换判决算法,而对于高速用户则设定用户在家庭蜂窝中有效驻留时间门限,在保证用户达到系统预定信干噪比的前提下,拒绝移动用户的有效驻留时间低于设定的驻留时间门限值的切换请求;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有效降低LTE-A网络中宏基站与家庭基站间的不必要切换次数的同时,还能显著地降低了用户的切换中断概率,可广泛应用于由LTE-A的宏基站与家庭基站组成的异构网络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246115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01417.8
申请日:2015-09-18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36/0011 , H04L5/0035 , H04W3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切换邀请的多小区协作快速越区切换方法,该方法通过多小区协作准周期地向移动终端发送切换邀请和切换状态信息的共享机制,克服了传统的后向越区切换方法的缺点,使移动终端的越区切换更快速、高效和可靠。而且还采用大小可变的滑动窗口有序发送机制,有效避免了“乒乓切换”现象的发生,能实现无缝切换。同时能为小区边缘的移动终端提供协作分集增益,能克服小区间的互相干扰,降低了切换中因新链路建立失败而发生通信中断的概率。可广泛应用于移动线路较规则且相对固定、移动速度较高的无线通信环境中,如城市BRT线路、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等。
-
公开(公告)号:CN103220253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177316.3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沌映射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OFDM符号同步方法,包括全局搜索方案和局部搜索方案的设计与实现,其中,全局搜索方案的设计与实现包括利用PSO算法获得OFDM符号同步参数粗估计值的步骤,局部搜索方案的设计与实现包括利用混沌映射获得OFDM符号同步参数精估计值的步骤。本发明能有效地弥补基于PSO算法的OFDM符号定时与频偏联合估计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点的不足,提高了OFDM符号同步参数的估计精度,同时减少了算法的迭代次数,缩短了OFDM符号的同步时间,是实现分组突发无线传输系统OFDM符号快速精确同步的一种有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302778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710733495.2
申请日:2017-08-23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宏基站与家庭基站间的垂直向下切换判决方法,该方法依据速度对移动用户进行分类,对低速用户仍采用传统的切换判决算法,而对于高速用户则设定用户在家庭蜂窝中有效驻留时间门限,在保证用户达到系统预定信干噪比的前提下,拒绝移动用户的有效驻留时间低于设定的驻留时间门限值的切换请求;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有效降低LTE‑A网络中宏基站与家庭基站间的不必要切换次数的同时,还能显著地降低了用户的切换中断概率,可广泛应用于由LTE‑A的宏基站与家庭基站组成的异构网络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262519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510731481.8
申请日:2015-11-02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准周期性地嵌入CoMP的快速越区切换系统,包括:基本周期估计单元、准周期估算单元和CoMP执行单元,该系统依据移动终端的移动线路图、移动速度与服务基站及其相邻基站的位置信息,估算出移动终端越区切换的准周期,在准周期到来时构建协作传输集,移动终端进入相邻小区重叠域时,协作传输集向移动终端传输信息,移动终端移出该重叠域后,协作过程自动终止,越区切换便随之完成。该系统克服了传统越区切换触发机制的缺点,使越区切换更及时、准确和可靠,同时也能提高越区切换执行速度和与小区边缘用户的数据吞吐量,在移动线路相对固定、移动速度较高的无线通信环境中如城市BRT等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246115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510601417.8
申请日:2015-09-18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切换邀请的多小区协作快速越区切换方法,该方法通过多小区协作准周期地向移动终端发送切换邀请和切换状态信息的共享机制,克服了传统的后向越区切换方法的缺点,使移动终端的越区切换更快速、高效和可靠。而且还采用大小可变的滑动窗口有序发送机制,有效避免了“乒乓切换”现象的发生,能实现无缝切换。同时能为小区边缘的移动终端提供协作分集增益,能克服小区间的互相干扰,降低了切换中因新链路建立失败而发生通信中断的概率。可广泛应用于移动线路较规则且相对固定、移动速度较高的无线通信环境中,如城市BRT线路、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等。
-
公开(公告)号:CN104703239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128155.8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IPC: H04W3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发送切换邀请的准周期越区切换触发机制,该机制依据移动终端的移动线路图、移动速度与服务小区基站及其相邻小区基站的位置信息,构建小区簇,确定发送切换邀请的参考时间、基本周期、准周期,由小区簇内各基站准周期性地向移动终端发送切换邀请从而触发越区切换。本发明能克服了传统上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越区切换触发机制的缺点,使切换的触发更及时、准确和可靠,同时也能简化整个越区切换的实现步骤,缩短切换的执行时间,提高越区切换的速度和效率,同时还能防止“乒乓”切换的发生,在移动线路相对固定、移动速度较高的无线通信环境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城市BRT等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045778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1110030907.9
申请日:2011-01-28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一种基于QoS的多基站自适应协作传输数据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用户终端周期性地监测接收到的业务信号的信干噪比SINR,所述接收到的业务信号来自各服务基站;B、当用户终端的接收端接收到的业务信号的信干噪比SINR不能满足该业务QoS需求时,用户终端通过自身的发射端向服务基站提出协作请求;C、服务基站选择协作模式,并向协作基站发送协作指示;D、协作基站根据接收到的协作指示,与服务基站一道为用户终端发送业务信号。本发明能极大地消除或降低小区间干扰,同时还能有效地减少多基站协作产生的反馈开销,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是解决正确而有效地传输各种QoS要求的业务问题的一种简单实用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