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4449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447515.5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计算方法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考虑圆孔不均匀收敛的基坑坑外土体侧移分析方法,包括:利用拟合方法或围护墙最大侧移求得围护墙侧移的曲面;将围护墙侧移的曲面划分为足够多的微单元,并求得每个微单元的等效半径;基于考虑圆孔不均匀收敛的虚拟镜像技术得到每个微单元诱发的坑外任意点的土体水平位移;通过对微单元诱发任意点的水平位移沿整个围护墙平面求和得到基坑坑外土体水平位移。克服了传统虚拟镜像技术未能考虑土体自重等因素对圆孔收敛模式影响,从而导致对于浅层土体水平位移预测偏不安全的问题,同时考虑了空间效应对长宽比较小基坑坑外土体水平位移的影响,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94906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062442.8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土振冲碎石桩桩顶加固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定位装置和注浆管;定位装置为两半可装配的圆环内环圆孔直径大于振冲器直径且小于桩径,作为振冲器下落通道,外环直径大于拟制桩径可平稳设置在地面桩孔周围。内环周围对称设置注浆管安装孔用于安装注浆管。本发明装置可与常规施工设备如振冲器等配合使用,成孔后在地面设置定位装置以固定注浆管的位置和深度,待碎石料填充完成后开始注浆,边压浆边拔管,使水泥浆液与桩顶浅部位置的碎石料均匀混合,对易发生鼓胀破坏的碎石桩浅部位置进行加固。该加固方法能大大提升振冲碎石桩的整体强度,同时节省施工成本,可根据工程情况调整注浆管深度,灵活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217105252U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23272563.0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层承压水降水对桩基沉降变形影响的测试装置,试验主模型箱机构、承压水控制机构和监测机构,试验主模型箱机构包括试验模型箱、模拟土层和桩基,模拟土层设于试验箱中,桩基设于模拟土层中,模拟土层包括承压水透水层和不透水层,不透水层设于承压水透水层的上方,试验模型箱的底部设有排水孔,承压水控制机构与排水孔相连通以调节承压水透水层的水压,监测机构用于监测桩基和模拟土层的变化。本实用新型能够模拟承压水降压条件下对不同桩基形式沉降变形影响规律研究,用于指导确定施工过程中承压水水头的允许下降高度,从而确保地下工程安全及桩基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992525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784626.5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6F30/13 , G06T17/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桩基沉降预测领域,提供考虑自重、桩顶荷载和开挖作用的桩基竖向响应计算方法,所述计算方法包括:采集基坑的施工现场工程资料;利用PLAXIS 3D软件建立基坑开挖诱发坑外土体沉降的三维数值模型,得到基坑开挖下桩基所在位置的土体自由沉降场;采集桩基、桩顶荷载和桩、土相互作用相关信息;结合两阶段法,将计算得到的土体自由场时变沉降作为“外荷载”作用于桩基,利用考虑桩土往返剪切的荷载传递方法,计算桩身自重、桩顶荷载和后续近接工程基坑开挖作用下桩基的竖向响应。本发明既克服了传统方法计算坑外土体沉降极不准确的弊端,又克服了有限元软件中考虑桩土相互作用过于简单的缺点,为临近深基坑的桩基安全评估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66324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447528.2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表沉降预测领域,提供一种考虑时空效应的软黏土基坑坑外地表沉降预测方法,包括:建立基坑开挖诱发坑外地表沉降的三维数值模型;修正三维数值模型的参数,将修正后的三维数值模型作为参考算例;基于参考算例得到开挖深度H与地表最大沉降δvm的拟合函数一;给出考虑不同时空因素的拟合函数二~六;基于三维数值模型得到A的拟合函数七;采集同地区需预测基坑的工程资料,将需预测基坑的参数代入拟合函数一~六,得到需预测基坑坑外的地表最大沉降δvm';利用拟合函数七得到A,将A代入互补误差函数,结合δvm'给出垂直于围护墙的任意剖面的坑外地表最大沉降δvm”;将坑外地表最大沉降δvm”代入三折线模型求得相应剖面任意点处的地表沉降δv。
-
公开(公告)号:CN11662369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91931.2
申请日:2023-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预制类工程基础安装的减阻系统及施工方法,包括触变泥浆系统、物联网系统以及减阻套筒;减阻套筒的筒壁顶部开设有顶部环形通道,顶部环形通道的顶部设置有检修口以及触变泥浆进口,触变泥浆进口与触变泥浆系统连接,所述触变泥浆进口处连接压力阀,所述顶部环形通道的底部连接有若干泥浆通道,所述泥浆通道连接有至少一个沿减阻套筒周向设置的下部环形通道,下部环形通道上沿周向开设有若干与减阻套筒外侧面连通的出浆口,出浆口处均设置单向限流阀,出浆口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触变泥浆系统包括控制阀,所述物联网系统与压力阀、压力传感器、控制阀连接;本发明有着施工方便、施工质量高、适用性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653041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1092489.6
申请日:2021-09-1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径套管混凝土桩及其施工方法,属于软土地基处理及桩基础技术领域,包括自下而上连接的预制锥尖、桩身套筒和预制桩头,桩身套筒由塑料套管和扩径套管交替连接组成,扩径套管的内侧套设有加劲筒,加劲筒由两个刚性环和若干个加劲肋组成,刚性环位于扩径套管的上下两端,加劲肋分布在刚性环的周向上,刚性环与加劲肋固定连接;通过刚性环支撑扩径套管的两端,通过加劲肋支撑扩径套管的主体。在注浆压力下,扩径套管发生膨胀,扩径套管能与桩侧土体紧密接触,从而能快速生成桩侧摩阻力;塑料排水板能及时排出打设混凝土桩所产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有效提高软土地基强度,进一步提高扩径套管混凝土桩的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50251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236913.2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表沉降预测领域,提供一种软黏土地区基坑开挖诱发地表沉降的时效分析方法,包括:确定所有工况下基坑施工所需时间以及挡墙侧移曲线;根据Boltzmann黏弹性地基模型确定土体参数;利用Boltzmann黏弹性地基模型求得所有工况的黏性沉降;令t=0,边界条件为所有工况的挡墙侧移曲线,求得不同工况下的弹性沉降;令边界条件为底板强度形成时的挡墙侧移曲线求得底板强度形成后坑外土体的黏性沉降;对弹性和黏性沉降求和得到待求任意工况的地表沉降。本发明客服了克服了既有理论方法无法考虑土体时间效应的问题,从而导致对于地表沉降的预测偏不安全的问题,也考虑了底板强度形成后不依赖于挡墙侧移的地表沉降,更具有工程意义,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37804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150757.8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河海大学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型钢钢骨混凝土组合支撑及其施工方法,旨在提供一种能大幅减小混凝土支撑的弹性压缩变形、徐变变形和收缩变形,同时能大幅降低坑内被动区土体的应力水平,从而减小基坑变形的预应力型钢钢骨混凝土组合支撑及其施工方法。一种预应力型钢钢骨混凝土组合支撑,包括:先行施工段混凝土支撑梁,先行施工段混凝土支撑梁的一端通过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梁与围护墙连接;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梁,其包括预应力加压装置、型钢支撑梁及混凝土,预应力加压装置包括预应力加压构件及保力盒,其中预应力加压构件用于在先行施工段混凝土支撑梁与围护墙之间施加预应力,保力盒用于锁定预应力加压构件施加预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447328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0672655.3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三轴试验用碎石芯复合试样的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其装置包括轴向加载框架、传压机构、承样机构和提杆;承样机构包括用于装载软黏土的成型筒、用于装载碎石芯的多孔钢内管以及支撑底座,所述多孔钢内管设于成型筒内部,所述支撑底座设于成型筒下方,所述传压机构位于成型筒上方,所述支撑底座和传压机构内部分别设有与成型筒相连通的下排水通道和上排水通道;提杆连接于支撑底座下方,所述轴向加载框架包括设于传压机构上方的压板,提升所述提杆时,传压机构将来自压板的压力传递至承样机构,使碎石芯和软黏土预固结。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大三轴试验用含碎石芯软黏土复合试样预固结耗时费力、制作困难、效率低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