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99148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1910103279.9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类岩石三轴直剪试验装置,包括装样套筒、变截面压头、两个与试样横截面对应的对半弹性垫片、环形弹性垫片以及环向弹性封块,装样套筒侧面设有环形缺口,环向弹性封块与缺口对应,装样套筒试样腔底边设有与对半弹性垫片对应的凹槽,变截面压头包括依次连接的内径与装样套筒一致的头部、内径略小于试样的柱形中部以及与凹槽截面位置、尺寸对应的柱形下部,装样套筒试样腔上部设有与柱形中部以及柱形下部对应的变截面开孔,柱形下部底部可与试样顶面接触,柱形中部底边通过对半弹性垫片与变截面开孔接触,头部通过环形弹性垫片与装样套筒顶部接触。本发明可用于安全、便捷的进行常规组合式类岩石三轴直剪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2434473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180383.7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岩石力学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考虑损伤渗流应力耦合的数值模拟方法,旨在真实模拟岩体工程在施工运营过程中所受应力情况,并能充分考虑地质环境等因素影响下的岩体变形行为。通用数值软件内置本构模型很难满足实际仿真的需要,因此如何将自定义的本构模型应用到数值计算已成为热点和难点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岩石渗流应力耦合损伤模型建立;建立损伤渗流应力耦合流变增量本构关系;广义Kelvin损伤黏弹‑塑性模型及其差分格式;D‑P准则二次开发。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考虑损伤渗流应力耦合流变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0557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23964.4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石屈服应力参数的确定方法,获得岩石的环向与轴向应力应变曲线,以获得岩石的环向应力应变曲率与应力水平关系曲线、轴向应力应变曲率与应力水平关系曲线,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在各拟合曲线上、下两直线段作延伸线交于第一个点,对上下两直线段作垂直平分线交于第二点,连接第一点与第二点交拟合曲线于第三点,该点的横坐标即为屈服应力参数,取应力应变曲率与应力水平关系曲线所确定的屈服应力均值,以此为岩石的屈服应力参数,达到降低数据误差的目的,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环向应力应变曲率与应力关系曲线、轴向应力应变曲率与应力水平关系曲线,改善了传统方法的拐点定义不明确的缺点,降低了取值的误差,提高数据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799148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103279.9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类)岩石三轴直剪试验装置,包括装样套筒、变截面压头、两个与试样横截面对应的对半弹性垫片、环形弹性垫片以及环向弹性封块,装样套筒侧面设有环形缺口,环向弹性封块与缺口对应,装样套筒试样腔底边设有与对半弹性垫片对应的凹槽,变截面压头包括依次连接的内径与装样套筒一致的头部、内径略小于试样的柱形中部以及与凹槽截面位置、尺寸对应的柱形下部,装样套筒试样腔上部设有与柱形中部以及柱形下部对应的变截面开孔,柱形下部底部可与试样顶面接触,柱形中部底边通过对半弹性垫片与变截面开孔接触,头部通过环形弹性垫片与装样套筒顶部接触。本发明可用于安全、便捷的进行常规组合式(类)岩石三轴直剪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813018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11814842.6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压隧洞下透水衬砌物理模型试样成型装置,包括:内模管,且外径可调;底座,内模管的一端与底座连接;端盖设置在所述内模管的另一端;钢丝网管套设在内模管外且与内模管外壁形成间隙;岩样设置在钢丝网管外,且与钢丝网管外形成填充间隙,填充间隙内填充有混凝土,本成型装置能够在减少制备材料的情况下,更加高效地批量制做小尺寸试样,对实验空间的需求较低,该外径可调式的内模管可调节半径中心圆柱构件能够较为精确的制备不同厚度衬砌下的岩石试样,具有试验通用性,便于研究不同衬砌厚度对围岩的影响。该成型装置简单实用、安全可靠、容易操作、应用前景广阔,为地下工程模型试验的发展提供了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111840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31702.4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石试验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岩石三轴压缩循环荷载测试设备。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顶部通过圆柱固定连接有板体,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放置腔,每个放置腔的内部均设有降温组件,降温组件,包括两组,每组降温组件包括螺旋冷却管,螺旋冷却管位于放置腔的内部,螺旋冷却管的一端贯穿延伸至固定板的外部,本发明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岩石样本温度升高时,便可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启动水泵,水泵将螺旋冷却管内部的冷却水输送到散热片进行散热,当温度恢复后,水泵停止工作,使岩石始终处于稳定的温度环境,提高测试的数据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163057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310085675.6
申请日:2013-03-1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致密岩石材料气体渗透率测试装置及测算方法,在控制岩样两端气体压力相同的条件下,通过气体压力控制面板对岩样下表面施加一个气体压力脉冲,当气体在该脉冲压力的作用下穿过岩样进入已知压力储气罐,通过记录脉冲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推求岩石试样材料的气体渗透率,适用于地下石油和天然气储存、CO2储存、核废料处置以及页岩气储存等低渗透介质渗透性的测量以及其他致密岩石介质渗透率的测量与计算,介质的渗透率在10-24m2左右的材料都可以通过该装置系统进行测量和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641318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468958.2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渗透性岩石渗透系数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包括压力室,所述压力室内放置有岩样,所述岩样顶部连接出气管道,底部连接进气管道,所述岩样装入管内,管上部与压头密封,下部与压力室下部密封,所述进气管道穿过压力室底部,并伸出压力室外侧,其伸出端连接有储气罐和压力泵,所述进气管道通过三通阀分别与储气罐和压力泵连接。本发明在岩样的进气端设置压力泵,气体孔隙压力设置到预定值后开启压力泵,利用压力泵静态伺服,可在测试过程中保证气体孔隙压力长期稳定,从而在岩样两端产生稳定的压力差,通过压力泵中齿轮的进齿数,准确测量一定时间内渗透气体的流量,从而快速持续精确的测量低渗岩石的渗透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5711847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380462.1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广西大学 , 山东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河海大学
IPC: G01N17/00
Abstract: 酸雨干湿交替下危岩体灾变孕育物理模拟装置,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淋蚀箱、模型载台、危岩体模型,配液箱、酸雨淋蚀装置及全程实时监测系统;所述淋蚀箱由箱体和箱盖组成,箱体开口端安装可拆卸箱盖,桶盖上连接酸雨循环淋蚀装置;所述模型载台放置于箱体内腔,所述危岩体模型采用三维扫描和3D打印技术对现场危岩体进行几何信息识别打印物理模构件,并以现场危岩体结构面处风化产物为主要成分的泥质胶结物,对构件进行粘结所述全程实时监测系统包括视频监测、声发射监测、裂缝力监测、裂缝开度监测和离子浓度监测。本发明实现了“酸雨淋蚀+干湿交替”下危岩体灾变孕育过程的模拟,实时监测危岩体锁骨段宏微观破裂、灾变启动和崩塌全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191444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661138.1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FT法确定非均质岩石裂纹扩展路径的计算方法,与原有的基于有限元框架的相场方法相比,基于FFT均匀化方法的相场断裂计算方法可以克服有限元框架的不足,减小尺寸效应对计算的影响,并且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提高了数值计算效率,降低了计算成本;从微观角度出发,通过均匀化理论建立起微观尺度的裂纹开展和宏观尺度的材料破坏之间的联系,能够准确地反映材料断裂的机理,为预测非均质材料断裂提供了可靠依据,此外该基于FFT法确定非均质岩石裂纹扩展路径的计算方法易于程序化,便于通过编程语言加以实现,通过计算机进行断裂预测,大大减少了人工计算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