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7500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571318.0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7/18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骨料振捣密实的混凝土细观试件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project chrono物理仿真引擎的SMC模块创建多刚体系统ChSystemSMC,设置模拟过程物理过程的参数;(2)创建刚体并初始化;(3)生成随机骨料;(4)根据生成的随机骨料,设置振捣函数;(5)根据振捣函数,利用hertz接触模型计算在振捣过程中骨料之间以及骨料与容器壁之间的接触力,处理振捣过程中的碰撞问题;(6)计算密实度;(7)获取粒子的位置、速度和半径信息,并利用输出流将粒子的位置、速度和半径信息写入可视化文件;本发明通过引入振动力改变骨料的排列方式,骨料在振动作用下发生微小的移动和重排,自发形成更加紧密的堆积体。
-
公开(公告)号:CN114813542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0574972.6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江苏东交智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下混凝土结构腐蚀损伤演化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浸泡在水中的混凝土梁试件实施时间反转试验获取损伤因子DI0,对完全浸泡的混凝土立方块试件实施单轴压缩试验获取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将混凝土梁试件和混凝土立方块试件浸没在盐酸溶液中,分别在第10、20和30天,对浸泡在盐酸溶液中的混凝土梁试件实施时间反转试验获取损伤因子DI′,对混凝土立方块试件实施单轴压缩试验,获取抗压强度Fcp′和弹性模量Ec′;利用上述计算结果分别求取腐蚀指标CI、抗压强度损失率LRF、弹性模量损失率LRE、腐蚀指标和抗压强度损失率的误差δCF、腐蚀指标和弹性模量损失率的误差δCE,实现在不破坏水下混凝土结构的情况下对其腐蚀演化过程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1044556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911313363.X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N2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温下混凝土试件荷载温度应变系数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圆筒状保温层,用于套装在圆柱状的混凝土试件的外周;所述圆筒状保温层的内壁设置有加热元件和测温元件;两个承压板;两个承压板分别安装在混凝土试件轴向的两端;每个承压板与混凝土试件的端面之间还设置有隔热层;轴向位移计;用于测量混凝土试件的轴向变形长度;径向位移计;用于测量混凝土试件的轴向变形长度。本发明通过测量自由轴向变形长度、载荷轴向变形长度和径向变形长度,拟合得到高温下混凝土自由温度应变的热膨胀系数、轴向载荷温度应变的变形系数和LITS泊松效应系数,得到混凝土高温下的变形规律,并给出设计所需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962314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567334.7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重庆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代理模型的隧洞开挖变形特性曲线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输入变量及其取值范围;步骤2、参数化表征隧洞开挖变形特性曲线;步骤3、建立代理模型并训练;步骤4、预测隧洞开挖变形特性曲线参数;步骤5、绘制隧洞开挖变形特性曲线。本发明通过参数化表征隧洞开挖变形特性曲线和建立隧洞开挖变形特性曲线参数预测代理模型,在无需开展隧洞开挖施工过程有限元建模分析条件下,直接得到相应的隧洞开挖变形特性曲线参数值,从而快速预测出隧洞开挖变形特性曲线,减轻预测工作量,预测效率显著提高;突破了传统仿真分析预测方法无法快速预测隧洞开挖变形特性曲线的瓶颈,在隧洞施工安全防控与支护优化设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78694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571316.1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8 , G16C60/0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骨料振捣的高刚度纤维投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project chrono物理仿真引擎的SMC模块创建多刚体系统ChSystemSMC,设置模拟过程物理的参数;(2)创建刚体并初始化;(3)生成随机骨料及随机长度纤维;(4)根据步骤(3)设置料斗开合函数及振捣函数;(5)根据振捣函数,处理振捣过程中的碰撞问题;(6)计算均匀度;(7)获取粒子的位置、速度和半径信息,并利用输出流将粒子的位置、速度和半径信息写入可视化文件;本发明通过投料阶段料体松散为插入纤维留有足够大的空隙,投料后经过料斗混合、振捣密实处理,骨料、纤维紧密堆积、均匀分布,可形成与实际情况类似的网状结构;解决了传统方法纤维生成量少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762987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577150.0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混凝土内孔隙压力与温度的传感器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依次密封相连的烧结金属堵头(1),金属毛细管(2),高温热电偶(3),金属三通(4),低膨胀系数硅油(5),第二金属堵头(6),密封橡胶(7),传感器电信号采集器(8),液体压力传感器(9)。当混凝土在高温作用下温度上升,流体压力通过烧结金属堵头对头孔隙传递至毛细管内的硅油,硅油将所有压力传递至与三通相连接的压力传感器,将所受孔隙压力转化为电信号,由信号采集器接收实现压力测量;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电压信号通过热电偶导线传递至信号采集器可以实现温度测量;本发明能够同时测量混凝土在极端高温情况下内同一位置的孔隙压力和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259206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24632.7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单轴压缩过程混凝土导热系数下降率的装置及方法,混凝土试件置于支架内受压缩荷载,同时加热单元与制冷单元在混凝土试件两平面间建立温差;支架用于固定混凝土试件与加热单元、制冷单元、保温材料、导热硅胶的相对位置;混凝土试件受压后变形,挤压保温材料、导热硅胶、制冷单元和加热单元,使其向四周外移,支架的四周支柱用于确定四周材料的移动轨迹,支柱上的弹簧压板和弹簧提供一个不影响力学实验的适当围压,以保证制冷单元和加热单元与混凝土试件表面贴合,尽量减少接触热阻。在混凝土试件承受一定压缩荷载的情况下,混凝土试件内部混凝土试件热流密度达到稳态,温度在混凝土试件内呈一维稳定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579864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211512311.7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1/08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四重离散点集的四级配混凝土细观随机建模方法、包括步骤1、依据细观模型体积计算所需各粒级骨料的体积;步骤2、从预先建立的四级骨料库中随机选取满足设计级配要求的全部骨料;步骤3、根据细观模型尺寸计算各粒级离散点距;步骤4、在细观模型区域内生成具有空间结构的特大石、大石、中石和小石粒级四重离散点集;步骤5、基于四重离散点集将骨料随机投放至细观模型区域内。本发明通过预先建立四级骨料库可以快速获得建模所需全部骨料,通过生成具有空间结构的四重离散点集可以高效地投放骨料并提高骨料投放含量,突破了现有技术效率低、骨料投放含量低的瓶颈,在四级配混凝土细观数值分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40990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1405004.3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江苏省水利科教中心(江苏省水利安全管理服务中心) , 河海大学 , 江苏省灌溉总渠管理处
IPC: G16C60/00 , G16C20/10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混合均匀化的混凝土宏观损伤表征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混凝土细观力学有限元分析模型;步骤2、模拟细观损伤;步骤3、观测细观损伤;步骤4、确定损伤状态;步骤5、细观模型区域划分:将模型区域划分为损伤增长区、损伤非增长区和未损伤区;步骤6、确定受力阶段:计算细观损伤区大小和细观损伤增长区大小的变化量,确定混凝土所处受力阶段;步骤7、采用适用于不同受力阶段的混合均匀化方法,计算混凝土宏观损伤变量。本发明通过对细观模型进行区域划分和采用混合均匀化方法,突破现有技术无法基于细观损伤计算结果合理定量表征混凝土宏观损伤的瓶颈,在混凝土结构损伤破坏的宏细观跨尺度模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4754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36777.X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青岛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扫描技术的隧洞衬砌壁面粗糙度计算方法,属于混凝土材料表面粗糙度测量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3D扫描设备选型、扫描子面标定、粗糙壁面扫描、三维数字模型构建、点云数据处理及数值模型重构和隧洞衬砌壁面粗糙度计算。本发明提出的基于3D扫描技术的隧洞衬砌混凝土壁面粗糙度计算方法适用于实际工程环境,测量速度快、精度高,其计算结果能较为准确地表征隧洞衬砌壁面粗糙程度,同时对数字模型构建、图像处理、点云数据处理、插值方法选择、采样间距确定、粗糙度计算公式选定等操作进行规范,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