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57853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910348740.7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的短流程制备装置,具体是一种高致密度复合材料的短流程制备装置和方法,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高致密复合材料制备装置包含中间钢水包、电磁搅拌器、中频感应装置、粉末供应装置和雾化喷嘴;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高致密复合材料的制备装置采用气流雾化合液体金融入金属粉末颗粒形成弥散颗粒增强的特种复合金属材料,高速喷涂沉积在传送带上的沉积板或型腔模具上,形成连续片状复合材料或具有一定形状及厚度的合金锭块;本发明具有流程短、节能减耗、成型快速等特点,适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016579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10429511.8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粉末冶金领域,特别是电接触材料的烧结装置,具体是一体化Mo/Cu‑Al2O3电接触材料真空热压内氧化烧结制备装置和方法,本发明所公开的一体化Mo/Cu‑Al2O3电接触材料真空热压内氧化烧结制备装置采用整体构造,将所有制备点接触材料所需的条件整合为一体,仅需要将混合研磨后的粉末填装进芯模,便可在本发明所公开的烧结装置内一次性完成后续所有工序,减少实验材料的频繁移动,避免因为频繁的移动导致烧结装置温度和压力不稳定,促进新材料的致密性与整体的一致性,适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261351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136812.4
申请日:2020-03-02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永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矫顽力SmCo5/FeCo纳米复合永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SmCo5/FeCo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由SmCo5、α-Fe以及SmCo5硬磁相稳定成分混合后经热变形处理制得,所述SmCo5硬磁相稳定成分为SmNi合金和/或SmZn合金;所述α-Fe的质量为SmCo5以及α-Fe质量总和的20~50%。SmCo5硬磁相稳定成分能够稳定SmCo5的结构,因此本发明的SmCo5/FeCo纳米复合永磁材料具有较高的矫顽力,是同等条件下制备的不含SmNi或SmZn合金复合材料的矫顽力的4~6倍。
-
公开(公告)号:CN110895984A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811064405.6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永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织构SmCo5基纳米复合永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强织构SmCo5基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SmCo5非晶态粉末与软磁相纳米晶粉末、低熔点共晶合金粉末混合均匀;(2)将混合均匀的粉末进行烧结,得烧结磁体;(3)将烧结磁体进行热变形,得强织构SmCo5基纳米复合永磁材料。利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得的SmCo5基纳米复合永磁材料具有沿着易磁化轴[001]方向的强织构,剩磁比达到9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484803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213575.4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nventor: 田保红 , 张毅 , 张晓辉 , 刘勇 , 薛慧慧 , 赵转 , 李红霞 , 安俊超 , 李丽华 , 殷婷 , 高直 , 付明 , 王智勇 , 宋克兴 , 耿永峰 , 班宜杰 , 张占琦
Abstract: 一种混合弥散增强型铜钨铬电触头材料,制备工艺为:将超声分散后的氧化石墨烯悬浮液与铜铝粉、氧化亚铜粉、钨粉、铬粉、氧化铈粉、氧化钇粉混合球磨、冷冻干燥,然后进行真空热压烧结后制得。本发明的电触头材料,通过在铜铝钨铬混合粉中加入氧化石墨烯和稀土氧化物进行真空热压烧结-简易内氧化工艺,不仅克服了石墨烯与铜基体亲和力和界面结合力差、氧化石墨烯导电能力差的缺点,而且真空高温条件下还原后的氧化石墨烯提高了弥散铜钨铬电触头材料的综合性能。此外,稀土氧化铈和氧化钇的加入能够有效细化触头材料晶粒,提高强度、硬度,降低电弧烧蚀,提高触头的抗熔焊性能,综合性能改善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7502782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711002536.7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合金热镀用稀土锡基合金,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元素组成:0.1‑1.0%的Cu,0.01‑0.25%的Y,0.003‑0.05%的P,余量为Sn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本发明的铜合金板带热镀用稀土锡基合金的性能指标为:标准电极电位0.3343‑0.3442V,熔点182.9‑193.1℃,抗拉强度59.1‑90.7MPa,延伸率21.3‑47.4%;本发明的稀土锡基合金作为镀层合金,其具有热镀层IMC厚度薄且厚度长大趋势小、使用中不易产生空洞和晶须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385049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050608.3
申请日:2018-01-18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针对现有铜及铜合金板带进行热浸镀过程中,并未对铜及铜合金板带表面进行活化和洁净而导致铜及铜合金板带热浸镀产品表面锡层平整度不一致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铜及铜合金板带表面热浸镀锡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送料、脱脂、助镀、热浸镀、整平、检测、水洗、干燥、精整以及卷取。本发明通过助镀处理对铜及铜合金板带表面进行活化和洁净,增加了热浸镀过程中锡层的铺展性与淌平性,使得到的铜及铜合金板带热浸镀产品表面锡层平整度高,而且锡层不容易脱落,增加了热浸镀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475563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1000131.X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合金热镀用稀土锡基合金,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元素组成:0.1-2.5%的Ni,0.1-0.5%的Ag,0.05-0.35%的RE,余量为Sn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本发明的铜合金板带热镀用稀土锡基合金具有合金成分相对简单,成本低、热镀层IMC厚度薄且厚度长大趋势小、使用中不易产生空洞和晶须等优点,可用于加工铜及铜合金板带,特别是CuNiSi系列合金板带,经本发明的合金进行热浸镀的铜板带产品主要用于集成电路、电子电器、智能装备、汽车工业等领域各类电子连接器和电子接插件等的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0172632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214369.5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nventor: 张毅 , 张晓辉 , 田保红 , 刘勇 , 薛慧慧 , 赵转 , 李红霞 , 安俊超 , 李丽华 , 殷婷 , 高直 , 付明 , 王智勇 , 宋克兴 , 耿永峰 , 班宜杰 , 孙航
Abstract: 一种掺杂氧化石墨烯的弥散铜钨铬电触头材料,制备工艺为:将铜铝合金粉、钨粉、铬粉、氧化亚铜粉混合均匀备用,再将氧化石墨烯进行超声波分散后加入预混合粉并转移至球磨罐中球磨,随后进行冷冻干燥,然后进行真空热压烧结制得。本发明氧化石墨烯增强弥散铜钨铬电触头材料,通过在铜铝钨铬混粉中加入氧化石墨烯进行真空热压烧结,简化内氧化工艺,不仅克服了石墨烯与铜基体亲和力和界面结合力差、氧化石墨烯导电能力差的缺点,而且真空高温条件下还原后的氧化石墨烯提高了弥散铜钨铬电触头材料的综合性能。此外,本实验工艺简单,能耗少,性能改善显著,生产效率高,易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066936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388419.1
申请日:2019-05-10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真空热压-内氧化烧结法制作TiC/Cu-Al2O3复合材料的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承载箱、抽真空机构、模具升降机构、分离式烧结炉、承载架和烧结炉升降机构,所述承载箱位于该装置下部,承载箱外部设置有抽真空机构,承载箱内设置有模具升降机构,模具升降机构包括模具液压缸和模具升降柱,所述分离式烧结炉由固定壳体、活动壳体和密封圈组成,所述承载架固定于承载箱上部,上部固定有烧结炉升降机构,所述烧结炉升降机构包括烧结炉液压缸、烧结炉升降柱和上压头升降柱,解决了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制造困难、制造装置结构单一问题,满足了复合材料硬度的同时,复合材料的导电率也不会显著降低,提高了复合材料的产品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