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牡丹花的液体制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65250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61065.6

    申请日:2023-1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花卉保鲜剂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牡丹花的液体制剂,包括缓冲液A和金丝桃苷,其中缓冲液A包括如下组分:KNO3、NH4NO3、KH4PO4、FeSO4·7H2O、Na2·EDTA、甘氨酸、VB、盐酸吡哆醇、肌醇、硼酸、KI以及蔗糖。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液体制剂在牡丹花上的应用,通过该液体制剂的处理可以达到明显延长牡丹花花期、促进牡丹花开花以及提高牡丹花品质的目的。

    一种提高牡丹年宵花培育质量的补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14762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56213.6

    申请日:2014-0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146

    Abstract: 一种提高牡丹年宵花培育质量的补光方法,在牡丹不同生长阶段生长采用不同的光照进行补光:发芽期采用光照强度150-180Lux,比例为3-1:2-1的蓝光和黄光的组成的复合光;现蕾期采用光照强度160-210Lux,比例为3-1:2-1的红光和蓝光的组成的复合光;小风铃期采用光照强度170-200Lux,比例为3-1:2-1:2-1的红光、蓝光和黄光的组成的复合光;大风铃期,采用光照强度170-200Lux,比例为3-1:2-1:2-1的红光、蓝光和黄光的复合光;园桃透色期采用光照强度170-200Lux,3-1:2-1:2-1红光、蓝光和黄光的复合光;开花期前一周采用比例为3-1:2-1:2-1的红光、蓝光和黄光;开花后一周采用比例为3-1:2-1的红光和蓝光的复合光;本发明牡丹植株生物特性产生了影响,显著提高了年宵牡丹的营养生长和开花品质。

    一种SSAP分子标记技术在牡丹上的标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84290B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310107900.1

    申请日:2013-03-29

    Abstract: 一种SSAP分子标记技术在牡丹上的标记方法,包括设计引物、牡丹基因组DNA的提取、牡丹基因组DNA酶切、接头的准备、酶切产物和接头的连接、连接产物的预扩增、选择性扩增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等步骤。本发明通过设计牡丹属逆转座子LTR序列引物,经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条带丰富,和应用其他物种上的LTR引物相比,本引物可直接用于牡丹种属之间多态性的分析,更具有高效性和实用性,在本发明中选择性扩增PCR体系得到优化,更适合牡丹属SSAP分子标记的扩增,改进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银染的方法,将银染中固定和染色步骤合二为一,进一步提高了SSAP分子标记在牡丹属上应用的效率。

    一种SSAP分子标记技术在牡丹上的标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84290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310107900.1

    申请日:2013-03-29

    Abstract: 一种SSAP分子标记技术在牡丹上的标记方法,包括设计引物、牡丹基因组DNA的提取、牡丹基因组DNA酶切、接头的准备、酶切产物和接头的连接、连接产物的预扩增、选择性扩增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等步骤。本发明通过设计牡丹属逆转座子LTR序列引物,经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条带丰富,和应用其他物种上的LTR引物相比,本引物可直接用于牡丹种属之间多态性的分析,更具有高效性和实用性,在本发明中选择性扩增PCR体系得到优化,更适合牡丹属SSAP分子标记的扩增,改进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银染的方法,将银染中固定和染色步骤合二为一,进一步提高了SSAP分子标记在牡丹属上应用的效率。

    一种利用微喷灌叶面施肥促进油用牡丹增产的施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4438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367751.0

    申请日:2024-03-28

    Abstract: 一种利用微喷灌叶面施肥促进油用牡丹增产的施肥方法,具体方法为:包括在现蕾期至种子收获期进行的叶面施肥,所述叶面施肥在固定周期和固定时间进行,该叶面施肥的肥料为氮肥,其流量为3m3·h‑1~4m3·h‑1,每次叶面施肥前均先喷灌3‑8 mm灌溉水。本发明能够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明显提高植株光合能力,有效增加‘凤丹’结实果数及籽粒产量,能节省人工成本、实现远程操控精准施肥,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有效解决‘凤丹’生产过程中施肥难度问题。

    一种牡丹活体植株挥发性成分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89644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010149586.3

    申请日:2020-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牡丹活体植株挥发性成分的检测方法,属于植物成分检测领域,所述方法从花香样品采集和气相色谱‑质谱条件等方面进行优化,适合在近自然条件下多种牡丹品种挥发性成分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牡丹花挥发性成分及其释放量。该采集方法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容易实现,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离体测定方法中材料受损后挥发性成分改变、样品无法长时间保存和无法同时进行大量采样的三个问题;自制吸附管使用前无需用活化仪等进行活化,节省时间,节约成本;在该气相色谱‑质谱条件下能够稳定、准确地检测出‘凤丹’牡丹等品种牡丹花的多种挥发性成分及相对含量,适合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收集的牡丹花香样品的检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