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6532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869926.2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C10M125/02 , C10M125/04 , C10M169/06 , C10M177/00 , C10N50/10 , C10N40/02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润滑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微球铜银合金、改性润滑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以葡萄糖为碳源,通过水热合成,原位还原铜和银制备铜银合金作为添加剂附着于碳微球上,得到碳微球铜银合金,将其作为添加剂用于制备锂基润滑脂,得到一种新的改性锂基润滑脂,该改性锂基润滑脂含有碳微球和纳米金属粒子等微球形结构,具有优异的自润滑特性和超低摩擦特性,可以改善其体系润滑性,使得改性后的润滑脂的抗磨减摩性能更加优异,从而延长部件使用寿命。与现有锂基润滑脂相比,其耐磨,减摩性能均有很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733145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510481021.4
申请日:2015-08-03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基乙酸改性的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无卤阻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氨基乙酸改性的氧化石墨烯,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1)将氧化石墨加入到水中,超声分散,制得氧化石墨烯分散液;2)氨基乙酸溶液与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在90~95℃反应8~12h,反应后分离,烘干,即得;氨基乙酸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5:1。通过将氨基乙酸分子接枝到氧化石墨烯片层上,一方面,石墨烯片层具有一定的空气阻隔性和阻燃性;另一方面,负电性羧基则可用于靶向诱导MgAl?LDH片层,从而实现MgAl?LDH的均匀分散,发挥石墨烯和MgAl?LDH的协同阻燃作用,提高PVA基体的阻燃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484146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310228816.5
申请日:2013-06-06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双环戊二烯裂解制备液体烃的方法,在氮气保护下,将聚双环戊二烯原料在0.006~0.06MPa的真空度下进行真空辅助热裂解,并将裂解产物进行冷凝,即得液体烃;所述真空辅助热裂解的温度为300~400℃,或者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真空辅助热裂解的温度为250~300℃。本发明的聚双环戊二烯裂解制备液体烃的方法,将聚双环戊二烯裂解并冷凝为主要组分为含碳原子5~14的烷烃和/或烯烃的液体产物,可用于生产液体油品;本发明的方法裂解温度低,液体烃的收率高,实现了对聚双环戊二烯的回收利用,达到资源再生和环境保护的目的;操作简单,能耗低,适合大规模工业化回收,具有重要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172771B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310067260.6
申请日:2013-03-04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C08F110/02 , C08F4/646 , C08F4/02 , C08F2/44 , C08K3/38
Abstract: 原位聚合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氮化硼复合材料的方法,取市售的氮化硼二维原子晶经加热处理后与过渡金属化合物进行研磨反应制得固体催化剂,然后将此固体催化剂与有机铝化合物加入到惰性烃稀释剂中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制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本发明采用氮化硼二维原子晶作为催化剂载体和增强填料,既通过催化剂负载提高聚合活性,使聚合产物的强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而且氮化硼二维原子晶和过渡金属化合物进行研磨反应制得催化剂,使得氮化硼二维原子晶均匀的分布在聚合产物中,提高了聚合产物的综合性能尤其是抗冲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194145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380116.2
申请日:2014-08-04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纳米改性环保无卤阻燃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原料由66份聚丙烯基体、20份无卤膨胀阻燃剂、2份导电填料、1~3份纳米改性粒子、1~3份添加剂、5份相容剂、1份抗氧化剂和2份润滑剂组成。制备方法为:采用高速混合机将聚丙烯基体、相容剂、抗氧化剂和润滑剂混合均匀后,将混合料放入精密开炼机,待混合物料熔融后添加无卤膨胀阻燃剂和导电填料熔融混合;然后再添加纳米改性粒子和添加剂,在精密开炼机中混合,得到该聚丙烯。本发明采用纳米改性粒子和空心玻璃微珠作为阻燃协效剂,能够提高聚丙烯的阻燃性能;而且还能够显著降低聚丙烯聚合物熔体的粘度,改善其加工性能,提高其热稳定性高;耐黄变能力优异,耐冲击,弯曲强度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865326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810869926.2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C10M125/02 , C10M125/04 , C10M169/06 , C10M177/00 , C10N50/10 , C10N40/02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润滑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微球铜银合金、改性润滑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以葡萄糖为碳源,通过水热合成,原位还原铜和银制备铜银合金作为添加剂附着于碳微球上,得到碳微球铜银合金,将其作为添加剂用于制备锂基润滑脂,得到一种新的改性锂基润滑脂,该改性锂基润滑脂含有碳微球和纳米金属粒子等微球形结构,具有优异的自润滑特性和超低摩擦特性,可以改善其体系润滑性,使得改性后的润滑脂的抗磨减摩性能更加优异,从而延长部件使用寿命。与现有锂基润滑脂相比,其耐磨,减摩性能均有很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136850B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510506100.6
申请日:2015-08-17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G01N25/22
Abstract: 用于定量测试高分子材料阻燃性能的仪器设备,设有一个将热电偶丝焊接为热电偶的焊接装置、用于将焊接后的热电偶包埋在高分子材料试样内部的成型模具、一个燃烧室以及一个电流控制与记录器,燃烧室能够向包埋有热电偶的高分子材料试样表面喷射火焰,电流控制与记录器由一个用于实时定量测试高分子材料试样在火焰作用下燃烧时的内部温度变化的数字记录仪和一个用于向焊接装置提供电流的可调节电流装置组成,高分子材料试样中的热电偶通过热电偶补偿导线与数字记录仪连接。本设备用实验数据来定量表征材料燃烧成炭行为对热量传递的影响,为阻燃高分子材料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定量分析测试仪器。
-
公开(公告)号:CN105092773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06099.7
申请日:2015-08-17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G01N3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研究高分子材料阻燃性能的方法,包括测温热电偶的焊接与温度标定步骤、阻燃材料样品的压制成型步骤以及燃烧试验与数据采集步骤,通过比较化学组成/微观结构不同的阻燃高分子材料在燃烧时的内部温度变化,定量表征燃烧生成的碳质残余物对热量传递的影响,结合对燃烧残余物的形态结构观察,分析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机理。本发明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进一步了解高分子材料燃烧时成炭性能与内部热量传递的关系,为材料阻燃机理研究提供新的实验证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484146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228816.5
申请日:2013-06-06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双环戊二烯裂解制备液体烃的方法,在氮气保护下,将聚双环戊二烯原料在0.006~0.06MPa的真空度下进行真空辅助热裂解,并将裂解产物进行冷凝,即得液体烃;所述真空辅助热裂解的温度为300~400℃,或者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真空辅助热裂解的温度为250~300℃。本发明的聚双环戊二烯裂解制备液体烃的方法,将聚双环戊二烯裂解并冷凝为主要组分为含碳原子5~14的烷烃和/或烯烃的液体产物,可用于生产液体油品;本发明的方法裂解温度低,液体烃的收率高,实现了对聚双环戊二烯的回收利用,达到资源再生和环境保护的目的;操作简单,能耗低,适合大规模工业化回收,具有重要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172771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067260.6
申请日:2013-03-04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C08F110/02 , C08F4/646 , C08F4/02 , C08F2/44 , C08K3/38
Abstract: 原位聚合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氮化硼复合材料的方法,取市售的氮化硼二维原子晶经加热处理后与过渡金属化合物进行研磨反应制得固体催化剂,然后将此固体催化剂与有机铝化合物加入到惰性烃稀释剂中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制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本发明采用氮化硼二维原子晶作为催化剂载体和增强填料,既通过催化剂负载提高聚合活性,使聚合产物的强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而且氮化硼二维原子晶和过渡金属化合物进行研磨反应制得催化剂,使得氮化硼二维原子晶均匀的分布在聚合产物中,提高了聚合产物的综合性能尤其是抗冲击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