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气室气体湿度在线处理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5546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1810359480.9

    申请日:2018-04-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GIS气室气体湿度在线处理装置及方法,充气口连接高分子除湿膜装置的进气管路,高分子除湿膜装置的出气口管路连接存储罐,存储罐连接第一压缩机,第一压缩机通过管道连接到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连接到充气口和高分子除湿膜装置的进气管路的连接管路上,所述高分子除湿膜装置的排气口通过管道连接到压力平衡模块,压力平衡模块连接第二压缩机,第二压缩机连接到分子筛存储罐,分子筛存储罐连接比例调节阀,比例调节阀连接到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通过管道连接到第一压缩机和第一单向阀的连接管道上。本发明工作过程中不需要停电,不需要对GIS气室重新进行气体的更换,具有节省时间、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

    发电机内冷水优化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75428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31425.8

    申请日:2024-07-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电机内冷水优化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获取目标电导率值和当前出水电导率值,并结合内冷水的氨浓度与电导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出补水电导率控制值相对于当前出水电导率值的调整量,以对内冷水箱进行补水;循环操作,直至所获取的电导率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本申请相当于实现了根据当前内冷水所需的加氨量来确定补水电导率控制值,使得对补水电导率控制值的控制可以更加精准,大大减小了控制波动、缩短了系统调控周期。此外,通过多次采样、循环执行,可以使当前出水电导率值渐进式地逼近内冷水目标电导率值,并最终稳定在内冷水目标电导率值的阈值范围内,由此使得对发电机内冷水电导率的调节更加精准。

    发电机内冷水优化处理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5622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39564.5

    申请日:2024-07-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电机内冷水优化处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混水单元、电动流量调控管路、补水取样检测单元、内冷水箱、内冷水箱进水管路、定子冷却水泵、出水取样检测单元以及控制系统。本申请通过设置出水取样检测单元和补水取样检测单元两个取样检测点分别检测内冷水箱的补水电导率值和出水电导率值,以使控制系统根据补水电导率值、出水电导率值及用户设定的内冷水目标控制值,控制混水阀及电动调节阀的阀门至相匹配的开度大小,从而实现对发电机内冷水的电导率和pH进行调节。

    一种电力开关等压抽真空和充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24258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132256.2

    申请日:2018-09-27

    Abstract: 一种电力开关等压抽真空和充气装置,包括真空泵组、缓冲器、真空箱、高压氮气瓶组和PLC控制器,真空泵组通过主抽真空管与缓冲器连接,主抽真空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真空箱内设有第一电力开关和第二电力开关,缓冲器通过第一真空管与第一电力开关连接,缓冲器通过第二真空管与第二电力开关连接;真空箱包括箱体,箱体的右侧设有箱门,箱门滑动连接在箱体的右侧面,箱体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箱门沿箱体右侧面上下滑动的驱动组件;综上所述,本发明实现了抽真空以及充氮气过程中电力开关内外压差等压控制,从而防止电力开关因为压强差而损害,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为现代化电力开关的生产提供了保证。

    锅炉凝结水侧加氧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03877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391026.3

    申请日:2024-09-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锅炉凝结水侧加氧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锅炉凝结水侧的当前给水流量、待加氧密度、加氧流量下限值以及溶氧跟踪点的目标溶氧值和当前溶氧值;当当前溶氧值小于目标溶氧值时,根据当前给水流量、目标溶氧值和当前溶氧值,确定出目标时间段对应的待加氧质量;根据待加氧质量、待加氧密度和目标时间段确定出对锅炉凝结水侧进行加氧的加氧流量控制值;根据加氧流量控制值对锅炉凝结水侧进行加氧。本申请实现了根据锅炉凝结水侧的实时给水流量确定需氧量以进行精准加氧,从而在给水流量发生变化时能够优先适应性调节加氧量的变化,由此解决了给水流量变化及加氧滞后等因素造成的加氧控制波动大的现象。

    一种电力开关等压抽真空和充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2425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1811132256.2

    申请日:2018-09-27

    Abstract: 一种电力开关等压抽真空和充气装置,包括真空泵组、缓冲器、真空箱、高压氮气瓶组和PLC控制器,真空泵组通过主抽真空管与缓冲器连接,主抽真空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真空箱内设有第一电力开关和第二电力开关,缓冲器通过第一真空管与第一电力开关连接,缓冲器通过第二真空管与第二电力开关连接;真空箱包括箱体,箱体的右侧设有箱门,箱门滑动连接在箱体的右侧面,箱体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箱门沿箱体右侧面上下滑动的驱动组件;综上所述,本发明实现了抽真空以及充氮气过程中电力开关内外压差等压控制,从而防止电力开关因为压强差而损害,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为现代化电力开关的生产提供了保证。

    一种微米气泡的锅炉给水加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551705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392345.8

    申请日:2020-12-03

    Abstract: 一种微米气泡的锅炉给水加氧装置,包括微纳米气泡室、进气总管、进水总管、输出总管;微纳米气泡室由多组微米气泡发生器并列连接组成,每个微米气泡发生器侧壁上均设有进气支管、进水支管和输出支管;每个微米气泡发生器还包括超声室、超声换能器、微米气体盘管,超声室内下部设有超声换能器和微米气体盘管,多组超声换能器并列设置,分布在超声室底部,微米气体盘管设置在超声换能器的上部。本发明用微米氧气泡代替了传统的加氧方式,避免和消除传统加氧方式因受加氧气泡的影响而造成的控制波动大、控制不稳定和形成的氧化膜不均匀问题,原理科学,设计巧妙。

    GIS气室气体湿度在线处理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55467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359480.9

    申请日:2018-04-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GIS气室气体湿度在线处理装置及方法,充气口连接高分子除湿膜装置的进气管路,高分子除湿膜装置的出气口管路连接存储罐,存储罐连接第一压缩机,第一压缩机通过管道连接到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连接到充气口和高分子除湿膜装置的进气管路的连接管路上,所述高分子除湿膜装置的排气口通过管道连接到压力平衡模块,压力平衡模块连接第二压缩机,第二压缩机连接到分子筛存储罐,分子筛存储罐连接比例调节阀,比例调节阀连接到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通过管道连接到第一压缩机和第一单向阀的连接管道上。本发明工作过程中不需要停电,不需要对GIS气室重新进行气体的更换,具有节省时间、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

    一种海拔模拟试验装置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474668U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223535936.3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一种海拔模拟试验装置,包括为传感器提供稳定的海拔模拟空间环境的海拔箱、比例调节阀、真空缓存罐和抽真空管路及控制系统;海拔箱和真空缓存罐之间通过抽真空管路连通,抽真空管路上设置有比例调节阀,比例调节阀的空气端口连通大气;海拔箱内壁设有温湿度压力传感器,真空缓存罐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并连通有对其抽真空的设备;控制系统包括PLC和人机交互界面,PLC主要实现比例调节阀的控制及温湿度压力传感器的信号采集和控制,人机交互界面实现海拔箱压力参数设定、数据显示及曲线显示。海拔箱内部还设有用于放置试验设备的置物架或托盘架。

    基于物联网的锅炉加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255731U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20873341.3

    申请日:2018-06-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锅炉加氧系统,锅炉连接有省煤器,智能网关通过互联网连接有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连接有监控工作站,监控工作站连接有加氧装置和除氧器,加氧装置设置在锅炉的省煤器的进口处;智能网关连接有第一氧浓度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第二氧浓度传感器和氧气泄露报警仪;第一氧浓度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均设置于加氧装置与省煤器之间,第二氧浓度传感器设置于除氧器入口处,氧气泄露报警仪安装于控制柜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各传感器实时监测与给水加氧相关的各项数据,并将锅炉进水以及省煤器进水的氧浓度保持在预定范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