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55921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810692267.X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C09K11/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橙红色发光材料K2Bi(1-x)SmxZrP3O12(0.01≤x≤1)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两个步骤。(1)新型荧光基底化合物K2BiZrP3O12的制备:该晶体采用高温溶液法合成,其单晶结构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P213,单胞参数为a=b=c=1.028nm,α=β=γ=90°,Z=4,V=1.088nm3。(2)钐掺杂K2Bi(1-x)ZrP3O12:xSm3+发光材料的制备:该材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以分别含有K、Bi、Zr、P、Sm的化合物作为原料,在750~850℃温度下焙烧20~40h即得到。合成的发光材料可在402nm光下激发并发射出橙红色荧光,可应用于照明,电子器件显示和光致发光色度调节等领域。并且本发明制得的荧光粉具有结晶度高,分散性好、物理化学稳定性好,发光性能优异,且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86513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610350.8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C09K11/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钐离子掺杂多硼酸钆钠橙红色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新型荧光粉的结构式为Na3Gd(1‑x)SmxB8O15(0.01≤x≤1)。本发明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两个步骤。(1)新型化合物Na3GdB8O15的制备:采用高温溶液法合成,其单晶结构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单胞参数为a=0.627nm,b=0.754nm,c=1.348nm,α=90.520(1)°,β=100.645(1)°,γ=113.523(1)°。(2)钐掺杂Na3Gd(1‑x)B8O15:xSm3+发光材料的制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以分别含有Na、B、Gd、Sm的化合物作为原料,在750~800℃温度下焙烧20~50h即得。合成的发光材料可在401nm光下激发并发射出橙红色荧光,可作为荧光粉用于照明和电子器件显示等领域。并且本发明具有工艺条件稳定可靠,发光效率明显,且制备方法简单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485664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1810518492.1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发光晶体材料K6Bi(13‑x)Eux(PO4)15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化学组成式为K6Bi(13‑x)(PO4)15:xEu3+,其中x为Eu3+离子替换Bi3+的摩尔百分比系数,1≤x≤13。其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新型荧光基质材料磷酸铋钾K6Bi13(PO4)15单晶的制备;该晶体采用高温溶液法合成,化学式为K6Bi13(PO4)15,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C2,单胞参数为a=1.765nm,b=0.693nm,c=2.240nm,α=γ=90°,β=104°,Z=2,V=2.654nm3。(2)化合物K6Bi13(PO4)15纯相粉末及Eu3+掺杂荧光粉K6Bi(13‑x)(PO4)15:xEu3+(x=2,4,6,8,10)的制备。该发光材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合成的发光材料可在394nm光下激发并发射出强烈的红色荧光,可用于荧光发光材料和电子器件显示领域。且本发明工艺条件稳定可靠,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865142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810560452.3
申请日:2018-06-04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C09K11/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橙红色晶体发光材料Na13Sr(2‑x)SmxTa2(PO4)9(x=0.12、0.14、0.16、0.18、0.20、0.22)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两个步骤:(1)新型化合物磷酸钽钠锶Na13Sr2Ta2(PO4)9晶体的制备:采用高温溶液法合成,其单晶结构属于六方晶系,空间群P63/m,单胞参数为a=b=0.901nm,c=2.315nm。(2)钐掺杂Na13Sr(2‑x)SmxTa2(PO4)9发光材料的制备:该材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以分别含有Na、Sr、Ta、Sm、P的化合物作为原料,研磨混合均匀,在700~800℃温度下焙烧20~50h,焙烧后的产物冷却至室温即得到。该材料可在402nm光下激发并发射出橙红色荧光,可作为荧光粉用于照明和电子器件显示等领域。并且本发明具有工艺条件稳定可靠,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结晶性好,发光效率明显,且制备方法简单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517558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810485560.9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发光离子Dy3+的焦磷酸钇钾发光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的化学组成式为K5Y(1‑x)P4O14:xDy,其中x=0.02~0.12。其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基质材料K5YP4O14单晶的制备及晶体结构测定,该晶体采用高温溶液法合成,结构解析确定该晶体的化学式为K5YP4O14,晶体结构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单胞参数为a=0.742nm,b=1.141nm,c=1.760nm,α=92.046°,β=98.582°,γ=92.012°,Z=4,V=1.470nm3;(2)Dy3+掺杂焦磷酸钇钾荧光粉的制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合成的荧光粉可在349nm光下激发并发射出黄色荧光,可作为黄色荧光粉应用于发光、显示及照明等领域。且本发明工艺步骤简单、工艺条件稳定可靠、原料廉价易得。
-
公开(公告)号:CN108865142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560452.3
申请日:2018-06-04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C09K11/8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77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橙红色晶体发光材料Na13Sr(2‑x)SmxTa2(PO4)2(0.01≤x≤1)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两个步骤:(1)新型化合物磷酸钽钠锶Na13Sr2Ta2(PO4)9晶体的制备:采用高温溶液法合成,其单晶结构属于六方晶系,空间群P63/m,单胞参数为a=b=0.901nm,c=2.315nm。(2)钐掺杂Na13Sr(2‑x)SmxTa2(PO4)2发光材料的制备:该材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以分别含有Na、Sr、Ta、Sm、P的化合物作为原料,研磨混合均匀,在700~800℃温度下焙烧20~50h,焙烧后的产物冷却至室温即得到。该材料可在402nm光下激发并发射出橙红色荧光,可作为荧光粉用于照明和电子器件显示等领域。并且本发明具有工艺条件稳定可靠,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结晶性好,发光效率明显,且制备方法简单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55950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407846.5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C09K11/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光和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含有Tb3+的发光晶体材料磷酸钽铽钾K2Tb1.5Ta0.5P3O12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化学组成式:K2Tb1.5Ta0.5P3O12,属于立方晶系,单胞参数为a=b=c=1.033nm,α=β=γ=90°,Z=4,V=1.101nm3。本发明原料为KH2PO4,Tb4O7和Ta2O5,合成方法为高温熔液法。将原料混合均匀后置于铂坩埚内,放入箱式炉中高温合成,最高温度下恒温数小时后缓慢降温制得此化合物的单晶体。该晶体材料在近紫外377nm光激发下发射出明亮的绿色荧光,可作为荧光发光材料应用于照明、电子器件、显示技术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517558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485560.9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发光离子Dy3+的焦磷酸钇钾发光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的化学组成式为K5Y(1-x)P4O14:xDy,其中x=0.02~0.12。其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基质材料K5YP4O14单晶的制备及晶体结构测定,该晶体采用高温溶液法合成,结构解析确定该晶体的化学式为K5YP4O14,晶体结构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单胞参数为a=0.742nm,b=1.141nm,c=1.760nm,α=92.046°,β=98.582°,γ=92.012°,Z=4,V=1.470nm3;(2)Dy3+掺杂焦磷酸钇钾荧光粉的制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合成的荧光粉可在349nm光下激发并发射出黄色荧光,可作为黄色荧光粉应用于发光、显示及照明等领域。且本发明工艺步骤简单、工艺条件稳定可靠、原料廉价易得。
-
公开(公告)号:CN108485664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518492.1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发光晶体材料K6Bi(13-x)Eux(PO4)15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化学组成式为K6Bi(13-x)(PO4)15:xEu3+,其中x为Eu3+离子替换Bi3+的摩尔百分比系数,1≤x≤13。其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新型荧光基质材料磷酸铋钾K6Bi13(PO4)15单晶的制备;该晶体采用高温溶液法合成,化学式为K6Bi13(PO4)15,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C2,单胞参数为a=1.765nm,b=0.693nm,c=2.240nm,α=γ=90°,β=104°,Z=2,V=2.654nm3。(2)化合物K6Bi13(PO4)15纯相粉末及Eu3+掺杂荧光粉K6Bi(13-x)(PO4)15:xEu3+(x=2,4,6,8,10)的制备。该发光材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合成的发光材料可在394nm光下激发并发射出强烈的红色荧光,可用于荧光发光材料和电子器件显示领域。且本发明工艺条件稳定可靠,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603617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710900758.4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C09K11/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材料磷酸钽锂钾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K2Li13TaP8O30,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单胞参数为a=10.5755(9)Å,b=5.0534(4)Å,c=24.333(2)Å,β=100.4780(10)°,Z=2,V=1278.70(19)Å3。该化合物的结构由一维无限长阴离子链[TaP8O30]15‑∞,K+离子,Li+离子。在近紫外光激发下,材料K2Li13TaP8O30可以发射出明亮的宽带谱荧光,色坐标值为(x=0.1652,y=0.1043),对应于蓝光。该材料制备工艺简单、不易引入杂质、成本低廉,可作为蓝色荧光粉,用于电子工业、公共场所显示和家用电器显示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