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19747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567057.9
申请日:2016-07-19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中反硝化模拟系统气体产物的收集装置,属于水文地质和环境科学领域。整套装置采用排气法和排水法相结合的方式来收集、计量气体产物,包括依次连接的补液装置、反硝化模拟反应装置、排气装置、集气装置、排水装置和计量装置。设计的排气与反硝化模拟反应装置采用法兰连接,补液和反硝化模拟装置间以及排气、集气和排水装置间均以耐腐蚀橡胶软管连接,排水与计量装置通过短管连接,在导气管、橡胶软管和阀门接口处设有密封垫。本发明装置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投资小,能有效模拟地下水的饱水含水层及厌氧环境,实现对气体产物N2O、NO、N2的动态变化监测,满足室内模拟研究地下水中反硝化机理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647471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528908.9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B01J20/10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氟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煤矸石干燥,制成煤矸石粉末;步骤2,将所述煤矸石粉末与氯化锌混合,其中,所述氯化锌和所述煤矸石粉末的质量比为(0.15‑0.5):1;步骤3,在空气气氛下,对步骤2所得混合物进行焙烧,水洗,干燥,得到除氟剂。本发明将改性煤矸石应用于煤矿矿井水和地下水除氟,原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氟化物去除率在85%~96%。
-
公开(公告)号:CN11601265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62360.3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58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10/80 , G06V10/77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意力残差单元神经网络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高光谱图像,对高光谱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处理后的高光谱图像,处理后的高光谱图像包括: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构建高光谱分类模型,高光谱分类模型包括:多尺度融合提取层、尺寸变换层、卷积注意力残差单元层、深度可分离卷积与平均池化残差层、全连接层和分类器;基于训练数据集,对高光谱分类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高光谱分类模型;将测试数据集输入训练好的高光谱分类模型,得到高光谱图像分类结果。系统包括:预处理模块、模型构建模块、模型训练模块和高光谱分类模块。本发明能够达到更佳的分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548278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0945000.8
申请日:2016-10-25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自动化计算方法,包括构建优化评测系统,原始数据采集,项目评价分级及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区优化分级等四步。本发明数据运算处理效率高,数据处理过程可观公正,受人为因素影响小,从而可有效的提高农田项目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另可有效的降低农田评测工作的劳动强度、工作成本,同时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除此之外,也有利于农田评测结果数据实现数字化转换、保存及传输,达到提高农田评测结果数据交流及存储的便捷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323363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27444.4
申请日:2013-06-08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G01N5/04
Abstract: 注二氧化碳与煤中主要矿物质反应速率实验测试装置,包括气体注入及抽真空系统、反应控制系统、离子测试系统、计算机控制数据监测系统和二氧化碳气体处理系统,气体注入及抽真空系统通过第一气管和第一液管与反应控制系统连接,反应控制系统通过第二液管与离子测试系统连接,二氧化碳气体处理系统与离子测试系统连接,气体注入及抽真空系统、反应控制系统和离子测试系统分别通过数据线与计算机控制数据监测系统连接。本发明能够测试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不同pH值条件下二氧化碳与煤中主要矿物质的反应速率。本发明能对反应过程中的离子变化进行测试和跟踪,查明单一矿物的离子变化及多种矿物同时反应时的离子变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5035413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0778251.7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10/20 , G06V10/774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时相主被动遥感随机森林农作物识别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监测区域的主动遥感影像和被动遥感影像,对主动遥感影像和被动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主动遥感影像和预处理后的被动遥感影像进行融合,得到主被动遥感影像融合数据;获取样本标签,基于样本标签得到训练集样本;对训练集样本进行训练,并对主被动遥感影像融合数据进行识别,验证识别结果,完成农作物识别。以主动遥感影像和被动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对多源特征进行融合,根据实地样本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创建样本标签,将融合数据和样本标签结合制作样本,使用随机森林对融合数据进行识别,提高了监测区域农作物遥感识别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9726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98000.5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10/764 , G06V20/13 , G06T3/40 , G06N3/04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不同分辨率卫星图像融合的新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若干种卫星图像,卫星图像包括:训练图像和测试图像;构建残差通道注意力网络,基于训练图像,训练残差通道注意力网络,得到训练好的残差通道注意力网络;将测试图像输入至训练好的残差通道注意力网络,输出重建图像,重建图像包括:第一重建图像和第二重建图像;获取已知时刻的高分辨率图像,基于时空数据融合算法,将高分辨率图像、第二重建图像进行融合,得到预测时刻的高空间分辨率卫星图像。本发明能解决现行算法对高异质和土地利用类型突变区域预测效果不佳的问题,融合方法简单、可重复性强,揭示了图像超分辨重建技术与时空数据融合算法相结合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22550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0755485.X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G06Q50/02 , G06Q10/04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永久基本农田优化调整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一、对待优化调整的永久基本农田区域范围内的耕地进行数据采集,得到原始数据;步骤二、基于所述原始数据,计算耕地综合质量;步骤三、基于所述原始数据,根据耕地景观生态安全指标,计算耕地景观生态安全指数;步骤四、基于所述耕地综合质量和所述耕地景观生态安全指数,计算耕地耦合协调度;步骤五、基于所述耕地耦合协调度,得到永久基本农田优化调整结果。本发明方法简单、可重复性强,揭示了永久基本农田空间分布与耕地综合质量与景观生态安全的内在联系,为科学优化调整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范围及现行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5606511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610016972.9
申请日:2016-01-11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文地质、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深层地下水中溶质迁移转化的一维模拟装置,安全性高,装置简单。所述深层地下水中溶质迁移转化的一维模拟装置,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水箱、增压泵、单向阀、安全阀、具有特殊法兰结构的含水层介质柱、针形阀以及取样装置,具有特殊法兰结构的含水层介质柱至于恒温控制单元工作室内进行控温。使用本装置具有如下效果:实验装置设计简单、易操作和方便维护,温度和水压控制精确、方便调节,装置能模拟的最大水压为10MPa,适用于4~65°C、pH6.5~9的实验环境,可有效模拟深层地下水的水压和低温地热环境、长期稳定操作,并不受环境温度条件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04811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006514.8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河南理工大学
IPC: G06Q30/018 , G06Q50/26 , G06N3/084 , G06F18/214 , G06F18/241 , G06F1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区域碳汇量预测方法及系统,属于数据分析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研究区的待研究数据,对所述待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区域碳汇量的影响因素,并对所述影响因素进行多维度表征,得到所述影响因素与区域碳汇量的定量关系;S2、基于定量化后的所述影响因素,构建原始预测模型,对所述原始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区域碳汇量预测模型;S3、将所述影响因素输入至所述区域碳汇量预测模型中,得到区域碳汇量预测结果。本发明充分考虑了不同区域影响因素变化特征,有效提高了区域碳汇量的预测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