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源式自动阻力施加机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57861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542383.X

    申请日:2018-1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3/00

    Abstract: 一种无源式自动阻力施加机构及方法,机构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一调压溢流阀、第二调压溢流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及第四单向阀;第一条液压油流动路径为:第一液压缸→第一单向阀→第一调压溢流阀→第二单向阀→第二液压缸;第二条液压油流动路径为:第二液压缸→第三单向阀→第二调压溢流阀→第四单向阀→第一液压缸。方法为:提供正向阻力时,第一液压缸活塞杆受压,使第一单向阀顶开、第一调压溢流阀开启及第二单向阀顶开,液压油进入第二液压缸;提供反向阻力时,第二液压缸活塞杆受压,使第三单向阀顶开、第二调压溢流阀开启及第四单向阀顶开,液压油进入第一液压缸;通过调整调压溢流阀开启压力,进行阻力改变。

    一种端面叶序排布结构的针柱式微型散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5161472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510472344.7

    申请日:2015-08-05

    Abstract: 一种端面叶序排布结构的针柱式微型散热器。本发明属于用于电子元器件散热的一种微型散热器技术领域,涉及叶序排布微型散热器的散热柱排布结构设计问题。包括散热底板和多个散热柱,多个散热柱设置在散热底板的工作端面上。此微型散热器的散热柱的排布满足生物科学中的叶序理论的H.Vogel模型。由于散热柱在散热器底板表面呈H.Vogel模型规律的叶序排布,使得该微型散热器工作表面的散热柱实现了几何位置的互补和最大填充效应,并形成合理的空间空气流动通道,从而提高了微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一种公路隧道自动灭火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8261711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810246999.6

    申请日:2018-03-23

    Abstract: 一种公路隧道自动灭火机器人,包括轨道、基架、轮架、行走轮、行走驱动电机、传动齿轮组、现场控制盒、灭火器钢瓶、灭火器喷头、无线接收器;轮架固装在基架上,行走轮安装在轮架上,行走驱动电机设置在轮架上,行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通过传动齿轮组与行走轮传动连接;基架依次通过轮架及行走轮与轨道相连,基架可沿轨道自由移动;现场控制盒及无线接收器均安装在基架上,现场控制盒通过无线接收器接收遥控信号;灭火器钢瓶挂装在基架上,灭火器钢瓶的出料口依次通过电磁阀及软管与灭火器喷头相连;在隧道口设置有监控室,在监控室内设置有远程控制台,通过4G公共网络将远程控制台发出的控制信号无线传递给自动灭火机器人。

    一种弹簧变形补偿方法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23162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510019590.7

    申请日:2015-01-15

    Abstract: 一种弹簧变形补偿方法,针对悬臂式结构件伸出后因自重下垂变形进行补偿处理;其特征在于:其具体采用弹簧拉杆力补偿结构对悬臂式结构件弯曲变形进行补偿;所述弹簧拉杆力补偿结构具体是两端分别固定在悬臂式结构件前端及移动基础件上的弹簧;弹簧的拉力由弹簧拉伸提供,通过弹簧的拉长长度来调整对悬臂式结构件挠曲变形的具体补偿量。本发明通过补偿装置能够明显改善悬臂式结构件因自重而下垂带来的精度损失,所述精度补偿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好,便于使用和维护;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其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种叶序排布润滑油点的端面滑动轴承的表面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089815B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210190078.5

    申请日:2012-06-11

    Abstract: 一种叶序排布润滑油点的端面滑动轴承的表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轴承工作表面的润滑油点排布符合生物学的叶序理论,基于叶序理论的H.Vogel模型: ,,;润滑油点的几何排布满足黄金分割律。即在极坐标下,第n个润滑油点与第n+1个润滑油点之间的极角为,第n个润滑油点的极径为。其中n为润滑油点序数,c为润滑油点在极轴ρ上的分布系数,c控制在2~6范围内选取;本发明的润滑油点叶序排布符合叶序理论H.Vogel模型,实现工作表面的地貌形态可控性,从而控制承载区润滑液的分布,使摩擦温度、摩擦阻力达到最小,减小工作表面的摩擦阻力和改善润滑条件等,最终达到提高轴承的润滑性能。

    一种考虑人体动力学的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外骨骼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2657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11668.X

    申请日:2024-0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软体驱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人体动力学的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外骨骼控制方法,系统通过编码器检测人体运动意图得到膝关节目标角度为θ1、踝关节目标角度为θ2,以此θ1为目标控制膝关节外骨骼机器人运动,将动力学前馈算法与传统的形状记忆合金半闭环控制方法结合,构建基于模型的半闭环SMA控制系统,包括Brinson本构模型、相变方程、热平衡方程、前馈模型和输出函数,采用PID控制器控制SMA丝输入电流I的大小来改变SMA丝的温度,引起SMA丝的相变,进而控制膝关节外骨骼机器人运动。前馈模型包括偏置弹簧模型和人体动力学模型,能够提升基于SMA外骨骼膝关节的响应速度,提高机器人的运动精度和稳定性,减少机器人的误差和震荡。

    一种公路隧道综合消防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245806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246127.X

    申请日:2018-03-23

    Abstract: 一种公路隧道综合消防系统,包括红外热像仪、火灾监测探头、数据总线、自动灭火机器人、无线中继器及远程控制台;在隧道口设置监控室,远程控制台位于监控室内;红外热像仪设置在隧道口外部,通过红外热像仪监控驶入隧道车辆的热红外信号,用于在隧道外发现火情;火灾监测探头数量若干且均布在隧道内,通过火灾监测探头实时监视隧道火险情况以及定位着火车辆;无线中继器设置在隧道内,通过无线中继器将远程控制台发出的控制信号无线传递给自动灭火机器人;红外热像仪、火灾监测探头及无线中继器均通过数据总线与远程控制台相连;隧道内的侧壁顶端安装有轨道,轨道横贯整条隧道;自动灭火机器人安装在轨道上,自动灭火机器人可沿轨道自由移动。

    一种柱状叶序排布结构的微混合器

    公开(公告)号:CN105126683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510471590.0

    申请日:2015-08-05

    Abstract: 一种柱状叶序排布结构的微混合器。本发明是微流体混合领域的一种圆柱形通道微混合器.该微混合器由被混合液体输入端盖、圆柱形混合通道芯、圆筒状外套和混合后液体输出端盖所组成,其特点是圆柱形混合通芯的外圆表面设有多个微圆柱(或称阻碍块),以便提高混合效率。微圆柱在圆柱形混合通道芯表面的排布规律符合满足生物学中叶序排布理论的Van Iterson模型排布。由于微圆柱的排布满足Van Iterson模型排布,使得微圆柱在混合通道中的排布实现几何互补和最大填充,并在微圆柱间形成了液体环绕流动通道,当被混合的两种液体流过通道时,从而提高了液体的混合效率。

    一种公共交通车辆中央控制分散式主动灭火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62112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26874.X

    申请日:2016-1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2C3/07 A62C37/40

    Abstract: 一种公共交通车辆中央控制分散式主动灭火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火灾探测感应器、火源分析定位器、灭火器、灭火器喷嘴角度控制器、自检测报警系统、自备电源、人工启动按钮;其中:中央控制器连接着其余的各个部分;整个系统中至少有两套灭火装置,每套灭火装置都由灭火器和灭火器喷嘴角度控制器连接构成;整个系统中至少有1套探测装置,每套探测装置都由火灾探测感应器和火源分析定位器连接构成。本发明能主动精准灭火,同时还能尽量减少人为干预,具有可预期的较为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