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44372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35007.0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503 , H01M50/507 , H01M50/517 , H01M50/55 , H01M50/557 , H01M50/29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包电池极耳串并联免焊接结构,包括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依次排列形成软包电池组,每个所述电池单体的一端均设置有一个正极极耳及一个负极极耳;转接板,所述转接板设置于所述软包电池组设有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的一端,所述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均穿过所述转接板上的电极过孔紧贴于所述转接板上,所述转接板上设置有连接电路,可将紧贴于所述转接板上的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进行串并联;扣压组件,所述扣压组件依次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转接板的上端面上,所述扣压组件可对紧贴于所述转接板上的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进行压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如何采用免焊接结构完成极耳与转接板之间的串并联连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88918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11438.4
申请日:2022-01-06
Applicant: 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48 , H01M10/615 , H01M5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所述动力电池包包括箱体和设于所述箱体内的两个电芯组,两个所述电芯组之间设有高压电气系统和低压BMS控制模块,所述高压电气系统的一端和其中一个所述电芯组总正连接,所述高压电气系统的另一端和另一个所述电芯组总负连接,两个电芯组另一侧通过铜排连接,所述BMS模块所在区域为箱体中央,每一个所述电芯组设有散热片和模组框,每一个所述电芯组的顶部设有绝缘盖板,每个所述电芯组的侧面设有绝缘底座,每一个所述电芯组底部设有加热膜,所述加热膜分为三个区域加热膜A区、加热膜B区和加热膜中间区域。本发明的动力电池包,能够减小电芯低温加热温差,同时提高电芯温度采样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18385640U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20955746.8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503 , H01M50/507 , H01M50/517 , H01M50/55 , H01M50/557 , H01M50/29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包电池极耳串并联免焊接结构,包括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依次排列形成软包电池组,每个所述电池单体的一端均设置有一个正极极耳及一个负极极耳;转接板,所述转接板设置于所述软包电池组设有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的一端,所述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均穿过所述转接板上的电极过孔紧贴于所述转接板上,所述转接板上设置有连接电路,可将紧贴于所述转接板上的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进行串并联;扣压组件,所述扣压组件依次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转接板的上端面上,所述扣压组件可对紧贴于所述转接板上的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进行压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如何采用免焊接结构完成极耳与转接板之间的串并联连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8182312U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21829891.8
申请日:2022-07-17
Applicant: 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27 , H01M10/6561 , H01M10/663 , H01M10/63 , H01M10/655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能集装箱冷却风道,包括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控制器,且多个控制器的内部均设有控制模块,多个控制器与空调机组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的使用,可以根据风的流动路径,将集装箱风道逐级分解为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等多道风道,然后逐级对各个风道进行优化,保证每一级风道出风分配的一致性,且能提出离散度指标来对每一级风道进风单独评估,然后根据乘积作为整体离散度来对集装箱散热效果进行评估,具备科学评估依据,从而能提高集装箱内多个锂电池冷却一致性,进而保证储能系统各锂电池循环寿命的接近,从而保证储能系统的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18182282U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21829863.6
申请日:2022-07-17
Applicant: 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25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4 , H01M10/6568 , H01M50/244 , H01M50/289 , H01M50/2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模组,包括电池包,所述电池包的内部安装有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的两端均安装有端板,且电池模块的两侧均安装有侧板,所述电池模块的顶端安装有极耳支架,且极耳支架的内部设有固定槽,所述端板的内部均设有多个填充凹槽,且侧板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连接块;通过固定槽和连接块等结构实现拼接安装设备,相较于传统侧缝激光焊的拼接方式安装和拆卸更加简便,便于后续维修养护,且对比传统散热板散热模块等结构,设备通过向填充凹槽内填充冷却剂进行散热,减少了散热结构的面积,能提升电池模块的面积,从而实现能量密度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219286503U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22094695.7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 , 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551 , H01M10/617 , H01M50/593 , H01M50/242 , H01M50/26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电池模组,包括:电池包、转接板、缓冲层、缓冲垫和固定板,所述电池包、转接板设置在所述电池组的一端;缓冲垫和固定板设置在电池包两侧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设置在所述电池组内部容腔和电池包侧面,在电池包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经过贴合在电芯外围的绝缘缓冲层,将热量传导到电池包外部,改善电池包温度场的一致性,改善电池包使用环境,提升电池包的循环寿命;当电池包受到外力的冲击时,外力冲击的过程中,通过缓冲层进行缓冲,降低了冲击力对转接板的所造成伤害,同时缓冲层也具有对外部转接板和固定板起到固定效果,对电池包内部容腔进行填充,进而增强电池包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8975627U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20106424.0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04 , H01M50/244 , H01M50/30 , H01M50/34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下箱体结构,包括下箱体和箱体横梁,下箱体两端设有箱体横梁,箱体横梁分为左箱体横梁和右箱体横梁,下箱体的底端安装有底板,底板的下方设有底护板,其特征在于,左箱体横梁顶端均匀的设有贯穿的顶部进气孔,左箱体横梁顶端的一侧设有贯穿的横向进气孔;将电池箱气体排出口设置在箱体底部,电池组热失控排气方向向下,减少高温高压气流冲击箱盖,提高安全性,热失控排气向下,避免高温高压气流冲击高低压连接件,防止电池系统内高低压短路、漏电等,减少电池组与箱盖之间排气空间,提高电池箱体空间利用率,增加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218975542U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20106420.2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42 , H01M10/0525 , H01M10/613 , H01M10/65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包混用电池系统,包括电池箱和电池堆,电池箱内安装有电池堆,电池堆内侧两端均设有端板,端板内侧均设有泡棉,泡棉内侧均设有三元电芯,三元电芯一侧设有磷酸铁锂电芯,三元电芯和磷酸铁锂电芯之间均设有泡棉和气凝胶,三元电芯和磷酸铁锂电芯穿插设置;本实用新型中电池堆内采用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穿插设置,采用不同材质的单体电芯搭配使用能有效的提升能量密度和续航,同时在每个电芯之间采用气凝胶进行散热,电池箱内的散热性能好,能防止电池发生热失控,可以保证电池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8586192U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22589783.4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09 , H01M50/289 , H01M50/503 , H01M50/242 , H01M50/224 , H01M50/5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箱;限位铝壳,包括多个,多个所述限位铝壳均放置于所述电池箱内部;导电连接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导电连接件均安装在所述限位铝壳的两侧底端,多个所述限位铝壳的内部安装有多个单体电芯,多个所述单体电芯的两端均设有多个极耳,多个所述极耳呈折弯状贴合在一起;电池箱内导电连接件与外部线束均布置在单体电芯组成的电池模组底端,不易对线束的产生磁场干扰,从而导电连接件占用箱体空间小,而且空间利用率和能量密度提升,并且减少了电池系统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9371105U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22094659.0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 , 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42 , H01M50/276 , H01M50/258 , H01M50/244 , H01M50/2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无线通讯功能的动力电池系统结构,包括电池模组、上盖和箱体构成电池系统外壳;电池组安装在电池模组内部底端;BMS电池管理系统安装在电池组上部的压板表面;4G模块安装在上盖内侧,通过上盖开窗结构与外部进行无线通讯,所述上盖使用钣金冲压、折弯、焊接工艺成型;所述上盖中部有匹配4G模块的信号发射的开窗结构,所述箱体使用钣金冲压、折弯、焊接工艺成型。解决电池模组结构在自然冷却使用过程中散热不好,影响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问题;解决电池模组受外部通讯线束约束的影响,通过无线通讯功能对电池模组进行BMS系统程序升级和电池模组的后台监控及定位功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