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36925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860380.5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17 , A61K9/0078 , A61K36/634 , A61K36/736 , A61K36/81 , A61K47/06 , A61K2236/331 , A61K2236/39 , A61K2236/51 , A61K2236/53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吸入气雾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1)麻黄、洋金花、连翘和苦杏仁经水提醇沉得到的有效成分5%-69.5%;(2)共溶剂0%-30%;(3)增溶剂0.5%-2%;(4)抛射剂30%-90%。本发明的治疗哮喘的中药吸入气雾剂具有宣肺平喘,祛痰止咳之效,临床用于痰浊阻肺、肺失宣降所致的哮喘,咳嗽,胸闷痰多;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本发明与现有制剂相比,直接进入肺部,具有起效快、高效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175331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02502.9
申请日:2015-08-14
Applicant: 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D215/54
Abstract: 一种EGFR类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E)-N-[4-(3-乙炔苯基)氨基-3-氰基-7-乙氧基-6-喹啉基]-4-(二甲基氨基)-2-丁烯酰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4-氯-3-氰基-7-乙氧基喹啉-6-基)乙酰胺(化合物II)与间氨基苯乙炔(化合物III)进行取代反应,得化合物IV;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化合物IV经水解反应得3-氰基-6-氨基-7-乙氧基-4-(3-乙炔基苯胺基)喹啉(化合物V);反式-4-二甲胺基巴豆酸盐酸盐(化合物VI)与酰化反应试剂酰化反应后,产物与3-氰基-6-氨基-7-乙氧基-4-(3-乙炔基苯胺基)喹啉(化合物V)缩合反应,即得。该方法具备原料易得、工艺简洁、生产成本低、经济环保、适合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513200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680768.3
申请日:2013-12-12
Applicant: 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D215/54 , C07C57/145 , C07C51/41 , A61K31/4706 , A61K31/194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15/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代丁烯酰胺的马来酸盐及其晶型,制备结晶马来酸盐各晶型的方法和有关的化合物,以及包含他们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E)-N-{4-[(3-乙炔基苯氨基)-3-氰基-7-乙氧基-6-喹啉基]}-4-(二甲基氨基)-2-丁烯酰胺马来酸盐、晶型I、晶型II或晶型III,具有EGFR或ErbB2激酶抑制活性,可应用于预防、治疗或者抑制肿瘤方面,特别是应用于预防、治疗或者抑制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激酶有关的肿瘤药物制备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03018371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66231.X
申请日:2012-12-24
Applicant: 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蜀葵花药材及其提取物与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液相色谱的分离技术,借助一测多评方法,计算校正因子,对黄蜀葵花中的7个黄酮成分含量进行计算。该方法检测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以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黄蜀葵花药材及其提取物与制剂的质量,可解决因对照品缺乏而无法客观合理地控制药材及其制剂质量的问题,对控制质量和保证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779299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1610023430.4
申请日:2016-01-07
Applicant: 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西藏月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从青藏高原野生冬虫夏草中分离获得的产腺苷及甘露醇类物质的蝙蝠蛾拟青霉菌株及其应用,该菌株蝙蝠蛾拟青霉菌(Paecilomyces hepiali)JNPF‑PH01现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1803。该菌株通过分离筛选获得,应用本发明公开的最优发酵培养基进行500L发酵罐生产,生物量可达36.1g/L,腺苷含量和产量分别为0.61%和220.1mg/L,甘露醇类物质含量和产量分别为12.8%和4.6g/L,高于目前报道的蝙蝠蛾拟青霉菌株最高腺苷(110.2mg/L)及甘露醇类物质(1.4g/L)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860654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53289.7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 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877 , A61K36/79 , A61K36/57 , A61K2236/333 , A61K2236/39 , A61K2236/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五味子药渣联产木脂素和蛋白饲料的方法。先从水提取后的五味子药渣中分离得到高纯度木脂素,然后再通过固态发酵五味子残渣,联产获得高蛋白含量的蛋白饲料。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纯度木脂素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效活性成分,具有显著降低血清中ALT、AST水平,减缓肝细胞变性坏死,明显减轻由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肌损伤,以及镇静、镇痛、保护脑神经等多种功效。制备得到的蛋白饲料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的优点,并有利于动物防病、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同时五味子药渣的循环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1623437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910184713.7
申请日:2009-08-04
Applicant: 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A61K9/08 , A61K36/8968 , A61P9/10 , A61P7/08 , A61P9/00 , A61P9/06 , A61P9/04 , A61P7/02 , A61P31/12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用生脉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由红参、麦冬、五味子组成,主要用于气阴两亏、脉虚欲脱的心悸、气短、四肢厥冷、汗出、脉欲绝及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本发明制剂质量更加稳定,制备工艺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为中药注射制剂规模大生产提供合理、实际可行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569122A
公开(公告)日:2005-01-26
申请号:CN200410014827.4
申请日:2004-05-08
Applicant: 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治疗病毒感染性高热病如出血热、流行性腮腺炎、腮脑、流行性感冒等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是由按重量份计的大青叶1-5份、大黄0.2-2份、金银花1-5份、知母0.2-2份、野菊花1-5份、淡竹叶1-5份制成,具有清气泄热、凉营解毒之功效,标本兼治、疗效提高且巩固。
-
公开(公告)号:CN105175331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510502502.9
申请日:2015-08-14
Applicant: 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D215/54
Abstract: 一种EGFR类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E)‑N‑[4‑(3‑乙炔苯基)氨基‑3‑氰基‑7‑乙氧基‑6‑喹啉基]‑4‑(二甲基氨基)‑2‑丁烯酰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4‑氯‑3‑氰基‑7‑乙氧基喹啉‑6‑基)乙酰胺(化合物II)与间氨基苯乙炔(化合物III)进行取代反应,得化合物IV;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化合物IV经水解反应得3‑氰基‑6‑氨基‑7‑乙氧基‑4‑(3‑乙炔基苯胺基)喹啉(化合物V);反式‑4‑二甲胺基巴豆酸盐酸盐(化合物VI)与酰化反应试剂酰化反应后,产物与3‑氰基‑6‑氨基‑7‑乙氧基‑4‑(3‑乙炔基苯胺基)喹啉(化合物V)缩合反应,即得。该方法具备原料易得、工艺简洁、生产成本低、经济环保、适合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832579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256971.1
申请日:2016-04-22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 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A61K8/92 , A61K36/185 , A61Q19/02 , A61Q19/08 , A61P29/00 , A61P39/06 , A23K20/163 , A23L33/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8/922 , A23V2002/00 , A61K36/185 , A61Q19/02 , A61Q19/08 , A23V2250/2116 , A23V220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黄蜀葵花制药过程副产物中提取得到的花蜡、蜜糖、黄酮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是以黄蜀葵花制剂生产过程中经热乙醇提取所得提取液冷却后析出的沉淀及悬浮物为原料,经低极性有机溶剂提取,提取液回收溶剂后经皂化制备花蜡,剩余残渣经聚酰胺柱色谱分离分别制得蜜糖及黄酮部位,分别用于制备功能性化妆品基质、保健皂基、畜禽保健饲料和抗氧化功能性产品。本发明以黄蜀葵花制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为原料,分离制备可利用物质,变废为宝,可实现其资源化利用,不仅原料成本低廉,且可为废弃物的无害化有效处置提供途径,同时也将为黄蜀葵药用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循环利用产业链的构建奠定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