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斜牵索的张弦桁架

    公开(公告)号:CN104060759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58884.0

    申请日:2014-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斜牵索的张弦桁架,包括上弦杆、腹杆、节点套管、下弦索、斜牵索,所述上弦杆与腹杆通过焊接相贯连接,所述腹杆的下端与节点套管连接,所述下弦索穿过每个节点套管后两端分别固定在两端支座节点上,所述斜牵索对称布置,斜牵索的下端固定在支座节点上,斜牵索的上端与上弦固定节点连接,所述上弦固定节点可以为距离相邻支座节点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张弦桁架跨度范围内上弦杆与腹杆的任意一个交点。本发明中由下弦索与斜牵索组成一个可以提供双向抗力的预应力系统,能适应风吸力荷载,本发明还具有钢材用量少、构造简单、制作成本低、性能好、施工容易等优点。

    一种沿拉索轴向布置的耗能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03967159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153761.0

    申请日:2014-04-16

    Inventor: 顾盛 唐柏鉴 曹洁

    Abstract: 一种沿拉索轴向布置的耗能元件,包括外筒、内筒、弹簧和螺栓副,所述外筒为一端面开有中心孔,另一端面设有第二耳环,其余四面靠近第二耳环端各分别设有至少一个螺栓孔的六面空腔体;所述内筒安置在外筒内,由一段圆管和一段管径远大于圆管外径的矩形钢管连接构成,圆管的端头从内向外可滑动穿入在外筒开有的中心孔中,端面还设有第一耳环;矩形钢管的四个面上对应外筒设有的螺栓孔均设有长径沿轴向的腰形螺栓孔;所述弹簧套装在内筒的圆管上,弹簧的一端抵挡在内筒的矩形钢管与圆管连接的端面上,另一端抵挡在外筒开有中心孔一端的内端面上;所述外筒与内筒通过螺栓副连接为一体。本发明具有稳定良好的耗能能力,连接构造简单,施工方便。

    一种内置斜牵索的张弦桁架

    公开(公告)号:CN104060759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10258884.0

    申请日:2014-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斜牵索的张弦桁架,包括上弦杆、腹杆、节点套管、下弦索、斜牵索,所述上弦杆与腹杆通过焊接相贯连接,所述腹杆的下端与节点套管连接,所述下弦索穿过每个节点套管后两端分别固定在两端支座节点上,所述斜牵索对称布置,斜牵索的下端固定在支座节点上,斜牵索的上端与上弦固定节点连接,所述上弦固定节点可以为距离相邻支座节点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张弦桁架跨度范围内上弦杆与腹杆的任意一个交点。本发明中由下弦索与斜牵索组成一个可以提供双向抗力的预应力系统,能适应风吸力荷载,本发明还具有钢材用量少、构造简单、制作成本低、性能好、施工容易等优点。

    一种沿拉索轴向布置的耗能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03967159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53761.0

    申请日:2014-04-16

    Inventor: 顾盛 唐柏鉴 曹洁

    Abstract: 一种沿拉索轴向布置的耗能元件,包括外筒、内筒、弹簧和螺栓副,所述外筒为一端面开有中心孔,另一端面设有第二耳环,其余四面靠近第二耳环端各分别设有至少一个螺栓孔的六面空腔体;所述内筒安置在外筒内,由一段圆管和一段管径远大于圆管外径的矩形钢管连接构成,圆管的端头从内向外可滑动穿入在外筒开有的中心孔中,端面还设有第一耳环;矩形钢管的四个面上对应外筒设有的螺栓孔均设有长径沿轴向的腰形螺栓孔;所述弹簧套装在内筒的圆管上,弹簧的一端抵挡在内筒的矩形钢管与圆管连接的端面上,另一端抵挡在外筒开有中心孔一端的内端面上;所述外筒与内筒通过螺栓副连接为一体。本发明具有稳定良好的耗能能力,连接构造简单,施工方便。

    一种耗能元件及预应力免屈曲耗能支撑构件

    公开(公告)号:CN103967158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410151963.1

    申请日:2014-04-16

    Abstract: 一种耗能元件及预应力免屈曲耗能支撑构件。所述耗能支撑构件包括拉索支撑及耗能元件;拉索支撑由Ⅰ号拉索和Ⅱ号拉索对称斜向布置而成;耗能元件沿轴向安置在拉索之间。其中耗能元件包括外筒、内筒、弹簧和螺栓副;外筒为一端面设有中心孔,另一端面设有耳环,其余四面各设有至少一个通孔的六面空腔体;内筒安置在外筒内,由一段圆管和一段管径远大于圆管外径的矩形钢管构成,圆管的端头从内向外可滑动穿入在外筒设有中心孔中,端面设有耳环,矩形钢管的四个面上对应外筒设有的通孔均设有腰形通孔;弹簧套装在内筒的圆管上;所述外筒与内筒通过所述螺栓副连接为一体。本发明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能有效提高结构的抗侧刚度,避免压杆屈曲问题。

    一种耗能元件及预应力免屈曲耗能支撑构件

    公开(公告)号:CN103967158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51963.1

    申请日:2014-04-16

    Abstract: 一种耗能元件及预应力免屈曲耗能支撑构件。所述耗能支撑构件包括拉索支撑及耗能元件;拉索支撑由Ⅰ号拉索和Ⅱ号拉索对称斜向布置而成;耗能元件沿轴向安置在拉索之间。其中耗能元件包括外筒、内筒、弹簧和螺栓副;外筒为一端面设有中心孔,另一端面设有耳环,其余四面各设有至少一个通孔的六面空腔体;内筒安置在外筒内,由一段圆管和一段管径远大于圆管外径的矩形钢管构成,圆管的端头从内向外可滑动穿入在外筒设有中心孔中,端面设有耳环,矩形钢管的四个面上对应外筒设有的通孔均设有腰形通孔;弹簧套装在内筒的圆管上;所述外筒与内筒通过所述螺栓副连接为一体。本发明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能有效提高结构的抗侧刚度,避免压杆屈曲问题。

    建筑保温层锚固件拉拔检测夹具及拉拔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90910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410058211.0

    申请日:2014-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保温层锚固件拉拔检测夹具及拉拔检测方法,夹具包括固定盘、拉钩和保持件,所述固定盘能够拆卸固定安装于拉拔仪上伸缩端上,固定盘一侧设有一圆环形轨道,至少三个拉钩一端能够沿轨道滑动定位于轨道内,拉钩另一端形成能够插入到建筑保温层锚固件端面工艺孔内的钩体,保持件能够给各拉钩的钩体施加与钩体延伸方向一致的保持力,检测方法为:先将夹具的拉钩钩体插入建筑保温层锚固件端面的工艺孔并勾住该工艺孔的侧壁;然后将该夹具的拉杆与拉拔仪的伸缩端固定;再将拉拔仪支脚支在墙上;操作拉拔仪伸缩端,测试建筑保温层锚固件被拉出建筑保温层的瞬间的拉拔力,本发明无检测效率高,对建筑保温层无破坏或者仅有微小破坏。

    建筑保温层锚固件拉拔检测夹具及拉拔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90910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058211.0

    申请日:2014-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保温层锚固件拉拔检测夹具及拉拔检测方法,夹具包括固定盘、拉钩和保持件,所述固定盘能够拆卸固定安装于拉拔仪上伸缩端上,固定盘一侧设有一圆环形轨道,至少三个拉钩一端能够沿轨道滑动定位于轨道内,拉钩另一端形成能够插入到建筑保温层锚固件端面工艺孔内的钩体,保持件能够给各拉钩的钩体施加与钩体延伸方向一致的保持力,检测方法为:先将夹具的拉钩钩体插入建筑保温层锚固件端面的工艺孔并勾住该工艺孔的侧壁;然后将该夹具的拉杆与拉拔仪的伸缩端固定;再将拉拔仪支脚支在墙上;操作拉拔仪伸缩端,测试建筑保温层锚固件被拉出建筑保温层的瞬间的拉拔力,本发明无检测效率高,对建筑保温层无破坏或者仅有微小破坏。

    一种耗能元件及预应力免屈曲耗能支撑构件

    公开(公告)号:CN203924395U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20185854.7

    申请日:2014-04-16

    Abstract: 一种耗能元件及预应力免屈曲耗能支撑构件。所述耗能支撑构件包括拉索支撑及耗能元件;拉索支撑由Ⅰ号拉索和Ⅱ号拉索对称斜向布置而成;耗能元件沿轴向安置在拉索之间。其中耗能元件包括外筒、内筒、弹簧和螺栓副;外筒为一端面设有中心孔,另一端面设有耳环,其余四面各设有至少一个通孔的六面空腔体;内筒安置在外筒内,由一段圆管和一段管径远大于圆管外径的矩形钢管构成,圆管的端头从内向外可滑动穿入在外筒设有中心孔中,端面设有耳环,矩形钢管的四个面上对应外筒设有的通孔均设有腰形通孔;弹簧套装在内筒的圆管上;所述外筒与内筒通过所述螺栓副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能有效提高结构的抗侧刚度,避免压杆屈曲问题。

    一种沿拉索轴向布置的耗能元件

    公开(公告)号:CN203924394U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20185084.6

    申请日:2014-04-16

    Inventor: 顾盛 唐柏鉴 曹洁

    Abstract: 一种沿拉索轴向布置的耗能元件,包括外筒、内筒、弹簧和螺栓副,所述外筒为一端面开有中心孔,另一端面设有第二耳环,其余四面靠近第二耳环端各分别设有至少一个螺栓孔的六面空腔体;所述内筒安置在外筒内,由一段圆管和一段管径远大于圆管外径的矩形钢管连接构成,圆管的端头从内向外可滑动穿入在外筒开有的中心孔中,端面还设有第一耳环;矩形钢管的四个面上对应外筒设有的螺栓孔均设有长径沿轴向的腰形螺栓孔;所述弹簧套装在内筒的圆管上,弹簧的一端抵挡在内筒的矩形钢管与圆管连接的端面上,另一端抵挡在外筒开有中心孔一端的内端面上;所述外筒与内筒通过螺栓副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具有稳定良好的耗能能力,连接构造简单,施工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