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7892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75440.X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M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理河沟入海口的互花米草的方法,属于生态环境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在秋冬休眠期将互花米草割除,使用防草地布覆盖1年,对防草地布回收进行二次利用;其中,防草地布接缝处采用重叠拼接。本发明整个治理过程不需要过多的大型设备,且在施工期间不会使用深翻、挖根深埋等手段使施工区域凌乱,本发明利用了互花米草的生长节律,根据其生长规律对互花米草进行治理,在治理效果好的同时,透水透气性好,不影响土质,在雨季及急雨天气可以快速排水,防止积涝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655564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110105357.6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金陵科技学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一种乌桕茎段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方法,其步骤如下:第一步:制备获得无菌材料‑无菌乌桕茎段;第二步:茎段诱导芽的萌发;第三步:芽诱导生根;第四步:炼苗和移栽。切取茎长1.0~1.5 cm的芽,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0.5 mg/L IBA和0.05 mg/L NAA,15~20 d内即可生根良好。乌桕幼苗在组培室内经历了两个阶段的逐步壮苗过程,移栽至草炭土、珍珠岩和蛭石(3:2:1)构成的混合基质,其土壤营养,含水量及通透性都有保障,移栽成活率大大提高。利用上述技术方法建立乌桕组培再生体系,操作简便,污染率低,成活率高,培养周期短。
-
公开(公告)号:CN11643906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54029.6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G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榔榆苗木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榔榆根蘖育苗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选种‑催芽‑芽苗移栽‑密植控根‑间苗移栽‑抚育管理‑逐年移栽。本发明利用榔榆根孽特性及密度控制,在轻度盐碱地上可连续多年获得根孽小苗,结合配套抚育管理技术繁育出干形好,根系发达的榔榆实生苗木,育苗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969830B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510406326.9
申请日:2015-07-10
Applicant: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43 , Y02A40/40 , Y02P6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碱特困地简易暗沟排盐造林工艺,包括地下水位控制、栽植沟系统构建、侧渗控制、回土、栽植、栽植回土,苗木成活期需要浇水,成活后一般不用浇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无砂石隔盐层,通过林木层与土壤相互作用,根系生长的深度可逐渐加深,林地可逐步生长大乔木,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本发明显著降低重盐土造林绿化成本,造林成本不高于每平方米50元;本发明采用常规农林业措施;林木根系生长层可逐步促进下层土壤改良和降盐,下层土壤自然降盐后,林木与环境可形成健康的生态系统;本发明除了在成活期需要灌水外,成活后几乎不需要灌溉浇水。
-
公开(公告)号:CN104904556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403996.5
申请日:2015-07-10
Applicant: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G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沿海盐碱地雨季柳树扦插造林方法,包括品种选择、林地地下水位控制、土壤改良、作床、地膜覆盖、造林、管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雨季降雨多、造林地盐碱胁迫效应小,柳树易于发芽生长,到雨季结束后,柳树已经可以生长到高度1米,通过适当密植,可以有效覆盖林地,抑制林地盐分表渗作用;雨季造林,可以有效规避春旱的影响,对于无淡水浇灌的沿海滩涂造林地,雨季扦插造林优势特别明显;此外,采用扦插造林,插条完全插入土中,柳条的保水能力更强,提高沿海盐碱地柳树造林成活率;采取扦插造林,消耗造林材料少,种条采集、运输过程快,造林成本低、并且便于造林各环境的紧密衔接,提高造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8533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373682.0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旱治理互花米草的方法,属于生态环境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先在互花米草生长区靠近海洋一边构筑围堰,接着用挖出的混有互花米草的淤泥构筑台田,台田顶部以及侧边用淤泥厚涂,各台田之间挖深沟,在雨季结束、旱季到来前完成,旱季结束后,将台田顶部剩余的互花米草挖除,最后利用大潮将区域恢复。本发明利用互花米草喜湿怕干旱的生长习性,通过工程措施制造干旱环境,抑制互花米草水分的获取,辅以旱季结束后的小规模米草挖除从而实现除治。
-
公开(公告)号:CN104969830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10406326.9
申请日:2015-07-10
Applicant: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43 , Y02A40/40 , Y02P60/40 , A01G23/00 ,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碱特困地简易暗沟排盐造林工艺,包括地下水位控制、栽植沟系统构建、侧渗控制、回土、栽植、栽植回土,苗木成活期需要浇水,成活后一般不用浇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无砂石隔盐层,通过林木层与土壤相互作用,根系生长的深度可逐渐加深,林地可逐步生长大乔木,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本发明显著降低重盐土造林绿化成本,造林成本不高于每平方米50元;本发明采用常规农林业措施;林木根系生长层可逐步促进下层土壤改良和降盐,下层土壤自然降盐后,林木与环境可形成健康的生态系统;本发明除了在成活期需要灌水外,成活后几乎不需要灌溉浇水。
-
公开(公告)号:CN101946665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010245963.X
申请日:2010-08-05
Applicant: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苦楝扦插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扦插基质;(2)配制生根剂;(3)选材及扦插;(4)插后管理与移栽。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扦插育苗方法可以保持苦楝母株的优良性状,具有繁殖系数高,植株生长健壮、整齐、操作简便等优点,其苗木繁殖数量较埋根育苗方法提高80%以上,且扦插技术操作程序简便易推广应用,其成本也只有组织培养繁殖的1/10,在苦楝苗木繁殖生产上具有重要的实践与推广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25639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89505.X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柘树秋播春移的培育方法。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方法中优化了柘树从种子采集‑播种‑移栽‑培育的具体培育方案,明确了采种时间、种子处理方式、播种的基质、温度、湿度、光照等培育条件、播种方法及出苗后管理方式。采用本方法进行柘树的播种培养,具有简单易操作、成本低、效果明显等优点,播种出苗率在90%以上,春季移栽成活率在95%以上,极大提高了柘树播种繁育系数,为柘树优良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08857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844184.4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沿海滩涂盐碱地机械化台田造林方法,涉及植物造林技术领域,本发明造林方法全程机械化操作,包括以下步骤:设置若干台田,台田两侧开浅沟,在台田上开种植塘,塘里先后铺设生物隔盐材料和生物有机肥,然后栽植苗木。利用本发明的沿海滩涂盐碱地机械化台田造林方法,相比于对比例,乌桕保存率提高了1.4倍,平均高度提高了0.29倍,平均胸径提高了0.57倍;白榆保存率提高了3.5倍,平均高度提高了0.51倍,平均胸径提高了0.44倍;柳树保存率提高了1.38倍,平均高度提高了0.36倍,平均胸径提高了0.44倍;墨西哥落羽杉保存率提高了0.89倍,平均高度提高了0.63倍,平均胸径提高了0.33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