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7641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66708.5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宿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IPC: C12Q1/6888 , C12Q1/6869 , C12N15/11 , G16B30/00 , G16B40/00 , A01G13/00 , A01M1/04 , A01M1/22 , A01M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评估绿色生态防控技术有效性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绿色生态防控方法与非绿色对照方法处理后节肢动物样品高通量测序;高通量测序数据的宏基因组数据处理;BOLD系统物种划分;宏基因组数据的下游分析;种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测定分析;种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测定结果结合节肢动物样品的α或β多样性进行有效性分析,若目的地绿色生态防控方法种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测定结果和节肢动物样品的α或β多样性正相关则判定目的地绿色生态防控方法有效。可对绿色生态防控方法的有效性进行准确评估。基于上述评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粱绿色生态防控方法,促进节肢动物多样性,显著改善高粱的产量和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639161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55166.4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宿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抗病虫粮饲兼用玉米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将不同高抗病虫害品种进行两两杂交,得到双抗杂交F1;以粮饲兼用玉米品种作母本P0与双抗杂交F1进行杂交,得到双抗杂交玉米与粮饲兼用玉米杂交F1;将双抗杂交玉米与粮饲兼用玉米杂交F1自交2次,得到F3;以粮饲兼用玉米品种作母本P0与F3回交,得到回交F1;将回交F1自交6~10次,得到双抗病虫粮饲兼用玉米自交系。本发明进一步通过将两种不同双抗病虫粮饲兼用玉米自交系进行杂交,可以得到多抗病虫粮饲兼用玉米品种。本发明选育得到的品种具有优异的农艺和产量性状,种植抗病虫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在增加产量的同时还可降低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96056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059456.3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宿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品种创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锈病酿食兼用小麦品种选育方法和应用。所述方法以产量高,锈病抗性好,籽粒容重、粗淀粉和湿面筋含量高的品种为母本,以籽粒硬度指数低的品种为父本杂交,获得F1种子;种植F1植株,成熟期混收获得F2种子;种植F2单株,从F2开始进行单株选择,选择锈病抗性好、角质率低的单株继续加代种植,直至单株小区稳定一致;筛选锈病抗性好、角质率低的稳定单株小区混收,室内鉴定筛选出抗锈病酿食兼用小麦品种。本发明方法选育的小麦品种不仅锈病和赤霉病抗性好、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达中强筋小麦标准,而且容重高、硬度指数≤45,能兼顾食用和白酒酿造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37016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13330.7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宿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棉两豆高效高产复合种植方法,属于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一棉两豆高效高产复合种植方法为棉花、鲜食毛豆和大豆采用“2+8模式”种植;所述“2+8模式”为每个生产单元同时种植2行棉花和8行鲜食毛豆,棉花行距为78‑81cm,鲜食毛豆行距为30‑33cm,两相邻棉花带间距350‑371cm,鲜食毛豆收获后,其播种行继续种植大豆。本发明充分发挥了棉花、豆类作物在时空上的生长优势和形态、生理特性互为补充等特点,增产增收明显,提高种植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982630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68802.0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宿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保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长效防控螟虫和蚜虫的高粱丸化种衣剂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粱丸化种衣剂,所述高粱丸化种衣剂中的活性物质包括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和戊唑醇;所述高粱丸化种衣剂中氯虫苯甲酰胺的有效成分含量为6g/kg种子,噻虫嗪的有效成分含量为10mL/kg种子,戊唑醇的有效成分含量为0.4g/kg种子。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高粱丸化种衣剂能够减少农药的用量以及施用次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77746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20473.8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宿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苗期玉米叶片鉴定玉米亚油酸含量的方法,以高亚油酸玉米YM‑2和对照昌7‑2为材料,选用苗期叶片为实验对象,构建与优化玉米叶片的脂肪酸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成功区分出高亚油酸玉米和普通玉米,YM‑2中亚油酸和棕榈酸的含量,分别比对照昌7‑2多12.7%和20.7%,达到显著差异水平。本发明创制的玉米亚油酸含量的叶片检测方法,在之前从未报道,为实验者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对我国玉米品质改良及功能检测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大大节约了科研人员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同时,也为需要用种子繁殖下一代继续进行后续实验研究提供了技术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391614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310355166.4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宿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抗病虫粮饲兼用玉米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将不同高抗病虫害品种进行两两杂交,得到双抗杂交F1;以粮饲兼用玉米品种作母本P0与双抗杂交F1进行杂交,得到双抗杂交玉米与粮饲兼用玉米杂交F1;将双抗杂交玉米与粮饲兼用玉米杂交F1自交2次,得到F3;以粮饲兼用玉米品种作母本P0与F3回交,得到回交F1;将回交F1自交6~10次,得到双抗病虫粮饲兼用玉米自交系。本发明进一步通过将两种不同双抗病虫粮饲兼用玉米自交系进行杂交,可以得到多抗病虫粮饲兼用玉米品种。本发明选育得到的品种具有优异的农艺和产量性状,种植抗病虫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在增加产量的同时还可降低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7546859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27686.5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宿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在减少农药用量和/或防治玉米螟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将印楝素和氯虫苯甲酰胺按照相应的体积比进行混合后施用于作物,不仅能够减少氯虫苯甲酰胺用量同时还能对高粱玉米螟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代替纯氯虫苯甲酰胺的施用,减轻化学农药带来的负面影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