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异形内孔工件的自动上料夹持定位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81076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910329703.1

    申请日:2019-04-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异形内孔工件的自动上料夹持定位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金属零件加工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上料料盘、定位底托、上下料机器人和数控车床,上料料盘上通过定位底托批量放置待加工工件,上下料机器人位于上料料盘和数控机床上方;该系统应用时,首先制作定位底托,将定位底托批量安装于上料料盘中,上料料盘中放置待加工工件,上下料机器人进行抓取上料等,通过向数控机床控制系统发送松开与卡紧用于支撑异形内孔工件的卡盘指令,完成待加工工件在上下料机器人手爪与数控机床主轴卡盘之间的准确传递安装。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采用数控机床上下料机器人系统在加工具有异形内孔的工件时面临的上料夹持角度难以准确定位的问题。

    面向异形内孔工件的自动上料夹持定位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81076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329703.1

    申请日:2019-04-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异形内孔工件的自动上料夹持定位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金属零件加工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上料料盘、定位底托、上下料机器人和数控车床,上料料盘上通过定位底托批量放置待加工工件,上下料机器人位于上料料盘和数控机床上方;该系统应用时,首先制作定位底托,将定位底托批量安装于上料料盘中,上料料盘中放置待加工工件,上下料机器人进行抓取上料等,通过向数控机床控制系统发送松开与卡紧用于支撑异形内孔工件的卡盘指令,完成待加工工件在上下料机器人手爪与数控机床主轴卡盘之间的准确传递安装。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采用数控机床上下料机器人系统在加工具有异形内孔的工件时面临的上料夹持角度难以准确定位的问题。

    一种桁架式机床上下料机器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7087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331766.0

    申请日:2019-04-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桁架式机床上下料机器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机床自动加工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桁架式机器人、上料料盘、下料料盘和数控车床,上料料盘和下料料盘位于两个数控机床之间,桁架式机器人在上料料盘、下料料盘和数控机床之间进行工件传送。桁架式机器人采用四自由度结构,包括行走移动单元、旋转单元、抓取单元、控制单元,上料料盘用于批量放置待加工的球笼工件,下料料盘采用框架式结构,由驱动电机根据加工来料情况将工件输送至成品集中放置区;数控车床包括主轴箱、卡盘、进给机构、控制系统。本发明通过简易的四自由度设计和上下料流程控制,能够实现上料料盘的自由摆放以及球笼单工序加工与双工序加工的灵活切换。

    方向机螺栓的精锻成型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8380805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1810130646.X

    申请日:2018-0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方向机螺栓的精锻成型模具,包括模盖、模座、动力杆、凸模、凹模和杠杆,模座的中心位置设有中心腔,模盖位于模座的上方,凹模设置在模座上端中部,凹模的外部周围设置有凹模固定圈;凸模位于凹模的上方,包括内部凸模和外部凸模,内部凸模位于外部凸模内且与外部凸模共轴设置,内部凸模的端面呈正六边形,外部凸模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二部向下延伸出四个相同且相互独立的凸出部,四个凸出部均匀分布在第二部的端面上,第二部周围设有凸模定位套,凸模定位套固定在固定板上,固定板固定在凸模垫块上,凸模垫块固定在模盖上;杠杆固定在模盖上,杠杆的一端连接内部凸模,另一端连接动力杆。

    机械配件免封装用货物运输集装箱

    公开(公告)号:CN113277236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737753.0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集装箱技术领域,具体为机械配件免封装用货物运输集装箱,包括:运输机构、储放机构、装卸机构和护理机构,所述运输机构包括用于运输机械配件的箱体、用于承载机械配件摆放的储放板和设置于所述箱体用于开关门电动卷帘门;所述储放机构包括摆放于所述储放板上的储放盒、放置于所述储放盒内的支撑网板、设置于所述支撑网板上用于盛放机械配件的海绵垫。本发明通过储放机构,可以对机械配件进行储放,无需封装包装等防护,前端储放运输、后端使用和上下取放都较为方便,直接放置在储放板上即可以进行摆放,稳定性较高,相比较现有技术,直接免去了对机械配件的固定,大大降低了运输所需的劳动量,适于大规模批量运输,便于推广使用。

    一种4D打印功能梯度钛镍形状记忆合金构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10626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22526.6

    申请日:2021-05-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4D打印智能构件和功能梯度材料领域,特指一种4D打印功能梯度钛镍形状记忆合金构件的方法。本发明通过激光增材设备对钛镍形状记忆合金粉末直接金属沉积,在工件进行三维建模时对不同区域进行功能划分,包括应力承载区和结构变形区,不同功能区在增材制造时设置不同的激光工艺参数。选择合理的钛镍合金成分配比,制备功能、结构、微观组织呈连续变化的梯度材料。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功能与力学性能随工件内部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梯度材料,不仅能够实现功能的合理化分区,而且流程简单,易于实施,适用性好,功能性强。

    一种提高花键轴类锻件齿形精度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2286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90540.4

    申请日:2018-1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花键轴类锻件齿形精度的制造方法。将锻件胚料置入加热炉加热至850℃‑900℃;第一次预煅成形,其工序为将加热至850℃‑900℃的胚料进行正挤压杆部成形;将预煅件放入加热炉并以70‑90℃/h的冷却速度冷却到560℃±10℃;对预煅件进行第二次预煅成形,其工序为将冷却到560℃±10℃的锻件进行反挤压杯部成形;将预煅件置入680℃加热炉保温1‑1.5h,随后出炉整框空冷;将预煅件进行抛丸处理、磷皂化处理;将预煅件冷挤压成型,其工序为将经磷皂化处理完的预煅件进行冷挤压齿形成形。

    一种长尺寸轴管内腔精锻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3482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66809.5

    申请日:2017-0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13/02 B21K1/06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长尺寸轴管内腔精锻成型模具,其包括模具固定填块,填块中央位置处设置顶杆,设置在填块上方的约束系统护圈,其内侧设置有约束系统;约束系统护圈上方设置凹模,其包括模套、模仁以及型腔,模仁上设有导向槽;约束系统包括与填块固定的底板,顶板,与导向槽配合的导向柱以及设置在底板与顶板之间的弹簧,所述顶板上设有与型腔配合的托杆,顶杆与顶板连接,托杆与型腔同轴设置。本发明还提出轴管内腔精锻成型工艺。本发明的长尺寸轴管内腔精锻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在模具中设置约束系统,对成型过程中的凸模下行速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可以有效地避免成型过程中产生裂纹等缺陷,大幅提高成型的成品率,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用于高速激光熔覆的送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139472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097131.1

    申请日:2020-0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激光加工领域,特指一种用于高速激光熔覆的送粉装置。装置包括:玻璃漏斗筒、搅拌器、送粉块、排粉块,转盘。送粉器上盖、密封圈与送粉器底盘固连密封组成送粉器本体。送粉器底盘侧面开有输气口,通过该口可向送粉器本体内腔输入惰性气体。玻璃漏斗筒通过螺纹安装于送粉器上盖送粉口上,储存于玻璃漏斗筒内的粉末经过玻璃漏斗筒内搅拌器的均匀搅拌穿过送粉块锥形孔落入转盘的滑槽内。在转盘匀速转动下,转盘滑槽内落入均匀等量的粉末,位于滑槽内的粉末在运转至送粉器上盖排粉口位置时受到排粉块挡粉滑块的阻挡,同时通过排粉管对该位置粉末进行抽吸,最终粉末被排粉管吸出。利用抽吸的方式将粉末吸出,使得送出的合金粉末更加均匀。

    货物运输车载用储存仓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353473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0730063.2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货物运输车载用储存仓,包括仓体、传动机构、阻隔机构、推动机构和通风机构,所述仓体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上的防护门,所述外壳内底部设置有设备腔,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装于设备腔内的第一电机、固接于第一电机输出端的传动轴、套装于传动轴上两侧的蜗杆、可转动安装于设备腔两侧的螺杆、套装于螺杆上并与蜗杆啮合传动的蜗轮、适于相对螺杆滑动的第一传动板以及固接于第一传动板上的第一支撑台,所述阻隔机构位于外壳内上方,用于定位外壳内的货物,所述推动机构位于传动机构内,用于阻隔货物之间的触碰,所述通风机构位于外壳上,用于排出外壳内的湿气,无需人工进行搬动,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能够降低劳动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