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枇杷采后病害的活性冻干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734866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1911009490.0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防治枇杷采后病害的活性冻干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水果采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冻干粉包括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E1、乳糖、谷氨酸钠、山梨醇和菊粉;本发明先将活化后的美极梅奇酵母E1接入NYDB中富集培养,然后将培养液离心收获菌泥,再用保护剂溶液重悬菌泥制成菌悬液,分装后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冻干粉;使用时用无菌水悬浮并调整酵母浓度至1×108cells/mL,将枇杷在菌液中浸泡5min后取出或者直接均匀喷洒于枇杷果实表面,晾干。活性冻干粉处理,能显著降低枇杷果实灰斑病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而且可显著降低枇杷果实的腐烂指数;抑制果实失重率和果皮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并延缓枇杷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质及Vc含量的降低。

    基于柠檬形克勒克酵母和间型假丝酵母联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52211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11074.9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果采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柠檬形克勒克酵母和间型假丝酵母联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先将柠檬形克勒克酵母、间型假丝酵母C17培养后的种子液加入NYDB培养基,按照3:1:100的体积比混合,经离心得到的菌体,加入保护剂后再进行冷冻干燥,得到联合菌剂;联合菌剂可用于防治黄桃采后炭疽病,具体步骤为:使用时用无菌水悬浮并调整酵母浓度至1×108cells/mL,将菌液均匀喷洒于黄桃表面或将黄桃在菌液中浸泡后取出,自然晾干;联合菌剂处理后的桃果实炭疽病发病率和自然腐烂率显著降低,并延缓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及Vc含量的降低,抑制果实失重率和果皮细胞膜透性的增加。

    一种基于双焦点菲涅耳透镜的太阳光聚光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388758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910554848.1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焦点菲涅耳透镜的太阳光聚光系统,包括:同心的大菲涅耳透镜和小菲涅耳透镜、同轴设置的大镜筒和小镜筒,大菲涅耳透镜安装于大镜筒上,小菲涅耳透镜安装于小透镜上;四象限光电池,位于小镜筒的窄端面的圆心位置;滤光片,同轴安装于大镜筒内;聚光玻璃锥棒,安装于大镜筒的封闭端面;传光光纤和照明漫射器;反馈光纤和反馈监测单元;追踪装置;控制系统,反馈监测单元、四象限光电池和追踪装置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本发明在同一透镜组件上同时实现两个焦点,增大单个透镜的聚光面积,简化结构,并通过采用精定位与粗定位相结合的定位方法,扩大跟踪范围,提高跟踪精度,降低系统的成本。

    一种基于菲涅耳透镜的太阳光聚光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826206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810600157.6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菲涅耳透镜的太阳光聚光系统,包括设在追踪装置上的镜筒,镜筒的一端设有菲涅耳透镜,另一端设有与菲涅耳透镜同轴的聚光玻璃锥棒以及紧密排布在聚光玻璃锥棒外侧的追踪玻璃锥棒,聚光玻璃锥棒通过第一传光光纤与照明漫射器连接,追踪玻璃锥棒的出射端面与第一监测盒内的第一漫射器连接,第一漫射器正对第一光电池,反馈光纤一端与照明漫射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检测盒内的第二漫射器连接,第二漫射器正对第二光电池,两个光电池以及追踪装置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本发明以反馈光纤采集第一传光光纤输出的太阳光的强度信息,实现对太阳光会聚情况的直接反馈,从而对追踪系统进行更为有效的控制和调节,实现闭路控制。

    一种防治枇杷采后病害的活性冻干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734866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1009490.0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防治枇杷采后病害的活性冻干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水果采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冻干粉包括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E1、乳糖、谷氨酸钠、山梨醇和菊粉;本发明先将活化后的美极梅奇酵母E1接入NYDB中富集培养,然后将培养液离心收获菌泥,再用保护剂溶液重悬菌泥制成菌悬液,分装后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冻干粉;使用时用无菌水悬浮并调整酵母浓度至1×108cells/mL,将枇杷在菌液中浸泡5min后取出或者直接均匀喷洒于枇杷果实表面,晾干。活性冻干粉处理,能显著降低枇杷果实灰斑病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而且可显著降低枇杷果实的腐烂指数;抑制果实失重率和果皮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并延缓枇杷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质及Vc含量的降低。

    一株防治枇杷采后灰斑病的美极梅奇酵母菌株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684678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1009506.8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防治枇杷采后灰斑病的美极梅奇酵母菌株及其应用,属于水果采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该生防酵母菌鉴定为美极梅奇酵母菌(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9256。本发明先制备韦司梅拟盘多毛孢P2分生孢子悬浮液和美极梅奇酵母菌E1菌悬液,备用;然后在枇杷果实赤道部位打一个孔(3mm×3mm),加入E1菌悬液,2h后再加入P2分生孢子悬浮液;晾干后,放入塑料筐中,用保鲜膜密封,于室温下贮藏。经菌悬液处理的枇杷灰斑病发病率和腐烂直降均显著降低。因此,美极梅奇酵母菌可以用于防治枇杷采后灰斑病,减少化学杀菌的使用给人体健康带来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一种季也蒙毕赤酵母菌液体生防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3611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89838.6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季也蒙毕赤酵母菌液体生防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防菌剂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季也蒙毕赤酵母菌液体生防菌剂,该生防菌剂配方内容为:1×106~1×109CFU/mL季也蒙毕赤酵母菌(Pichia guilliermondii)、2.5~7.5wt藻糖、0.01~0.03wt胱甘肽、0.01~0.03wt坏血酸、0.02~0.05mol/L pH6.5磷酸缓冲液;本发明还对此液体生防菌剂的果实生防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Y35‑1酵母菌液体菌剂处理的油桃果实发病率与果实病斑直径均比对照组中的明显减少,且与之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显示本发明配制的液体制剂能有效抑制油桃、枇杷果实中的炭疽病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一种基于双焦点菲涅耳透镜的太阳光聚光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388758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554848.1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焦点菲涅耳透镜的太阳光聚光系统,包括:同心的大菲涅耳透镜和小菲涅耳透镜、同轴设置的大镜筒和小镜筒,大菲涅耳透镜安装于大镜筒上,小菲涅耳透镜安装于小透镜上;四象限光电池,位于小镜筒的窄端面的圆心位置;滤光片,同轴安装于大镜筒内;聚光玻璃锥棒,安装于大镜筒的封闭端面;传光光纤和照明漫射器;反馈光纤和反馈监测单元;追踪装置;控制系统,反馈监测单元、四象限光电池和追踪装置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本发明在同一透镜组件上同时实现两个焦点,增大单个透镜的聚光面积,简化结构,并通过采用精定位与粗定位相结合的定位方法,扩大跟踪范围,提高跟踪精度,降低系统的成本。

    一种基于菲涅耳透镜的太阳光聚光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826206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600157.6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菲涅耳透镜的太阳光聚光系统,包括设在追踪装置上的镜筒,镜筒的一端设有菲涅耳透镜,另一端设有与菲涅耳透镜同轴的聚光玻璃锥棒以及紧密排布在聚光玻璃锥棒外侧的追踪玻璃锥棒,聚光玻璃锥棒通过第一传光光纤与照明漫射器连接,追踪玻璃锥棒的出射端面与第一监测盒内的第一漫射器连接,第一漫射器正对第一光电池,反馈光纤一端与照明漫射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检测盒内的第二漫射器连接,第二漫射器正对第二光电池,两个光电池以及追踪装置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本发明以反馈光纤采集第一传光光纤输出的太阳光的强度信息,实现对太阳光会聚情况的直接反馈,从而对追踪系统进行更为有效的控制和调节,实现闭路控制。

    添加钴离子实现氧化铜电化学可控重构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38538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40007.3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催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添加钴离子实现氧化铜电化学可控重构的方法,包括在三电极体系中以铂片为对电极,汞/氧化汞电极(Hg/HgO)为参比电极,氧化铜为工作电极,电解液为碱性溶液,在H型电解池中对氧化铜进行LSV测试至曲线稳定,所述氧化铜是经循环伏安法制得氧化铜前驱体,再经热解后制得;向电解池阳极添加钴离子溶液,静置,对氧化铜进行LSV测试至稳定。本发明向电解液中添加微量钴离子可使氧化铜的催化性能显著提升,调节加入钴离子的浓度使氧化铜生长出不同尺寸的纳米线,实现氧化铜的电化学可控重构。催化剂表面的纳米线不仅增大了其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而且使电荷转移电阻明显减小,有利于降低实际催化过程中的过电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