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MOF-74/石墨烯复合阴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963830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634981.X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083 H01M4/90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领域,提供一种M‑MOF‑74/石墨烯复合阴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用途。一种用于锂‑空气电池的具有高比表面积的多孔M‑MOF‑74/石墨烯(M=Co,Mn,Zn,Mg,Fe)阴极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同时还提供了一种由所述复合材料制成的锂空气电池阴极。本发明所述的多孔M‑MOF‑74/石墨烯复合材料用作锂空气电池多孔电极时。由于将具有多且高度分散的催化活性位点的、大比表面积的、丰富孔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与超高导电性的石墨烯复合,有利于空气中的氧气在催化剂中的扩散,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因此该复合材料负极用于锂空气电池多孔电极时,具有高的充放电容量。

    一种电池模组热管理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50663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910131758.1

    申请日:2019-02-2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热管理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多个导流板、驱动机构、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导流板分别位于单体电池的底部和侧面;驱动机构与导流板连接,驱动导流板与单体电池底部和/或侧面的贴合或分离;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每个单体电池底部和侧面的温度信号;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驱动机构连接;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温度信号控制驱动机构使导流板与单体电池底部和/或侧面贴合或分离。解决了电池模组内部单体电池各个位置温度不均衡性,保证了单体电池的温度一致性,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一种原位合成多孔纳米四氧化三钴/碳负极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48071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064641.1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位合成多孔纳米四氧化三钴/碳负极材料的方法,属于电化学领域。具体步骤为:采用溶剂热合成一种棒状多孔钴基金属有机框架;经洗涤、浸泡,真空干燥后得到前驱体,将此前驱体后放入惰性/氧混合气氛的管式炉中于高温碳化分解,得到具有多级多孔纳微米棒状结构Co3O4/C负极材料;本发明以具有周期性网络晶体结构的多孔、大比表面积钴基金属有机框架为自模板式前驱体,采用原位热分解的方法获取多级多孔纳微米棒状结构Co3O4/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不仅过程简单,而且所得产物电导率高、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良好。

    一种原位合成多孔纳米四氧化三钴/碳负极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48071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810064641.1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位合成多孔纳米四氧化三钴/碳负极材料的方法,属于电化学领域。具体步骤为:采用溶剂热合成一种棒状多孔钴基金属有机框架;经洗涤、浸泡,真空干燥后得到前驱体,将此前驱体后放入惰性/氧混合气氛的管式炉中于高温碳化分解,得到具有多级多孔纳微米棒状结构Co3O4/C负极材料;本发明以具有周期性网络晶体结构的多孔、大比表面积钴基金属有机框架为自模板式前驱体,采用原位热分解的方法获取多级多孔纳微米棒状结构Co3O4/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不仅过程简单,而且所得产物电导率高、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良好。

    一种电池模组热管理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50663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131758.1

    申请日:2019-02-2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热管理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多个导流板、驱动机构、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导流板分别位于单体电池的底部和侧面;驱动机构与导流板连接,驱动导流板与单体电池底部和/或侧面的贴合或分离;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每个单体电池底部和侧面的温度信号;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驱动机构连接;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温度信号控制驱动机构使导流板与单体电池底部和/或侧面贴合或分离。解决了电池模组内部单体电池各个位置温度不均衡性,保证了单体电池的温度一致性,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