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57877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347499.6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对小孔径的细长孔内表面强化加工的双驱式孔壁加工系统及方法,连杆一下端通过连接在曲轴中部,连杆一上端连接活塞一下端,活塞一上端从活塞缸底部伸进活塞缸,活塞一正上方的活塞缸内部放置带有上下垂直工件孔的工件,工件的正上方是活塞二,活塞二下段伸在密封盖中,活塞二上端通过连接连杆二下端,连杆二上端连接曲轴二中部,供液系统能向活塞缸腔体中注入和排出液体;控制器通过分别控制竖直移动工作台、驱动电机一、驱动电机二和供液系统;通过活塞在密封腔室中的快速往复运动改变待强化孔内液体的体积来改变液体压力,使孔壁发生一定量的塑性变形,进而实现对孔壁的强化,在两活塞的共同作用下,空化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157877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910347499.6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对小孔径的细长孔内表面强化加工的双驱式孔壁加工系统及方法,连杆一下端通过连接在曲轴中部,连杆一上端连接活塞一下端,活塞一上端从活塞缸底部伸进活塞缸,活塞一正上方的活塞缸内部放置带有上下垂直工件孔的工件,工件的正上方是活塞二,活塞二下段伸在密封盖中,活塞二上端通过连接连杆二下端,连杆二上端连接曲轴二中部,供液系统能向活塞缸腔体中注入和排出液体;控制器通过分别控制竖直移动工作台、驱动电机一、驱动电机二和供液系统;通过活塞在密封腔室中的快速往复运动改变待强化孔内液体的体积来改变液体压力,使孔壁发生一定量的塑性变形,进而实现对孔壁的强化,在两活塞的共同作用下,空化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106332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910347460.4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C21D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对微型孔的内表面进行强化加工的摆动容积交变式微孔内表面强化装置,底座的上表面是凹球面,缸体的底部缸底的下表面是凸球面,底座的上表面是凹球面,凹球面与凸球面的球心重合,凹球面与凸球面之间布置多个与缸底固定连接的滚珠,在缸体的内部底壁上竖直置放工件,工件中间开有竖直的微孔中注满液体,件的正上方连接顶盖,顶盖的中心通孔中设有活塞,活塞正中间固定连接竖直的连接杆下端,连接杆上端向上伸出顶盖上方且固定套在水平布置的摆动轴上,摆动轴由摆动马达驱动来回转动,摆动轴的中心在所述球心的正上方,与球心之间具有偏心距;采用摆动式容积交变产生空化,对微孔内表面进行强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010633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47460.4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C21D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对微型孔的内表面进行强化加工的摆动容积交变式微孔内表面强化装置,底座的上表面是凹球面,缸体的底部缸底的下表面是凸球面,底座的上表面是凹球面,凹球面与凸球面的球心重合,凹球面与凸球面之间布置多个与缸底固定连接的滚珠,在缸体的内部底壁上竖直置放工件,工件中间开有竖直的微孔中注满液体,件的正上方连接顶盖,顶盖的中心通孔中设有活塞,活塞正中间固定连接竖直的连接杆下端,连接杆上端向上伸出顶盖上方且固定套在水平布置的摆动轴上,摆动轴由摆动马达驱动来回转动,摆动轴的中心在所述球心的正上方,与球心之间具有偏心距;采用摆动式容积交变产生空化,对微孔内表面进行强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705273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88034.1
申请日:2017-03-2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B23P15/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15/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沟槽管制造方法,首先制作内沟槽压制成形模具,然后利用内沟槽压制成形模具压制薄壁板材获得沟槽插管,将沟槽插管插入基管内,然后将沟槽插管和基管一并放入烧结模具中,接着将棒芯插入沟槽插管内,并在棒芯与沟槽插管之间填充粉末颗粒,最后进行保温烧结,保温烧结完成后,随炉冷却至室温,获得复合沟槽管;本发明完全摒弃了传统沟槽塑性成形工艺,采用薄壁板材模压成形的方式制造沟槽,具有生产效率高,沟槽高宽比、沟槽形状可方便地有模具控制,突破了传统工艺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132839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15894.6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G01N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金属复合管之基覆管界面结合强度测试模具及方法,涉及材料性能测试领域,包括上模板和下模座;所述上模板与下模座之间通过导柱导向连接;所述上模板上安装有上模座,上模座上安装有冲头刀块,所述下模座内设置有下模刀口;所述下模刀口中心开设有阶梯孔;所述冲头刀块外径与基覆管外管内径相同,下模刀口中的阶梯孔中有一个孔的内径与其配合的冲头刀块外径相同。冲头刀块和上模座可拆卸连接,可以只对冲头刀块进行更换,下模刀口采用一模多刀口设计,一个下模刀口可以对多种试样进行压剪实验,操作容易,极大地降低了成本;模具零件的数量少,结构简单,使用和维护方便,模具的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07167023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420853.4
申请日:2017-06-0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nventor: 涂文斌
IPC: F28F1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树枝状仿生换热强化结构,包括主干部分,所述主干部分为一长管,所述长管上沿轴向设有多组枝干部分,每组枝干部分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布的枝干,所述枝干为“S”型,所述多组枝干部分在主干部分上均匀分布或者按需不均匀分布,各组枝干部分的枝干或者对齐或者错开。本发明结构简单,管状主干、枝干也可采用实心棒料,可进一步简化制造过程,无需辅助安装零件,可直接插入换热管使用;与传统管内强化结构相比,本发明使可得换热管中心区域流体沿着枝干顺畅地流向换热管管壁区域,其调控流体的路线与管内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分布相吻合,其流动损耗可降到最低。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