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90061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575312.X
申请日:2015-09-1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F04D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流泵叶轮出口流场的PIV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叶轮、导叶、泵轴、前置进口管段、中间连接管段、后置出口管段以及PIV测量系统;叶轮端壁安装前置进口管段;导叶端壁安装后置出口管段;前置进口管段和后置出口管段之间安装中间连接管段,三者连接构成内壁平滑的混流泵外泵体;中间连接管段整体由透明有机玻璃制成;后置出口管段管壁上开设至少三个测量孔,测量孔处于导叶之间且正对导叶流道;PIV测量系统包括计算机和与其连接的CCD相机、激光片光源,CCD相机用于拍摄叶轮出口流场的流动状态。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混流泵叶轮出口轴截面和垂直轴环面流场的PIV测量,进而全面反应叶轮出口处流场的流动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05090061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75312.X
申请日:2015-09-1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F04D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流泵叶轮出口流场的PIV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叶轮、导叶、泵轴、前置进口管段、中间连接管段、后置出口管段以及PIV测量系统;叶轮端壁安装前置进口管段;导叶端壁安装后置出口管段;前置进口管段和后置出口管段之间安装中间连接管段,三者连接构成内壁平滑的混流泵外泵体;中间连接管段整体由透明有机玻璃制成;后置出口管段管壁上开设至少三个测量孔,测量孔处于导叶之间且正对导叶流道;PIV测量系统包括计算机和与其连接的CCD相机、激光片光源,CCD相机用于拍摄叶轮出口流场的流动状态。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混流泵叶轮出口轴截面和垂直轴环面流场的PIV测量,进而全面反应叶轮出口处流场的流动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04879316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510246139.9
申请日:2015-05-1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锈钢冲焊式离心泵叶轮及其改进焊接方法,包括前盖板、叶片、后盖板和轮毂,前盖板与叶片耦合的一面设有第一凹槽,其数量与叶片的数量相同,其形状与叶片贴近前盖板一端的形状相同;后盖板与叶片耦合的一面设有第二凹槽,其数量与叶片的数量相同,其形状与叶片贴近后盖板一端的形状相同;焊接过程中,依据叶轮模型的叶片与前盖板、后盖板贴合端的空间曲线形状,先在前盖板、后盖板平面上分别冲压出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使得叶片两端能够嵌入前盖板和后盖板中,从而在叶轮焊接时彼此间能够较好的贴合,避免出现漏焊、焊接等不紧密现象,提高了叶轮的强度和离心泵的抗汽蚀性能指标,进而提高了叶轮的性能效率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5134667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639094.1
申请日:2015-09-3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开式叶轮离心泵的抗汽蚀结构,包括半开式叶轮、蜗壳和蜗壳前泵壁,还包括一金属嵌件,所述金属嵌件包括一体化光滑连接的外圆环和内圆环;所述外圆环为水平环;所述内圆环为倾斜环;所述金属嵌件固定于蜗壳前泵壁上,且与半开式叶轮同轴;所述内圆环的宽度大于等于半开式叶轮的叶片前流线的长度。该抗汽蚀结构不仅减小了水力损失、改善了半开式叶轮内部介质的流动状态,而且显著改善了半开式叶轮离心泵蜗壳前泵壁的抗汽蚀性能,提高了离心泵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本发明所述抗汽蚀方法简单、实施方便,大大降低了离心泵的改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114337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77513.3
申请日:2015-09-1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F04D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叶片泵瞬态流场同步精确测量装置与方法,包括试验装置系统、变转速工况转轴相位锁定装置和PIV测量系统;试验装置系统包括电机、模型泵、管路系统和稳压罐;电机的电机轴后端连接模型泵;模型泵通过管路系统连接稳压罐;变转速工况转轴相位锁定装置包括点光源激光器、动圆盘和点激光接收器;动圆盘的圆周外缘设有多个圆孔;动圆盘垂直于电机轴且固定在电机轴的前端;点光源激光器位于动圆盘的外侧,激光接收器位于动圆盘的内侧,点光源激光器和激光接收器在同一水平线上;PIV测量系统连接变转速工况转轴相位锁定装置。该装置可准确测量输出叶片泵启动、停机过程的叶片泵转速参数,实现不同转速下同相位瞬态流场的数据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04879316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246139.9
申请日:2015-05-1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锈钢冲焊式离心泵叶轮及其改进焊接方法,包括前盖板、叶片、后盖板和轮毂,前盖板与叶片耦合的一面设有第一凹槽,其数量与叶片的数量相同,其形状与叶片贴近前盖板一端的形状相同;后盖板与叶片耦合的一面设有第二凹槽,其数量与叶片的数量相同,其形状与叶片贴近后盖板一端的形状相同;焊接过程中,依据叶轮模型的叶片与前盖板、后盖板贴合端的空间曲线形状,先在前盖板、后盖板平面上分别冲压出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使得叶片两端能够嵌入前盖板和后盖板中,从而在叶轮焊接时彼此间能够较好的贴合,避免出现漏焊、焊接等不紧密现象,提高了叶轮的强度和离心泵的抗汽蚀性能指标,进而提高了叶轮的性能效率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4819167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203363.X
申请日:2015-04-2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锈钢冲焊离心泵叶轮及设计方法,包括前盖板、改进叶片、后盖板和轮毂,所述改进叶片前端设有前盖板,所述改进叶片后端设有后盖板,所述后盖板后端设置有轮毂;所述改进叶片为圆柱直叶片;所述改进叶片贴合前盖板一端的轴面投影线为直线;所述改进叶片贴合前盖板一端的平面展开线为凸缘曲线;通过将原有梯形平面叶片设计为带弧度的凸缘平面叶片,使得该凸缘平面叶片经冲压弯曲后,与前盖板焊接时贴合更加紧密,焊接处不易出现漏焊、虚焊情况,避免泵运行时液体在流道间发生串流,进而提高焊接部位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05136054U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20701257.X
申请日:2015-09-1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F04D1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流泵叶轮出口流场的PIV测量装置,包括叶轮、导叶、泵轴、前置进口管段、中间连接管段、后置出口管段以及PIV测量系统;叶轮端壁安装前置进口管段;导叶端壁安装后置出口管段;前置进口管段和后置出口管段之间安装中间连接管段,三者连接构成内壁平滑的混流泵外泵体;中间连接管段整体由透明有机玻璃制成;后置出口管段管壁上开设至少三个测量孔,测量孔处于导叶之间且正对导叶流道;PIV测量系统包括计算机和与其连接的CCD相机、激光片光源,CCD相机用于拍摄叶轮出口流场的流动状态。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混流泵叶轮出口轴截面和垂直轴环面流场的PIV测量,进而全面反应叶轮出口处流场的流动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205064391U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20771983.9
申请日:2015-09-3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开式叶轮离心泵的抗汽蚀结构,包括半开式叶轮、蜗壳和蜗壳前泵壁,还包括一金属嵌件,所述金属嵌件包括一体化光滑连接的外圆环和内圆环;所述外圆环为水平环;所述内圆环为倾斜环;所述金属嵌件固定于蜗壳前泵壁上,且与半开式叶轮同轴;所述内圆环的宽度大于等于半开式叶轮的叶片前流线的长度。该抗汽蚀结构不仅减小了水力损失、改善了半开式叶轮内部介质的流动状态,而且显著改善了半开式叶轮离心泵蜗壳前泵壁的抗汽蚀性能,提高了离心泵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所述抗汽蚀方法简单、实施方便,大大降低了离心泵的改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5001216U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20705285.9
申请日:2015-09-1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F04D1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叶片泵瞬态流场同步精确测量装置,包括试验装置系统、变转速工况转轴相位锁定装置和PIV测量系统;试验装置系统包括电机、模型泵、管路系统和稳压罐;电机的电机轴后端连接模型泵;模型泵通过管路系统连接稳压罐;变转速工况转轴相位锁定装置包括点光源激光器、动圆盘和点激光接收器;动圆盘的圆周外缘设有多个圆孔;动圆盘垂直于电机轴且固定在电机轴的前端;点光源激光器位于动圆盘的外侧,激光接收器位于动圆盘的内侧,点光源激光器和激光接收器在同一水平线上;PIV测量系统连接变转速工况转轴相位锁定装置。该装置可准确测量输出叶片泵启动、停机过程的叶片泵转速参数,实现不同转速下同相位瞬态流场的数据采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