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高塑性铸锻复合铝合金及构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29078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0861540.1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强度高塑性铸锻复合铝合金及构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铝、硅、铜、锶、锆和钛组成,Zr/Ti质量百分比1.15‑1.27:1,各组份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该合金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1)熔炼;(2)均质化退火(250℃×6 h+350℃×6 h+450℃×6 h+480℃×20 h);(3)固溶(480℃×1h+490℃×1h,温水淬);(4)锻压工艺(锻压温度450℃,变形量为50%)(4)强韧化热处理:(480℃×2h+490℃×2h固溶,温水淬;191℃×12h时效)。本发明的实测强度为379.20MPa,断裂伸长率为10.5%;并且合金性能稳定。

    Sr、Zr、Ti三元复合微合金化Al-Si-Cu系铸造铝合金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07471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0862848.8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一种Sr、Zr、Ti三元复合微合金化的高强度高硬度Al‑Si‑Cu系铸造铝合金,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Al、Si、Cu、Sr、Zr、Ti组成。制备方法包括:1.熔炼;2.除杂浇铸;3.均匀化退火—固溶—淬火—时效处理。本发明的Sr、Zr、Ti三元复合微合金化的Al‑Si‑Cu系铸造铝合金的强度为334.347~371.884 MPa、延伸率为4.3~5.25%,断口呈韧窝特征的典型韧性断裂,硬度为137.6~144.1HV,相比Al3Ti、A13Zr单一化合物相具有更好的微合金化作用,在不降低合金铸造性能保证合金组织致密的同时高效细化了合金中的Si相和化合物相,有效提高了铸造铝合金的强度和塑性。

    720-740MPa冷挤压Al-Zn-Mg-Cu-Ti铝合金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92445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0862825.7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一种720‑740MPa冷挤压Al‑Zn‑Mg‑Cu‑Ti铝合金及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铝合金主要由铝、锌、镁、铜、锆和钛组成。其制备依次包括:熔铸;均质化退火;冷挤压;固溶处理;时效处理。本发明合金晶粒细小,强度可达720‑740MPa,其晶间腐蚀深度为124.55~132.36μm。本发明通过Zr、Ti复合微合金化细化合金晶粒,控制Zr/Ti的比例为1/2,同时通过调整Zn元素含量为9.5 wt%左右,最大化提高η(MgZn2)相在基体中的含量,并改善热处理工艺,大幅提高了合金的拉伸强度与抗腐蚀性,较好地解决了现有的7000系铝合金存在的强度与抗腐蚀性很难兼顾的问题。

    一种高塑性Al-Si-Cu系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92439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910862639.3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塑性Al‑Si‑Cu系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合金主要由铝(Al)、硅(Si)、铜(Cu)、锶(Sr)、锆(Zr)和钛(Ti)组成。制备方法包括:(1)将铸造铝合金进行250℃×6h+350℃×6h+450℃×6h+480℃×20h均质化退火处理。(2)将合金进行480℃×2h+490℃×2h高温固溶处理,然后进行60℃水淬;(3)将固溶淬火后的合金放入191℃的温度下保温12h,最后取出空冷。本发明通过Sr微合金化细化Si相尺寸,增强合金的性能,同时通过Zr、Ti进一步复合微合金化脆性化合的化合物相,可以获得高塑性Al‑Si‑Cu系铸造铝合金。

    新型高强度高塑性铸锻复合铝合金及构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29078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861540.1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强度高塑性铸锻复合铝合金及构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铝、硅、铜、锶、锆和钛组成,Zr/Ti质量百分比1.15-1.27:1,各组份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该合金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1)熔炼;(2)均质化退火(250℃×6 h+350℃×6 h+450℃×6 h+480℃×20 h);(3)固溶(480℃×1h+490℃×1h,温水淬);(4)锻压工艺(锻压温度450℃,变形量为50%)(4)强韧化热处理:(480℃×2h+490℃×2h固溶,温水淬;191℃×12h时效)。本发明的实测强度为379.20MPa,断裂伸长率为10.5%;并且合金性能稳定。

    Sr、Zr、Ti三元复合微合金化Al-Si-Cu系铸造铝合金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07471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862848.8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一种Sr、Zr、Ti三元复合微合金化的高强度高硬度Al-Si-Cu系铸造铝合金,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Al、Si、Cu、Sr、Zr、Ti组成。制备方法包括:1.熔炼;2.除杂浇铸;3.均匀化退火—固溶—淬火—时效处理。本发明的Sr、Zr、Ti三元复合微合金化的Al-Si-Cu系铸造铝合金的强度为334.347~371.884 MPa、延伸率为4.3~5.25%,断口呈韧窝特征的典型韧性断裂,硬度为137.6~144.1HV,相比Al3Ti、A13Zr单一化合物相具有更好的微合金化作用,在不降低合金铸造性能保证合金组织致密的同时高效细化了合金中的Si相和化合物相,有效提高了铸造铝合金的强度和塑性。

    一种提高800MPa强度级超强铝合金综合性能的T6I4-RRA耦合时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6122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426470.9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高800MPa强度级超强铝合金综合性能的T6I4‑RRA耦合时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Al‑Zn‑Mg‑Cu系超强铝合金T6I4(121℃×2h(淬火)+65℃×120h)和RRA(121℃×24h+170℃×1h+121℃×24h)人工时效基础上进行耦合,得到一种新的断续‑回归再时效耦合时效制度,其工艺为121℃×2h(淬火)+65℃×120h+121℃×24h+170℃×1h+121℃×24h。本发明T6I4‑RRA耦合时效制度,相比传统T6时效(121℃×24h),其晶内时效析出相的GP区减少、小η’相增多,晶界时效析出相具有尺寸小、分布不连续特征,合金抗拉强度提高6.4%~‑2.0%,断后伸长率提高55.6%~28.5%,同时抗晶间腐蚀性能提高。

    新型耐热耐腐蚀2219型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92448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862611.X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型耐热耐腐蚀2219型铝合金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铝、铜、锰、锌、锶、锆和钛组成。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首先,将纯Al、Al-Cu、Al-Sr、Al-Zr、Al-Ti-B和Al-Mn中间合金置于电阻丝熔炼炉中熔炼,保温1h后降温至750℃加入纯Zn;其次,保温1.5~2h,待所有中间合金和金属熔化后,调温至760±10℃,加入六氯乙烷一次除气,静置保温后,再加入六氯乙烷二次除气,静置保温后去渣并浇入预热至400±10℃的金属模具中浇铸成锭;最后,进行均匀化退火—热挤压—固溶—淬火—时效处理。本发明铝合金耐腐蚀性好,耐热性好,能极大地满足高温服役铝合金结构件的制造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