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8118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21635.4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燃烧供热供电的微型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装置,包括微燃烧供热供电系统和电解池电解制氢系统,所述微燃烧供热供电系统包括微燃烧室和热光电池,所述微燃烧室与燃料输送系统连通,通过燃烧微燃烧室内的燃料,使微燃烧室壁面管道内的液体水变成水蒸气;所述热光电池安装在燃烧室外壁面用于产生电能;所述电解池电解制氢系统包括电解池,产生的所述水蒸气输入电解池内,所述热光电池产生的电能输入电解池中,用于将水蒸气电解产生氢气。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微尺度燃烧和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的优点,将两者结合运用使制氢效率提升,能耗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864237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555010.7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H01M8/04223 , H01M8/04791 , H01M8/0612 , H01M8/06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催化和微燃烧的氢燃料电池尾气后处理装置,包括制氢装置、氢燃料电池、尾气过滤装置、气体预混室、气体浓度监测控制系统、自动点火系统和微燃烧室;所述氢燃料电池的尾气出口通过管路依次与尾气过滤装置、气体预混室和微燃烧室串联,所述尾气过滤装置用于气液分离;所述气体预混室与制氢装置连接,所述气体浓度监测控制系统根据气体预混室出口的氢气浓度,控制所述制氢装置给气体预混室补充氢气;所述微燃烧室内设有点火装置,所述自动点火系统根据微燃烧室内的温度,控制所述点火装置点火;所述微燃烧室外接动力设备或发电系统。本发明可实现尾气中氢气、氧气和热量的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706861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604330.7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微热光电的旋流式进气多孔介质燃烧器,包括进气区、燃烧区和预混区,所述预混区位于进气区和燃烧区之间,所述进气区内均布若干进气通道,任一所述进气通道的进口与出口在周向上偏移,所述预混区内设有与所述进气通道一一对应的催化挡板,且所述催化挡板靠近进气通道的出口,用于使燃料迅速混合达到均匀状态。所述燃烧区内根据流向依次填充燃烧区多孔介质和蓄热区多孔介质。本发明在预混合区域采用气体预混合方式,可以大幅增强点火处气流的稳定性,提高了燃烧强度,且增大了预混气流与多孔介质的接触面积,更加充分的利用了多孔介质的回热作用,提高了燃烧效率,令燃烧更加完全。
-
公开(公告)号:CN106545854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610906680.2
申请日:2016-10-1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热光电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将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微型装置,即微燃烧器,特指一种壁面嵌入热管的微型燃烧器,基于微尺度预混合燃烧技术和微型热管技术对微燃烧器结构进行改进,在燃烧器壁面内加入一系列微型热管,改善壁面温度均匀性以提高微燃烧器的总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524143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610993513.6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微热光电系统的燃烧器,包括燃烧室上部、点火器、燃烧室下部;所述燃烧室上部与所述燃烧室下部通过耐高温胶粘连;所述燃烧室的下部和燃烧室上部截面为矩形;所述燃烧室上部内设有尾气处理区域和多孔介质区域;所述燃烧室下部通过陶瓷片分割成多个催化燃烧区域,与所述燃烧室下部的长边面相邻的陶瓷片单面涂覆催化剂,且与所述燃烧室下部的长边面面对面。所述燃烧室上部与所述燃烧室下部之间设置点火器,并插入所述催化燃烧区域内。本发明可以能实现微小尺度下多燃料和各种极限条件下的稳定高效燃烧,可以提供稳定的壁面高温,同时能够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3145436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80140.X
申请日:2013-03-1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C04B35/80 , C04B38/00 , C04B35/56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孔陶瓷,特指由SiC纳米线装饰层状多孔SiOC陶瓷的制备方法,以滤纸为模板,有机硅树脂为高分子前驱体,通过原位反应合成了由SiC纳米线装饰的层状多孔陶瓷,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合成的SiC纳米线生长在层状多孔陶瓷中,有效提高了多孔陶瓷的性能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4322615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1573523.1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F28D1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微动力系统的相变散热装置,包括封闭壳体、喷管和相变材料;所述封闭壳体内分为液体区和气体区,所述液体区位于封闭壳体的底部,所述液体区内设有相变材料,所述封闭壳体的底部与热源接触;若干所述喷管贯穿封闭壳体的气体区,且所述喷管与封闭壳体不导通;若干所述喷管内流体冷却气体。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廉,能够满足不同使用情境下的散热需求,且具有较简单的安装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1864237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10555010.7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H01M8/04223 , H01M8/04791 , H01M8/0612 , H01M8/06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催化和微燃烧的氢燃料电池尾气后处理装置,包括制氢装置、氢燃料电池、尾气过滤装置、气体预混室、气体浓度监测控制系统、自动点火系统和微燃烧室;所述氢燃料电池的尾气出口通过管路依次与尾气过滤装置、气体预混室和微燃烧室串联,所述尾气过滤装置用于气液分离;所述气体预混室与制氢装置连接,所述气体浓度监测控制系统根据气体预混室出口的氢气浓度,控制所述制氢装置给气体预混室补充氢气;所述微燃烧室内设有点火装置,所述自动点火系统根据微燃烧室内的温度,控制所述点火装置点火;所述微燃烧室外接动力设备或发电系统。本发明可实现尾气中氢气、氧气和热量的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588673B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710857271.2
申请日:2017-09-2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相变储能系统的微燃烧发电装置,包括微燃烧室和相变储能发电系统,所述相变储能发电系统包括温差发电模块和相变储能装置,所述相变储能装置固定在微燃烧室长度方向的外表面;所述相变储能装置内部填充相变储能材料;所述第二陶瓷支撑片与第一陶瓷支撑片相互平行,所述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交替排列在第一陶瓷支撑片和第二陶瓷支撑片之间,且通过导电片串联连接;所述第二陶瓷支撑片另一端面上安装散热翅片;所述导电片与储能装置连接。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微燃烧发电技术中高温端温度分布不均问题,提高了装置的发电稳定性及发电效率,同时相变储能系统在微燃烧室停止燃烧后能持续提供热量,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524144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611130011.7
申请日:2016-12-0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微热光电系统的微燃烧室,包括燃烧室壁面和点火针;所述燃烧室壁面依次由稳燃区域、催化区域和多孔介质区域组成;所述催化区域内设有点火针;所述稳燃区域内设有平稳区和凹坑区,所述平稳区的截面积设为SH1,所述凹坑区的截面积设为SH2,所述平稳区通过圆角过渡至所述凹坑区,且SH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