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4681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43417.7
申请日:2024-11-30
Applicant: 江苏地质矿产设计研究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物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煤基固废高效转化制备高性能吸附材料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将煤基固废转化为高性能吸附材料,有效减少了这些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本发明不仅减少了填埋和堆放带来的土壤和水体污染风险,还节约了大量土地资源。此外,通过将这些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材料,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本发明制备的高性能吸附材料具有高吸附容量和快速吸附速率,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气处理和水体净化等领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低成本的煤基固废作为原料,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吸附材料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59861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60158.X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江苏地质矿产设计研究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检测中心)
IPC: C04B28/04 , C04B111/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山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燃煤矸石基低强度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原料制成:自燃煤矸石、电石渣、粉煤灰、脱硫石膏和复合硅酸盐水泥,所述自燃煤矸石、粉煤灰和复合硅酸盐水泥的质量配比为5:2:3或5:3:2,所述电石渣的添加量为固体总质量的9‑10%。本发明能够部分替代水泥的成本低廉、性能稳定、符合灌注要求的注浆材料,不仅可以提高自燃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和电石渣等固废的综合利用率,且可以大幅降低矿产开采等相关企业充填注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46454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67709.3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江苏地质矿产设计研究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真空法收集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通道真空法逸出气体分析测量系统,包括不锈钢框架,所述不锈钢框架的内底部连接设有真空泵和溶液缸,所述不锈钢框架的上端连接设有下口放水瓶,且所述下口放水瓶与真空泵、溶液缸之间连接设有两组气体收集组件。本发明通过两组气体收集组件的使用,可同时对两组样品进行操作,从而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恒温箱的设计,使本发明的应用更为广泛;通过下口放水瓶的设计,可避免人工注水等繁琐操作;通过在末端乳胶管处样品进一步收集的设计,增加了样品的进一步分析测试方式的灵活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在集气瓶底部设计“L”型两通活塞的设计,方便集气瓶内积留液体的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777276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71854.5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江苏地质矿产设计研究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检测中心)
IPC: B09C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染土壤处理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染土壤修复系统和污染土壤修复的方法,包括直流电源、土壤室、阳极室、阴极室、蠕动泵、第一储液室、第二储液室、第三储液室,所述第一储液室、阳极室、土壤室、阴极室、第二储液室和第三储液室从左往右依次连接设置。本发明采用间歇式供电的电动力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有效降低了电能耗,节约修复成本,本发明采用循环阳极电解液的方法,通过电解液不断的冲洗电极板,削弱极化作用,提高污染物去除率,同时减缓电极板腐蚀,延长电极板使用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630567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090374.8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江苏地质矿产设计研究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检测中心)
IPC: G06F30/18 , H04L67/12 , H04Q9/00 , H04W4/38 , G01N33/00 , G06Q10/047 , G06Q10/0631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煤矿区空气二氧化碳监测网络布设方法,其包括确定煤矿区监测设备待布设范围、根据工程地质复杂程度、勘查类型和煤矿区不同生产阶段来确定煤矿区空气二氧化碳监测精度、确定监测路线类型、规划设置监测路线、布置网络节点,最终形成煤矿区二氧化碳监测网络。本发明根据煤矿区全周期生产活动(煤矿建设、煤炭生产和停产关闭),并且创新性的引入与区域地质调查类似的监测路线(穿越路线、追索路线和综合路线),以可便于在监测设备布设过程中,充分利用矿产勘查布设的控制点位;并且根据不同的区域选择不同的监测路线,可进一步地提高煤矿区空气二氧化碳监测的效率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76930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00726.9
申请日:2022-04-17
Applicant: 江苏地质矿产设计研究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检测中心)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淋洗联合修复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装置及方法,包括直流电源、第一储液室、第二储液室、第三储液室、第四储液室、电极室以及土壤室,电极室设置于土壤室内,电极室的数量为多个,包括位于土壤室内的中间电极室以及设置于中间电极室周围的外围电极室,电极室内设分别设置电极柱,中间电极室内的电极柱与直流电源阴极连接,外围电极室内的电极柱与直流电源阳极连接,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淋洗联合技术修复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以电动‑淋洗联用技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对重金属Pb、Cd的去除效果较高,去除率分别达80%、70%;采用电动‑淋洗联用技术,先淋洗,后电动力,大大缩短了修复时间,提高了重金属去除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0074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46160.6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江苏地质矿产设计研究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物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体废物粉碎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粉碎组件、传送组件和切割组件;所述粉碎组件包括粉碎箱、主动粉碎辊、从动粉碎辊和粉碎电机,所述主动粉碎辊与所述粉碎箱的内壁连接,所述从动粉碎辊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粉碎箱的内壁,所述从动粉碎辊与所述主动粉碎辊啮合连接;本发明固体废物粉碎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粉碎组件、传送组件和切割组件结合的设计,对固废进行分步处理,可将较大体积的固废碾压后再进行二次精细切割,此过程无需人工搬运,节省了劳动力;切割完成后的固废可通过重力从出料口出来,操作方便,便捷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90153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68441.2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江苏地质矿产设计研究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检测中心)
IPC: G01N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页岩气解吸观测与自动测量装置,其结构包括引气管、压力阀、密封结构、固定座、观察镜,引气管贯穿于密封结构上端,压力阀安装于密封结构上端,观察镜卡合在密封结构侧面内侧,密封结构下端嵌固在固定座上端,本发明通过观察镜对密封结构内部的气解进行观察,放置在弹力结构上端表面的页岩石块,从而控制固定板上端的振动装置振动,从而对弹力结构中间下端进行作用力,对弹力结构上表面的页岩石块进行翻动,避免页岩石块气解受到堆积阻挡,在密闭的气解罐中气体压力对弯曲结构产生压力,同时对压缩结构中间下端进行作用力,对气解罐内侧的气体压力产生活动空间,防止内部气压过大的同时测量气体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941880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365215.3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江苏地质矿产设计研究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区域化实时二氧化碳监测仪器数据处理系统,包括监测仪器,所述监测仪器连接于服务器,所述监测仪器包括系统UI界面、数据导入、数据分析处理可视化,所述监测仪器设有侧边设有数据导入栏以及分区可视化展示栏用于数据导入以及数据分析处理可视化,本发明能够高效准确地处理高时间分辨的监测仪器所获取的海量监测数据,避免了人工处理过程中时效低,误差率高等问题,基于R语言开源包库,可以实时维护,避免了开发特定数据平台系统成本高的问题,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R语言shiny包的实时二氧化碳监测仪器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将R语言shiny包实践于在区域性二氧化碳监测可视化系统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93903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46850.1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江苏地质矿产设计研究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固废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煤矸石、粉煤灰和尾矿进行分类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煤矸石和粉煤灰按照重量比3~5:1~3的比例混合,向混合物料中加入占混合物料总重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10%的添加剂A以及占混合物料总重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0%~30%的水,混合制成料浆;将所述料浆送入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在温度为150℃~250℃、压力为0.8MPa~1.5MPa的条件下进行反应,获得反应产物;对所述反应产物进行冷却、破碎和筛分,获得煤矸石‑粉煤灰胶凝材料。该方法能够实现煤矸石、粉煤灰和尾矿的有效利用,并且所得产品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耐久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