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明日叶种子催芽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4211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791231.2

    申请日:2024-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明日叶种子催芽方法,该方法是把明日叶种子置于NaClO溶液中浸泡,用无菌水冲洗多次;用酒精溶液浸种,再用无菌水冲洗多次后放入气雾组织培养装置内,将气雾组织培养装置放置在培养室内培养。此方法能够有效的进行种子的消毒,保障在催芽期间不发生霉变污染,降低烂种率,把消毒过的种子直接放在气雾组织培养装置的承载网上进行催芽,有效避免因烫种或强氧化剂浸种至种子死亡的几率,提高发芽率,超声波处理能有效打破种子休眠,刺激种子发芽,气雾组织培养装置采用智能化设定,可以有效保持湿度,省去人工补水,能够提高种子发芽率至95.3%,发芽势至70.1%。该方法简便,节省人工。

    一种空气凤梨人工授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67930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268722.5

    申请日:2014-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凤梨人工授粉方法,选取处于授粉花龄为2d-5d的花朵,使用直径为1-2mm的细木棒或细竹签,在早8时至早12时内进行人工授粉,所述花朵为不同植株间的花朵。此方法结果率高,果实均匀饱满,种子萌发力强,栽培后植株长势良好,实现了在同一种源内空气凤梨的繁殖率的提高和品质的提升。

    一种空气凤梨组织培养基及组培快繁空气凤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61120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10369435.9

    申请日:2013-0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凤梨组织培养基,所述培养基的配方如下:1/2MS+ IAA0.5 mg·L-1+蔗糖3%+琼脂0.6%,pH5.6~5.8。采用本发明培养基培养后,能加快空气凤梨种子繁殖的速率,在提高空气凤梨繁殖系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其生长速率。空气凤梨种子组培后在培养室内培养约9个月,即可出瓶进行栽培;组培播种,幼苗长至真叶2片需1个月,长至真叶3~4片需2个月,长至真叶6~8片需3个月,生长速度比自然状态下提高300%以上。

    一种组培诱导空气凤梨的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94844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291594.6

    申请日:2014-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培诱导空气凤梨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空气凤梨的消毒灭菌:选取空气凤梨的子株,清洗后进行消毒灭菌处理;(2)诱导丛生芽:将消毒灭菌后子株接入诱导丛生芽培养基;(3)增殖培养:将步骤(2)诱导出的丛生芽取出放入增殖培养基中,继续生长。本发明是通过筛选消毒配方、诱导丛生芽的培养基配方、增殖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对空气凤梨进行组培诱导培养,为大规模栽培生产和繁殖种苗提供有效途径。通过组培诱导培养不仅能提供优质空气凤梨,还可以在此基础上选育出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并对缓解供需矛盾,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空气凤梨组织培养基及组培快繁空气凤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61120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69435.9

    申请日:2013-0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凤梨组织培养基,所述培养基的配方如下:1/2MS+IAA0.5mg·L-1+蔗糖3%+琼脂0.6%,pH5.6~5.8。采用本发明培养基培养后,能加快空气凤梨种子繁殖的速率,在提高空气凤梨繁殖系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其生长速率。空气凤梨种子组培后在培养室内培养约9个月,即可出瓶进行栽培;组培播种,幼苗长至真叶2片需1个月,长至真叶3~4片需2个月,长至真叶6~8片需3个月,生长速度比自然状态下提高300%以上。

    一种苗木移植用保护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881452U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20343196.5

    申请日:2020-03-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苗木移植用保护装置,包括底座、保护板和供水机构;底座顶面中央开设有供水槽;供水槽的两侧开设有平行对称的滑槽;保护板的数量为两块,且底面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两块保护板通过多个螺栓和螺母紧固连接;两块保护板的对应面的中下部具有向相反方向凸起的半球壳,且两块保护板的半球壳拼接形成底部与供水槽相通的容纳腔;两块保护板的对应面且位于半球壳的上方具有向相反方向凸起的半圆柱保护壳;两个半圆柱保护壳拼接形成的空腔与容纳腔连通;供水机构安装在供水槽内。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简单,能够对移植的苗木进行快速固定,使苗木竖直放置,防止损伤,整个装置形成一套自适应的生存环境,能维持苗木长时间存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