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4012263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310061663.X
申请日:2013-02-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提高霍山石斛成活率的种植方法。具体说,微生态菌液由多种原液配制获得,原液成份包括异源真菌蛋白、白僵菌原液、光合细菌原液、以及生物有机菌肥(营养水)。本发明的菌液即可作为杀菌杀虫的药剂,又可作为有机肥料使用,仅需定期喷施,本发明通过调节、控制微生物的微生态环境,喷施微生态菌液后可使植物体内的微生物群落中的有益菌群成为优势菌群,充分发挥有益菌群的营养竞争等作用,将有害菌群的数量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并使失调的微生态系统重新恢复平衡,提高霍山石斛的繁殖率和栽培的成活率,一方面可以缩短栽培霍山石斛的生产周期,提高霍山石斛的产量和质量,另一方面解决了霍山石斛药用资源的短缺问题,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效益。
-
-
公开(公告)号:CN104012401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310061665.9
申请日:2013-02-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一种霍山石斛的快速繁殖方法,取石斛果实内种子或茎尖或带腋芽的幼茎,果在纯乙醇中浸一下,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燃烧,然后用于接种;茎尖或幼茎经清水冲洗后,分别用75%酒精、0.2%氯化汞(升汞)溶液进行表面消毒,无菌水冲洗3-4次,置于灭菌后的滤纸上吸干水分,于无菌条件下,将茎段剪成0.5-1.5cm的带节小段,接种在培养基中,待种子萌发或茎尖和幼茎长成拟原球茎,进行继代培养大量增殖,然后将原球茎放在分化芽的培养基上,待芽条高2-3cm时转入生根培养基,待试管苗具4-5片伸展叶,根系正常,高度达6cm及以上时,出瓶移栽。
-
-
-
公开(公告)号:CN104041260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310080578.8
申请日:2013-03-1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出苗率较高且生长强壮的栽种板蓝根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播种前先深翻土地,施足基肥,然后耙细整平、并理成宽100~150厘米、高15~25厘米的高墒;清明前,用温汤浸种,再冷浸,用草木灰拌种,在墒面上开挖两条2~3厘米深的浅沟,种子均匀地撒于沟内,用肥土覆盖,然后泼水保湿;苗高8~10厘米时间苗,按7~10厘米株距定苗,定苗后及时追施1次稀薄的人粪尿,以后每隔半月左右追施1次,连追2~3次;留种分春播和秋播两种方法,春播留种是在当年不挖取根,待越冬后来年4~5月收籽,秋播留种则为第二年4月收籽,留种时选择生长健壮、籽粒发育完全、充实饱满的植株采种。
-
公开(公告)号:CN104012378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310061776.X
申请日:2013-02-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A01G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霍山石斛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树皮碎屑、米心石(质量比2∶1)为种植基质,并经过下列步骤:A.用0.05~0.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者0.2%的百菌清浸泡基质5天,捞出晾晒后平铺于种植床上,控制基质厚度10~15cm;B.将石斛幼苗取出,清水洗净根部后用海藻进行包根;C.按10~15×15~20cm的株行距种植于上述基质中;D.种植后适量浇水、喷施营养液,喷洒杀菌剂或/和杀虫剂,10~15个月即可采收。本发明具有取材容易、成本低、可循环使用、保水保肥效果好、密实度高等优点,有利于霍山石斛的良性生长,植株成活率高,劳动强度低,能使树皮碎屑这一废物得到充分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012264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310061778.9
申请日:2013-02-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A01G1/00
Abstract: 一种红花耐旱节水的栽培种植技术,包括下列步骤:1、整地施肥;2、种子处理:播种前,将红花种子进行浸种消菌,然后晾干播种;3、播种期选择:适时早播种,宜在3月中旬-4月初完成播种;4、栽培模式选择:采用宽窄行播种和稀植栽培;5、采用地膜覆盖;6、间苗和定苗:红花播种后6-10天出苗,应及时破膜放苗;幼苗长出4-6片真叶时进行第1次间苗;待株高15Cm时定苗,保持株距20-30厘米;7、中耕除草;8、做好排水工作,保证田间雨后无积水;9、病虫防治;10、回收地膜。本发明具有节水、节肥、省种、省工、无公害、环保和高产稳产的效果。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