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4383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70315.7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德州市晟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IPC: C07C55/18 , C07C51/2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裂解不饱和脂肪酸制备二元酸的两步氧化方法,包括不饱和脂肪酸氧化裂解反应且其步骤为:步骤a、在温和条件下催化氧化不饱和脂肪酸合成双羟基脂肪酸中间体;步骤b、向反应溶剂中加入氧化剂并升高温度进行氧化断裂中间体,获得二元酸;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两步氧化法,首先将不饱和脂肪酸在低温下氧化为双羟基脂肪酸中间体,然后在进一步添加氧化剂氧化裂解双羟基脂肪酸中间体制得目标产物,在整个制备过程中减少了氧化剂的用量,反应条件更加温和,且副产物少,产品纯度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344697B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10170418.3
申请日:2011-06-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特别涉及在一种新的光敏双亲性聚氨酯包覆下运用反向乳液技术制备纳米氧化锌,形成光敏双亲性聚氨酯稳定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合成的新型纳米氧化锌粒径可以在20-800纳米之间,可以通过简单控制反应条件(反应物浓度及超声乳化功率等)来调控,而且在有机溶剂体系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所使用的光敏双亲性聚氨酯预聚物合成方法简单、工艺可控且合成原料易得、无毒害,易于工业化生产。所得到的纳米ZnO可作为功能纳米填料应用于各种聚合物体系,可提高聚合物的抗紫外、力学性能等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92495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870317.6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德州市晟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IPC: C07C51/353 , C07C55/18 , C07C55/02 , B01J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裂解不饱和脂肪酸制备二元酸的连续氧化方法,将不饱和脂肪酸溶解在有机溶液中为A溶液,将催化剂与氧化剂混合均匀为B溶液,分别将A、B溶液置入微通道反应器,反应1-10分钟,收集反应液,得到氧化裂解产物;然后通过分液得到油状液体产物,用沸水萃取,萃取后的水相经低温结晶后干燥得到二元酸产品;所述氧化剂常采用过氧化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微通道反应器作为反应整体,具有温度控制精确,反应器体积小,反应时间短,转化率和收率高,安全性好,易于放大等特点,实现了反应的连续化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05622891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10962796.3
申请日:2015-12-2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G18/75 , C08G18/66 , C08G18/44 , C08G18/34 , C08G18/12 , C08G18/62 , C08F130/08 , C08F2/26 , C08J5/18 , C08L7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18/755 , C08F2/26 , C08F130/08 , C08G18/12 , C08G18/348 , C08G18/4063 , C08G18/44 , C08G18/6295 , C08G18/6541 , C08G18/6659 , C08J5/18 , C08J2375/06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聚硅氧烷乳液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低聚物二元醇为软段,异氰酸酯化合物为硬段,并在乳化过程中引入聚硅氧烷乳液,制得基于聚硅氧烷乳液改性的水性聚氨酯杂化乳液。聚有机硅氧烷的引入有效提高了水性聚氨酯乳胶膜的拉伸强度和模量,膜表面疏水性增强,吸水率降低且膜具有较高透明性。用该方法制备的水性聚氨酯杂化乳液可广泛用于高性能涂层材料、油墨、胶粘剂和密封材料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344697A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1110170418.3
申请日:2011-06-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特别涉及在一种新的光敏双亲性聚氨酯包覆下运用反向乳液技术制备纳米氧化锌,形成光敏双亲性聚氨酯稳定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合成的新型纳米氧化锌粒径可以在20-800纳米之间,可以通过简单控制反应条件(反应物浓度及超声乳化功率等)来调控,而且在有机溶剂体系(如甲苯)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所使用的光敏双亲性聚氨酯预聚物合成方法简单、工艺可控且合成原料易得、无毒害,易于工业化生产。所得到的纳米ZnO可作为功能纳米填料应用于各种聚合物体系,可提高聚合物的抗紫外、力学性能等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774397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410836340.8
申请日:2014-12-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L25/06 , C08L25/08 , C08L43/04 , C08K3/08 , C08F112/08 , C08F130/08 , C08F212/08 , C08F230/08 , B01J13/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领域,主要涉及聚合物/Ag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细乳液聚合将乙烯基单体和有机硅氧烷进行共聚制备表面带有硅羟基的聚合物微球;然后加入银盐化合物,借助聚硅氧烷自身的还原作用在聚硅氧烷微球表面原位生成纳米Ag,实现聚合物/Ag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本发明制得的聚合物/Ag纳米复合微球的粒径大小以及微球表面的纳米Ag负载量可控,聚合物/Ag纳米复合微球具有双亲性,可分散于水等极性溶剂以及甲苯等非极性溶剂。本方法制备的聚合物/Ag纳米复合微球克服了纳米Ag易团聚、难分散和聚合物相容性不好等问题,可广泛应用于抗菌材料、光催化材料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993406B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210533483.2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透明抗紫外光固化聚氨酯-氧化锌纳米复合树脂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通过低聚物二元醇与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制得NCO封端的预聚物,然后用含羟基的丙烯酸酯单体进行封端,并且在封端过程中引入纳米氧化锌,制得光固化聚氨酯-氧化锌纳米复合树脂。本方法有效克服了纳米氧化锌在聚合物中易团聚及不易分散等问题,提高了纳米氧化锌在复合树脂中的分散性及与聚合物基体树脂的相容性,从而提高了树脂的抗紫外性能。用本方法制备的高透明、抗紫外纳米复合树脂可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塑料等纳米复合材料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955613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010513013.0
申请日:2010-10-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L25/08 , C08F212/08 , C08F230/08 , C08F2/24 , C08K3/22 , B01J13/14 , C09D125/08 , C09D7/12
Abstract: 一种聚合物-氧化锌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采用细乳液聚合的方法将乙烯基单体和有机硅氧烷进行共聚制备表面带有活性硅羟基的聚合物微球;再通过有机胺碱源与所述聚合物微球表面的活性硅羟基作用在聚合物微球表面原位生成纳米ZnO,制得聚合物/ZnO纳米复合微球。本发明制得的聚合物/ZnO纳米复合微球的粒径大小以及聚合物微球表面的纳米ZnO形态可控,克服了纳米ZnO粒子易团聚以及分散性不好的缺陷,制备的聚合物-氧化锌纳米复合微球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抗紫外涂料,光催化环保材料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955613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10513013.0
申请日:2010-10-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L25/08 , C08F212/08 , C08F230/08 , C08F2/24 , C08K3/22 , B01J13/14 , C09D125/08 , C09D7/12
Abstract: 一种聚合物-氧化锌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采用细乳液聚合的方法将乙烯基单体和有机硅氧烷进行共聚制备表面带有活性硅羟基的聚合物微球;再通过有机胺碱源与所述聚合物微球表面的活性硅羟基作用在聚合物微球表面原位生成纳米ZnO,制得聚合物/ZnO纳米复合微球。本发明制得的聚合物/ZnO纳米复合微球的粒径大小以及聚合物微球表面的纳米ZnO形态可控,克服了纳米ZnO粒子易团聚以及分散性不好的缺陷,制备的聚合物-氧化锌纳米复合微球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抗紫外涂料,光催化环保材料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774397B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410836340.8
申请日:2014-12-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L25/06 , C08L25/08 , C08L43/04 , C08K3/08 , C08F112/08 , C08F130/08 , C08F212/08 , C08F230/08 , B01J13/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领域,主要涉及聚合物/Ag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细乳液聚合将乙烯基单体和有机硅氧烷进行共聚制备表面带有硅羟基的聚合物微球;然后加入银盐化合物,借助聚硅氧烷自身的还原作用在聚硅氧烷微球表面原位生成纳米Ag,实现聚合物/Ag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本发明制得的聚合物/Ag纳米复合微球的粒径大小以及微球表面的纳米Ag负载量可控,聚合物/Ag纳米复合微球具有双亲性,可分散于水等极性溶剂以及甲苯等非极性溶剂。本方法制备的聚合物/Ag纳米复合微球克服了纳米Ag易团聚、难分散和聚合物相容性不好等问题,可广泛应用于抗菌材料、光催化材料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