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3732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95925.1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B01J23/63 , B01J35/40 , B01J35/30 , B01J23/42 , B01J23/60 , B01J23/62 , B01J23/89 , C07C51/10 , C07C5/09 , C07C11/04 , C07C51/00 , C07C53/02 , C07C29/157 , C07C31/04 , C07C31/08 , C07C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构筑高稳定低核原子簇催化剂的方法和应用,属于催化剂合成及加氢反应应用领域。本发明催化剂是由气相SiO2分散的超小氧化物纳米颗粒作为载体,通过光场靶向定位策略将同核或异核金属原子中心沉积到氧化物纳米颗粒表面,通过控制沉积次数实现活性中心原子数目精准可调。该催化剂中低核原子簇中的各个原子之间存在较强的协同催化作用,因此有利于催化反应过程中的加氢转移和中间物种定向转化。同时超小氧化物纳米颗粒对表面的低核原子簇位点具有很强的限域锚定作用,在高温及加氢反应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本发明制备的低核原子簇催化剂在CO/CO2加氢以及乙炔半加氢反应中展示出良好的催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254100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211039495.X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B01J23/46 , B01J23/60 , B01J23/62 , B01J23/63 , B01J23/656 , B01J23/83 , C07C29/154 , C07C29/156 , C07C29/157 , C07C29/158 , C07C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CO2加氢制乙醇的金属氧化物掺杂型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属于二氧化碳转化应用领域。本发明催化剂是由活性组分、掺杂型载体组成,其中,活性组分包括Rh、Pd、Ir、Fe、Co、Ni、Cu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掺杂型载体包括CeO2、TiO2、In2O3、Al2O3、ZnO、SiO2、MnO2和Cr2O3中的两种或以上。本发明催化剂通过将单原子Rh嵌入到掺杂型载体上构建的Rh单原子催化剂显示出优异的CO2加氢性能,乙醇选择性>99%,且稳定性较高。本发明通过对载体掺杂处理的方式实现载体表面性质的调控,进而提高负载活性金属的分散性和结构稳定性,以及提高CO2加氢制乙醇催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50486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351271.7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筑双原子催化剂的普适性方法及CO2加氢制甲醇应用,属于二氧化碳转化应用领域。本发明催化剂是由双原子中心和光生半导体氧化物载体组成,具体是通过将同核或异核的第二种金属单原子采用光诱导临近沉积策略定向负载到第一种单原子中心旁边形成双原子中心。该催化剂中临近的双原子位点之间存在较强的协同催化作用,因此有利于催化反应过程中的加氢转移和中间物种吸附。本发明通过光诱导临近沉积策略可实现不同双原子催化剂的精准合成,并通过调整金属单原子的组合调控其协同效用,进而提高CO2加氢制甲醇催化性能,CO2转化率>8.0%,甲醇选择性>80%。
-
公开(公告)号:CN113058596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0256976.5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B01J23/63 , B01J23/66 , B01J23/83 , C07C29/157 , C07C31/04 , C07C29/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的CO2加氢制乙醇的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属于二氧化碳转化技术领域。所述催化剂是由活性组分、结构助剂和载体组成,其中,所述活性组分包括Cu、Pd、Rh、Au、Co、Fe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结构助剂包括ZnO、ZrO2、TiO2、Al2O3和SiO2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载体为CeO2,其中,所述CeO2进行了还原预处理,预处理气氛为纯H2或者含有H2的混合气,预处理温度为250~700℃,预处理时间为0.5~10小时。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催化剂能够催化CO2加氢制乙醇,且乙醇选择性大于90%,同时具有较高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4519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0410872.0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二氧化碳加氢制甲烷的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属于二氧化碳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备的Pd/CeO2催化剂,其催化剂活性组分Pd的量占催化剂质量的5%~20%,并且金属Pd的粒径大于10nm。本发明制备的Pd/CeO2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甲烷选择性,接近100%。在这种较大粒径的Pd颗粒附近,氧空位浓度比较高有利于CO2的解离吸附形成CO,同时Pd颗粒上解离的H的物质浓度比较高有利于CO进一步加氢到甲烷。本发明中Pd/CeO2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具有广阔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201609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910508373.2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B01J8/00 , B01J8/02 , B01J8/22 , B01J8/24 , C10G2/00 , C07C1/04 , C07C11/02 , C07C15/02 , C07C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合成气加氢联产烯烃和芳烃的设备及方法,属于合成气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设备由具有费托反应性能的反应器、水油气三相分离器、和装有沸石分子筛的具有芳构化功能的反应器串联构成。费托反应器的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200‑400℃,反应压力为0.1‑5MPa,反应气体空速为800‑20000h‑1;芳构化反应器的操作条件:反应温度280‑600℃,反应压力为0.1‑5MPa,反应气体空速为800‑20000h‑1。本发明可实现产生极低的CO2和低碳烷烃选择性,避免高附加值的烯烃被加氢生成低附加值的烷烃,实现高选择地同时获得低碳烯烃和芳烃产品;液相产品中芳烃含量可达95%以上,BTX可达8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220941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10480204.2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微孔分子筛内外积碳含量的方法,属于测量分析领域。本发明采用溶液喷雾法将含有金属盐的溶液均匀喷洒至粉体表面,后在惰性气体氛围中干燥,随后进行常规的氧气程序升温氧化实验。将获得积碳燃烧谱图与未喷雾的谱图对比,即可区分分子筛孔内外积碳分布及含量。本发明方法简单易操作、可以快速且可靠性的确定微孔性分子筛上积碳分布和含量,为精准催化剂研究和设计提供指导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8906060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10767316.1
申请日:2018-07-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B01J23/755 , B01J23/89 , B01J23/44 , B01J23/889 , B01J23/86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3/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烷干重整负载型催化剂制备方法,将活性金属可溶性盐、助剂可溶性盐、可溶性燃料配置成水溶液,然后以等体积浸渍的方法与载体混合,后经干燥、焙烧即可制得目标催化剂。该方法制得的催化剂应用于甲烷干重整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抗积碳和抗烧结性能。在高空速下长时间的反应后,催化剂活性仍能达到热力学平衡值,制得的合成气(H2/CO)的H2/CO比例接近理论值1。该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105168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419037.0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7C29/152 , C07C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合成气高选择性生产低碳混合醇的设备及方法,属于合成气转化与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由费托反应器、氢甲酰化反应器以及加氢反应器串联构成,先将合成气通过费托合成高效转化为低碳烯烃,将未反应的合成气和低碳烯烃通入氢甲酰化反应器转化为多一个碳原子的醛类产品,未反应的合成气通过简单的冷凝分离并进入费托合成循环使用,醛类产品进入加氢反应釜进行醛类的加氢反应,得到含量非常高的醇类产品。本发明方法能够将合成气高效转化为烯烃并进一步转化为高附加值低碳混合醇,避免了分离低碳烯烃和合成气所产生的大量能耗,实现了合成气的循环使用,且能够控制混合醇中碳数的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8435239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441722.9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B01J29/48 , B01J29/46 , B01J37/02 , B01J37/18 , C07C1/04 , C07C1/12 , C07C11/04 , C07C11/06 , C07C11/08 , C07C15/04 , C07C15/06 , C07C15/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CO、CO2催化转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联产烯烃和芳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催化剂是由具有费托活性组成部分和具有芳构化活性组成部分构成,其中费托活性组成部分是由费托活性组分、助剂组分和惰性材料包覆层组成,芳构化活性组成部分是由沸石分子筛和惰性材料包覆层,或沸石分子筛、助剂和惰性材料包覆层构成,在该催化剂体系上CO2或CO或两者混合物可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气相烃产物中烯烃(C2-C5)含量可达70%,液态烃中芳烃总含量达95%以上,其中对二甲苯含量高达50%,本发明提供了一条可从CO2、CO加氢联产烯烃和芳烃的新路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