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提高钝齿棒杆菌SYPA5-5L-精氨酸生产能力的代谢改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59863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186926.4

    申请日:2014-05-0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提高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crenatum)SYPA5-5L-精氨酸生产能力的代谢改造策略,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将SYPA5-5的N-乙酰谷氨酸激酶(N-acetylglutamatekinase,NAGK,argB)中268位的组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可有效解除L-精氨酸对NAGK的反馈抑制作用;将突变位点精确引入SYPA5-5基因组的相应位置,获得的抗反馈抑制菌株(H-7)L-精氨酸产量降低,中间代谢产物(L-鸟氨酸及L-瓜氨酸)大量积累。对H-7的arg基因簇进行转录分析,发现argGH转录水平降低。在H-7中对argGH加强表达,获得的重组菌株H-7-GH,L-精氨酸生产能力较SYPA5-5提高99.0%。对H-7-GH的发酵培养基进行初步优化,L-精氨酸产量达45.1g/L,较优化前提高了49.8%,较SYPA5-5提高了1.13倍。解除L-精氨酸对NAGK的反馈抑制,同时加强表达argGH基因的代谢改造策略,有效提高SYPA5-5的L-精氨酸生产能力。

    一株L-瓜氨酸合成菌的构建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95162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191483.8

    申请日:2014-05-0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敲除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SYPA5-5中编码精胺琥珀酸合成酶(Argininosuccinate synthase,ASS)的argG基因,对获得的重组菌株进行发酵产L-瓜氨酸的研究,属于生物技术领域。首先,构建argG基因内缺失片段(△argG),连接至pK18mobsacB中获得重组质粒pK18mobsacB△argG,将其电转入SYPA5-5中,经两次同源重组,筛选获得重组菌株SYPA5-5△argG。其次,考察不同浓度L-精氨酸对重组菌株生长及发酵产L-瓜氨酸的影响,发现添加L-精氨酸有利于菌体生长但不利于L-瓜氨酸积累。在不添加L-精氨酸条件下,重组菌株利用糖质原料,发酵96h,可积累15.2g/LL-瓜氨酸,糖酸转化效率为0.15g(L-citrulline)/g(glucose)。

    一株L-鸟氨酸合成菌的构建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31933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191782.1

    申请日:2014-05-0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敲除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crenatum)SYPA5-5中编码鸟氨酸乙酰转移酶(Ornithinecarbamoyltransferase,OTC)的argF基因,对获得的重组菌株进行发酵产L-鸟氨酸的研究,属于生物技术领域。首先,构建argF基因内缺失片段(△argF),连接至pK18mobsacB中获得重组质粒pK18mobsacB△argF,将其电转入SYPA5-5中,经两次同源重组,筛选获得重组菌株SYPA5-5△argF。其次,考察不同营养条件对重组菌株生长及L-鸟氨酸积累的影响,发现添加0.3g/LL-精氨酸可满足SYPA5-5△argF的生长及L-鸟氨酸积累所需,利用糖质原料,发酵96h,L-鸟氨酸产量可达21.5g/L,糖酸转化效率为0.17g(L-ornithine)/g(glucose)。

    以酵母粉代替玉米浆发酵提高钝齿棒杆菌的L-精氨酸生产能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50816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190809.5

    申请日:2014-05-0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酵母粉代替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发酵培养基中玉米浆组分进行发酵提高L-精氨酸产量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分别考察不同浓度酵母粉及玉米浆对钝齿棒杆菌生长及积累L-精氨酸的影响,玉米浆的最适添加浓度为25 g/L,酵母粉的最适添加浓度为10 g/L,发酵96 h后,酵母粉较玉米浆的添加发酵,L-精氨酸产量提高29.5%,生物量降低8.5%,单位菌体L-精氨酸产量提高40.8%,用酵母粉代替玉米浆有利于L-精氨酸的积累。同时,由于酵母粉成分相对稳定,不同批次发酵,L-精氨酸产量差异小。所以,用酵母粉代替玉米浆进行发酵,对于L-精氨酸生产菌株的发酵特性研究及L-精氨酸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