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实现折射率传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01157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0651909.1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实现折射率传感的方法,属于微机电系统领域。通过在光栅层的上、下方覆盖金属薄层,形成金属‑介质复合结构,针对TM偏振光,利用光栅提供波矢匹配,在金属‑介质分界面激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利用介质光栅脊与其上下金属界面形成的双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实现光场能量的高度局域和共振吸收增强,使得反射光能量急剧下降,在宽带高反射光谱中形成反射谷。外界环境折射率的微小变化将引起反射谷位置的显著移动,通过监测反射光谱中反射谷位置的移动,实现对不同分析物样品的识别。

    一种实现石墨烯在可见光波段吸波方法及吸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188579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811236538.7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石墨烯在可见光波段吸波方法及吸波装置,属于光电探测与微纳光机电系统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多刻槽结构为周期性微结构,其结构的原胞(即结构的基本单元)由多个宽度相同、深度不同的窄金属刻槽构成,刻槽及其上方填充介质覆盖层,石墨烯沉积于介质覆盖层上方。针对TM偏振入射光波,由于刻槽的腔共振效应,不同深度的刻槽对应不同的石墨烯光吸收波长,多个不同深度刻槽的组合可以实现石墨烯在可见光波段的宽带吸收。此外,该吸波器的吸收光谱对入射角变化不敏感,即便入射角发生显著变化,石墨烯仍然具备优良的宽带光吸收性能,在光调制器、太阳能电池、触摸屏以及生物传感等领域有应用前景。

    一种利用双曲超材料光栅实现选择性吸波方法及吸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09270609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811208257.0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双曲超材料光栅实现选择性吸波方法,具体涉及到基于金属‑介质周期膜堆的双曲色散特性,结合亚波长光栅结构,针对TM偏振入射光,利用双曲超材料光栅的电磁场增强效应,实现光吸收率的选择性吸收增强。在确定金属和介质材料参数基础上,通过优化光栅脊宽度、金属膜层厚度、介质膜层厚度和膜堆数,可以在不同波段实现光吸收率的选择性吸收增强。通过调节光栅脊宽度,可以实现吸收峰位置的选择,且结构的选择吸收特性对金属‑介质膜堆数不敏感,具有很高的实验容差,因此,本发明在增强纳米成像、隐身材料、光电探测、生物传感等领域有应用前景。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取恰当的膜堆数。

    一种利用双曲超材料光栅实现选择性吸波方法及吸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09270609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208257.0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双曲超材料光栅实现选择性吸波方法,具体涉及到基于金属-介质周期膜堆的双曲色散特性,结合亚波长光栅结构,针对TM偏振入射光,利用双曲超材料光栅的电磁场增强效应,实现光吸收率的选择性吸收增强。在确定金属和介质材料参数基础上,通过优化光栅脊宽度、金属膜层厚度、介质膜层厚度和膜堆数,可以在不同波段实现光吸收率的选择性吸收增强。通过调节光栅脊宽度,可以实现吸收峰位置的选择,且结构的选择吸收特性对金属-介质膜堆数不敏感,具有很高的实验容差,因此,本发明在增强纳米成像、隐身材料、光电探测、生物传感等领域有应用前景。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取恰当的膜堆数。

    一种实现石墨烯在可见光波段吸波方法及吸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18857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36538.7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石墨烯在可见光波段吸波方法及吸波装置,属于光电探测与微纳光机电系统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多刻槽结构为周期性微结构,其结构的原胞(即结构的基本单元)由多个宽度相同、深度不同的窄金属刻槽构成,刻槽及其上方填充介质覆盖层,石墨烯沉积于介质覆盖层上方。针对TM偏振入射光波,由于刻槽的腔共振效应,不同深度的刻槽对应不同的石墨烯光吸收波长,多个不同深度刻槽的组合可以实现石墨烯在可见光波段的宽带吸收。此外,该吸波器的吸收光谱对入射角变化不敏感,即便入射角发生显著变化,石墨烯仍然具备优良的宽带光吸收性能,在光调制器、太阳能电池、触摸屏以及生物传感等领域有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双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实现折射率传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0115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651909.1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实现折射率传感的方法,属于微机电系统领域。通过在光栅层的上、下方覆盖金属薄层,形成金属-介质复合结构,针对TM偏振光,利用光栅提供波矢匹配,在金属-介质分界面激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利用介质光栅脊与其上下金属界面形成的双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实现光场能量的高度局域和共振吸收增强,使得反射光能量急剧下降,在宽带高反射光谱中形成反射谷。外界环境折射率的微小变化将引起反射谷位置的显著移动,通过监测反射光谱中反射谷位置的移动,实现对不同分析物样品的识别。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