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2845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42198.8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化成设备故障主动隔离方法,属于动力电池故障诊断技术领域。所述方法通过获取包含未知但有界噪声与故障的动力电池化成设备状态模型,基于全对称多胞体集员滤波思想,设计了空间更新策略,构造了状态观测器,此时不需假定模型噪声的先验分布已知,增强了算法的鲁棒性和实用性;通过引入测试点来执行故障检测,将状态可行集和故障集相切表示为发生故障的临界条件,并将此临界条件描述为两个优化问题直接求取辅助信号取值,实现故障有效隔离,避免了传统方法中依赖观测器性能指标设计辅助信号时导致的问题复杂性;经仿真实例证明,相比于传统方法,本申请方法对微小故障的敏感性更强,更能避免对故障的检测延迟或漏检,提升了故障检测和隔离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139637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0009145.3
申请日:2020-01-0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D06M11/49 , D06M11/74 , D06M15/37 , D06M15/61 , D06M101/34 , D06M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涂覆织物基材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涂覆织物基材包括以羟基氧化铁、水、乙醇、乙炔黑、活性炭和石墨烯为原料组分制成的浆料涂覆到织物表面制备而得,其中,所述羟基氧化铁、水、乙醇、乙炔黑、活性炭、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00:10~50:10~50:0~10:0~10:0~10,并提供涂覆织物基材的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本发明的涂覆织物基材在保留织物柔性的同时负载更多的导电物质,提高织物的导电性,是一种应用前景非常好的柔性基材。
-
公开(公告)号:CN113995008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68423.8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山东公社联盟食品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电喷雾振动床微波干燥协同果蔬干制品喷涂防潮的装置及其应用,属于农产品与食品加工与装备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喷涂液制备装置、电喷雾振动床喷涂装置、微波干燥装置和喷涂产品收集装置;所述喷涂液制备装置依次与电喷雾振动床喷涂装置、微波干燥装置和喷涂产品收集装置相连接。本发明利用电喷雾振动床协同微波干燥进行果蔬干制品表面防潮材料喷涂,不但具有喷涂效率高、涂膜均匀及涂层牢固等特点,还能实现节能减排、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及延长产品保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9433123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811329274.X
申请日:2018-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喷雾电离耦合超声波雾化的干燥装置及其用于制备微胶囊的方法,将壁材料液输入到超声波雾化容器,超声波雾化容器内的超声波雾化器对壁材料液进行雾化后形成壁材雾滴进入气体混合器;同时,芯材材料在高压电场作用下进行电喷雾电离形成芯材雾滴,芯材雾滴通过热氮气形成荷电颗粒并经由负极高压电极板的孔隙进入气体混合器;壁材和芯材在喷雾干燥仓进行包埋,空气通过过滤器后经过加热器加热后输入喷雾干燥仓,对包埋的颗粒热风干燥,经过气固分离器分离各级颗粒,收集器收集微胶囊及大分子颗粒,抽湿风机与颗粒收集器收集纳米胶囊及小分子颗粒,实现在电喷雾电离、超声波雾化和喷雾干燥协同下实现不稳定营养素高效、节能、绿色及优质的微胶囊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0528265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10746472.4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D06M11/28 , D06M11/49 , D06M11/38 , D06M101/06 , D06M10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织物电极基材及其应用与制备方法,所述织物电极基材包括羟基氧化铁修饰的织物,所述织物为棉织物或涤纶织物。所述应用为织物电极基材应用于制备以聚吡咯或聚苯胺为主要活性物质的织物电极中。所述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将润湿的织物置于FeCl3的水溶液中,浸泡并搅拌;b、将步骤a的混合物恒温水浴搅拌;c、将步骤b所得物冷却后,清洗干净并烘干,即得到羟基氧化铁修饰的织物电极基材。本发明的羟基氧化铁修饰的织物电极基材制备过程较为简单,反应时间不长,成本较低,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用单一试剂FeCl3·6H2O为原料,不需额外加酸、碱或氧化剂,在较短的时间内利用Fe3+的水解反应直接在织物表面沉积羟基氧化铁。
-
公开(公告)号:CN110670361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10956021.3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D06M15/37 , D06M11/48 , D06M11/74 , D06M11/49 , C08G73/06 , D06M101/06 , D06M101/32 , D06M101/34 , D06M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聚吡咯附着量导电织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用去离子水清洗后的织物基材置于置换剂中,对润湿后的织物基材进行真空干燥;(b)将步骤(a)所得物浸渍于吡咯单体中,使织物基材充分吸收吡咯单体;(c)继续转移至FeCl3溶液中静置,使吡咯单体在织物纤维表面发生原位聚合反应,反应完成后洗涤并自然干燥。所述织物为上述制备方法所制得的高聚吡咯附着量导电织物。所述应用为高聚吡咯附着量导电织物在传感器、电热装置以及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本发明使用浸渍‑氧化法可以减少吡咯单体的浪费,显著提高了织物的导电性;制备过程操作简单,有利于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670361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956021.3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D06M15/37 , D06M11/48 , D06M11/74 , D06M11/49 , C08G73/06 , D06M101/06 , D06M101/32 , D06M101/34 , D06M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聚吡咯附着量导电织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用去离子水清洗后的织物基材置于置换剂中,对润湿后的织物基材进行真空干燥;(b)将步骤(a)所得物浸渍于吡咯单体中,使织物基材充分吸收吡咯单体;(c)继续转移至FeCl3溶液中静置,使吡咯单体在织物纤维表面发生原位聚合反应,反应完成后洗涤并自然干燥。所述织物为上述制备方法所制得的高聚吡咯附着量导电织物。所述应用为高聚吡咯附着量导电织物在传感器、电热装置以及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本发明使用浸渍-氧化法可以减少吡咯单体的浪费,显著提高了织物的导电性;制备过程操作简单,有利于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521909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940554.2
申请日:2019-09-30
Abstract: 用于液态食品定向钝酶与灭菌的一体化装置及其加工方法,属于农产品与食品加工与机械装备制造领域。本发明装置包括输送泵、输送管、低温容器、供液容器、制冷设备、电源、分配机构、冷凝器、光纤温度传感器、收液容器和控制柜。液态食品在高压直流电场作用下在毛细管出口处产生带有高电荷雾滴,高电荷雾滴杀灭液态食品中酶及微生物。根据液态食品中各种酶雾化液滴尺寸分布特性差异实现液态食品的定向钝酶。本发明不但具有精准钝酶、降低钝酶与灭菌温度,而且具有装备简单、易于操作及成本低等特点,从而实现液态食品钝酶预处理加工高效、清洁及高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7410796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243352.3
申请日:2017-04-1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A23L2/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氧化能力增强的红茶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发酵食品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红茶菌与乳酸菌复配,结合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的添加,显著改善了红茶菌饮料的品质,使红茶菌饮料色泽明亮,气味柔和,口感柔和协调,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改善了红茶菌的功能成分组成,增加了有机酸的种类,并调整了不同有机酸的占比,使乳酸含量提高至1.82g/L,酒石酸含量由1.85g/L增加至2.4g/L,乙酸含量大幅减少,极大改善了红茶菌的口感,并提高了红茶菌抗氧化的能力,其自由基清除率由42.64%上升至63.71%。
-
公开(公告)号:CN107227271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404575.3
申请日:2017-06-0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高效利用精氨酸且不积累瓜氨酸的嗜盐四联球菌,属于微生物领域。本发明的嗜盐四联球菌(Tetragenococcus halophilus)L3H9,已于2017年5月9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7250。该菌能在高盐和高精氨酸条件下高效利用精氨酸且不积累瓜氨酸,具有降低环境中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潜力,在提高嗜盐四联球菌的工业应用性能以及发展酱油产业,控制或减少发酵体系中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提高发酵食品的安全性上有潜在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