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8105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35546.8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江苏集萃未来食品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酶活性提高的谷胱甘肽双功能合成酶突变体及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发酵工程技术领域。所述谷胱甘肽双功能合成酶突变体将136位亮氨酸突变为赖氨酸,并将498位缬氨酸突变为半胱氨酸,得到了酶活提高的突变体L136K/V498C,其比酶活较亲本提高了86.80%,在37℃半衰期为134min,其相对热稳定性较亲本提高了40.95%,说明该突变体的酶活和热稳定性得到大大提升;所述突变体L136K/V498C全细胞催化合成谷胱甘肽产量为24.17mM。本申请提供的酶突变体,在生产谷胱甘肽以及构建生产谷胱甘肽的基因工程微生物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813572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174985.X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腺苷蛋氨酸合成酶活性提高的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生物酶工程技术领域。对S‑腺苷蛋氨酸合成酶MAT的189位、200位、234位、266位、371位进行定点组合突变,得到了酶活提高的一系列突变体,其中以I189V/N371R提升最为明显,比酶活为1.092±0.0497U·mg‑1,相对于亲本WT提升了342.82%。本申请提供的酶突变体,在生产S‑腺苷蛋氨酸以及构建S‑腺苷蛋氨酸的基因工程微生物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581052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0635539.8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酶活与热稳定性提高的谷胱甘肽双功能合成酶突变体及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发酵工程领域。所述谷胱甘肽双功能合成酶突变体选自如下任一种:其氨基酸序列由SEQ ID NO.1所示序列突变获得,所述突变为选自如下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位点发生突变:61位、218位、485位和722位。本申请通过对谷胱甘肽双功能合成酶GshFst的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进行定点突变,获得的单突变体,以及两个位点突变获得的双突变体,其酶活和热稳定性相较于野生型均具有显著提升。本申请提供的酶突变体,在生产谷胱甘肽以及构建生产谷胱甘肽的基因工程微生物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462721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0413454.0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卓和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H15/236 , A61P31/04 , A61K31/7036 , A61K31/706 , A61K31/7052 , A61K31/70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新的抗菌性氨基糖苷衍生物,和包含此类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它们在制备治疗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具体公开了式(I‑1)所示化合物、其互变异构体、立体异构体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I‑1)。
-
公开(公告)号:CN11518170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842570.X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西索米星生产用小单孢菌快速生长的固体培养基,所述的培养基成分包括特定的微生物多糖(黄原胶、结冷胶、胶质芽孢杆菌多糖、环状糊精等)、葡萄糖、蛋白胨、酵母粉、DL‑天冬素、钾盐(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磷酸三钾)、镁离子(硫酸镁、氯化镁)、碳酸钙和琼脂。本发明所述的固体培养基可供小单孢菌快速生长,并产生高活力小单孢菌种子。本发明的培养基与常用的培养基相比,成分更加简单,且培养时间大大缩短了。该培养基大大缩短了小单孢菌种子的培养时间,降低了西索米星发酵生产的时间成本,对西索米星的生产具有极其显著的经济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18170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842570.X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西索米星生产用小单孢菌快速生长的固体培养基,所述的培养基成分包括特定的微生物多糖(黄原胶、结冷胶、胶质芽孢杆菌多糖、环状糊精等)、葡萄糖、蛋白胨、酵母粉、DL‑天冬素、钾盐(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磷酸三钾)、镁离子(硫酸镁、氯化镁)、碳酸钙和琼脂。本发明所述的固体培养基可供小单孢菌快速生长,并产生高活力小单孢菌种子。本发明的培养基与常用的培养基相比,成分更加简单,且培养时间大大缩短了。该培养基大大缩短了小单孢菌种子的培养时间,降低了西索米星发酵生产的时间成本,对西索米星的生产具有极其显著的经济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58105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35539.8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酶活与热稳定性提高的谷胱甘肽双功能合成酶突变体及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发酵工程领域。所述谷胱甘肽双功能合成酶突变体选自如下任一种:其氨基酸序列由SEQ ID NO.1所示序列突变获得,所述突变为选自如下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位点发生突变:61位、218位、485位和722位。本申请通过对谷胱甘肽双功能合成酶GshFst的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进行定点突变,获得的单突变体,以及两个位点突变获得的双突变体,其酶活和热稳定性相较于野生型均具有显著提升。本申请提供的酶突变体,在生产谷胱甘肽以及构建生产谷胱甘肽的基因工程微生物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646738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110011525.5
申请日:2021-01-0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谷胱甘肽毕赤酵母菌株G3‑SA及其应用,以毕赤酵母GS115为宿主,异源表达来源于酿酒酵母的Scgsh1和Scgsh2基因,获得了GSH的过量生产,将工程菌命名为G3;在此基础上,异源表达来源于酿酒酵母腺苷激酶Scadk1,旨在增强发酵过程中的能量供应。谷胱甘肽摇瓶水平最高产量可达(465.50±29.90)mg/L,胞内谷胱甘肽得率为(16.87±0.63)mg/L/OD。对所构工程菌G3‑SA进行5L发酵罐发酵,谷胱甘肽在56h最高产量为4810mg/L,胞内谷胱甘肽得率为19.87mg/L/OD,为GSH的工业生产提供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2266923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185254.7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5/54 , C12N15/75 , C12N1/21 , C12N9/10 , A61K38/45 , A61P1/16 , A61P19/08 , A61P19/02 , A61P25/00 , C12R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达腺苷蛋氨酸合酶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在枯草芽孢杆菌异源表达酿酒酵母来源的腺苷蛋氨酸合酶,并通过启动子适配性改造,构建了一株高水平表达腺苷蛋氨酸合酶的枯草芽孢杆菌。进一步通过对其进行发酵条件优化,提高其腺苷蛋氨酸合酶表达水平,使重组菌的酶活高达0.925U·mL‑1,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80%,也是首次SAM合酶以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宿主的表达。
-
公开(公告)号:CN116042545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310035864.6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9/00 , C12N15/70 , C12N15/52 , C12N1/21 , C07K5/093 , C12P21/02 , A61K38/06 , A61P39/02 , A61P39/06 , A61K8/64 , A61Q19/08 , A61Q19/00 , A23L33/18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肠杆菌谷胱甘肽双功能合成酶蛋白突变体、基因工程菌及应用。本发明首先对来源于嗜热链球菌的谷胱甘肽双功能合成酶进行异源表达,构建了重组大肠杆菌,对谷胱甘肽双功能合成酶蛋白进行改造,对其进行定点突变,提高了酶活。本发明成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谷胱甘肽双功能合成酶,并进一步提高了酶活,酶活提高了48.93%,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谷胱甘肽的产量。通过全细胞催化,突变体S722A的谷胱甘肽产量达到20.10mmol/L,产量和转化率都有了进一步提高。
-
-
-
-
-
-
-
-
-